浙江大学历史学院
  • EN
  • 办公网
  • 首页
  • 院情总览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黄页 研究所简介 教工名录 学者介绍 学院宣传片
  • 党政管理
  • 人才培养
  • 组织人事
    师资队伍
  • 科学研究
  • 交流服务
    继续教育
  • 校友天地
  • 首页
  • 院情总览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黄页 研究所简介 教工名录 学者介绍 学院宣传片
  • 党政管理
  • 人才培养
  • 组织人事
    师资队伍
  • 科学研究
  • 交流服务
    继续教育
  • 校友天地
  • EN 办公网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 2023-09-21
      长篇小说《密歇根湖畔》作者方文先生走进浙大
        秋之韵,桂飘香。9月17日下午,《密歇根湖畔》作者方文先生走进浙江大学文学院,与学生分享新书《密歇根湖畔》的创作感悟,并签名赠书。浙江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李铭霞致辞。活动现场作者方文先生还向浙江大学图书馆、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捐赠了《密歇根湖畔》一书。方文先生说:“中国有6000多万人在海外,其中在美国的约有550万。旅美华人真正体面而富有的只是极少数,大部分人从事餐馆、商务、导游、快递等行业,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密歇根湖畔》一书写的是一群普通人,讲述以华丽为代表的一群旅美华人在大洋彼岸奋斗拼搏逆境成长的励志故事。《密歇根湖畔》一书出版以来,受到了权威专业人士,以及广大读者的热评。作家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部主任袁艺方女士说:“我觉得这个作品写得非常有价值,它是我们国家现在为数不多的以赞美华人奋斗拼搏为主要故事的一部励志小说。”浙江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叶彤说:“方文先生文字功底深厚,文笔细腻,具有现实主义的风格。”著名作家海飞说:“能从(小说)中看到暖色调,看到是绝望中的挣扎与徘徊,看到是坚强与不屈。”浙江省作家协会原主席、浙江省广播电视集团原总编辑程蔚东说:“这部作品是他四部文学作品中最好的一部,确确实实是从生活的真实出发。我觉得不是一个粗浅的故事。”著名作家王旭烽说:“真实的力量总会引起共鸣,读这样的小说,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彼岸就是此岸,生活是走来走去的一架桥。”原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庞学铨说:“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来看,这是一部好看的小说。这本书是当代中国文学关于美国想象的又一部力作,是描写新时代旅美华人奋斗生活的一部具有新高度的优秀代表作品。”在浙江大学文学院面对一群年轻的学子,《密歇根湖畔》作者方文畅谈了他的创作初衷、理念和体会。他说:“写一部有思想、有艺术、有品位、有可读性的小说,是他人生的一个追求。”谈到创作体会时,他讲到了四个追求:一是追求真实性,让读者有可信度。《密歇根湖畔》的几位主人公基本都有原型,即使虚构的情节也是从大量现实生活细节中提炼凝聚的,也是有生活基础的。只有真实的故事、鲜活的人物、生动的细节,才能打动人、才能感染人、才有生命力。二是追求可读性,让读者欲罢不能。小说,最重要的是讲好故事,塑造好人物,有悬念,能勾魂。读过以后,能记住情节,能记住主人公的名字。三是追求有味道,让读者细细品味。说味道,不仅仅是故事的情节,还有文字的味道。能让读者细细品味,还希望能有所回味。四是追求正能量,让读者有所收获。这是一个职业革命者最重要的本质使然。说到中国风,那就是中国人的正气风骨、勤劳奋斗、诚信友善。 
    • 2023-09-21
      我院三位老师获批2023年度高校古委会直接资助项目
       
    • 2023-09-21
      徐朔方先生的学术贡献与治学精神
       
    • 2023-09-19
      文院撷英|陈东辉老师主编《卢校丛编·重校方言》(劳权批校本)出版
       
    • 2023-09-15
      观通学社第62期新文科学术对谈系列第五讲 分析性与循环演变的跨语言视野工作坊 成功举办
      2023年9月9日8:25-11:45,观通学社第62期、新文科学术对谈系列第五讲——分析性与循环演变的跨语言视野工作坊,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均苑4幢900报告厅顺利举办。本次研讨会共有四场主题报告,分别由曼彻斯特大学语言学及英语语言系Maj-Britt Mosegaard Hansen教授、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邵斌教授、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史文磊教授、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硕士生刘金翔进行报告。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王诚副教授、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于梦洋老师、文学院和外国语学院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参与本次研讨。  在题为Negative coordination in French: the relevance and limits of cyclicity的主题报告中,Maj-Britt Mosegaard Hansen教授通过研究标准否定并列连词(ni…)ni (neither/nor)从拉丁语到现代法语的演变,以及法语中否定强调连接词的演变,指出否定并列连词几乎是完美的循环演变:拉丁语的否定并列连词仅用于强否定语境,在中世纪法语中发展出弱否定用法,弱否定用法在18世纪末消失,从此,否定并列连词只在强烈否定极性语境中使用,因此构成语义循环,但是这一循环只在语用标记演变中得到记录。Hansen教授通过定量统计发现,现代法语中ni的使用一直在减少,与否定强调连接词(NEC)发生竞争,她认为这种竞争并非NEC替代ni的循环演变,而是中心结构与一系列附属结构构成的共时变体的历时演变模式。在题为The blurring of the boundaries: Changes in verb/noun heterosemy in Recent English的报告中,邵斌教授通过对英语中877个兼类词的定量统计,发现特定单词与词类的联系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不断减弱,兼类词向着更平衡的兼类发展。研究表明,英语正处于向更高的边界渗透性的长期演变过程中,兼类词的不断增加就是边界渗透性不断提高的具体表现,这可能是英语历史上更早期屈折性减弱的长期结果。研究表明,英语正向着分析性语言的方向发展。在题为Analytic and synthetic cycle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revisited的报告中,史文磊教授回顾了学界对分析性与综合性的研究成果,指出分析性与综合性的历时比较和跨语言比较,应该基于对等的语义或功能。对于上古汉语的综合性,史文磊教授从上古汉语人称代词格位区分角度说明,以往学界论证上古汉语是高度综合性语言的证据需要重新审视。对于汉语“从分析到综合”的问题,史文磊教授指出,汉语中分析性的短语结构变成复合词、动作表达的变化等现象不足以证明汉语存在“从分析到综合”的演变。在题为Patient-synthetic verb ju in excavated texts of Archaic Chinese的报告中,刘金翔同学通过调查战国、秦、西汉出土文献中动词“聚”的使用情况,发现上古汉语动词“聚”在出土文献中并不存在单独使用的对象自足情况,而仅存在“积聚”等复合结构。“聚”的对象自足用法属于语用型综合,隐含的条件有三:其一是复合结构,“聚”受到复合结构中其他动词的影响,对象隐含;其二是战争背景语境;其三是对象因在前文出现而隐含。本次研讨会讨论气氛热烈,从汉语、英语、法语等多语言视角进行深入探讨,讨论内容涵盖分析性和综合性的定义与测量、语言演变的宏观视角、个案研究等,广度与深度兼具,为语言分析性和循环性演变的研究带来许多新的启示。Maj-Britt Mosegaard Hansen教授工作坊合影
    • 2023-09-14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与上海教育出版社工作交流会顺利举行
      9月11日下午,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与上海教育出版社工作交流会顺利举行。 上海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袁彬、语言文字出版中心主任徐川山、编辑廖宏艳、毛浩、殷可和汉语史研究中心汪维辉、方一新、张涌泉、庄初升、真大成、陈东辉、王诚、边田钢、王挺斌参加本次交流会。会议由汉语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真大成教授主持。会议伊始,真大成教授对上海教育出版社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回顾了中心与上海教育出版社多年来的交谊,感谢上海教育出版社对中心建设和发展的大力支持。袁彬副总编辑指出,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诸多教授的精品力作均在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与上教社有特殊缘分。她说,出版语言学著作一直是上海教育出版社的工作重点之一,同时介绍了语言学著作出版的历史、现状与成绩,认为在精专的学术著作之外,语言学家的口述、随笔、访谈类著作以及面向社会大众的“轻学术”著作也具有重要价值。双方就语言学家口述史和普及性读物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于面向大众的“轻学术”著作,汪维辉教授认为,向大众提供正确的语言文字知识是汉语史研究中心的责任与义务,目前非常需要一本通俗的汉语史著作使大家更好地了解汉语的“前世今生”。方一新教授表示,编写深入浅出、让大众都能读懂的学术作品其实颇具难度,写作时需要动一番脑筋,中心每位老师可以发挥自己所长写一本普及性著作。庄初升、陈东辉、王诚、边田钢、王挺斌等老师就汉语方言、古籍珍本影印、传统语言学、上古汉语以及古文字研究与出版等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中国顶尖学科出版工程”是本次会议的交流重点。袁彬副总编辑介绍,“中国顶尖学科出版工程”是在教育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由上海教育出版社承担的一项国家出版工程。该项目旨在精准对接包括国家“双一流”建设工程在内的高等教育战略推进和实施需要,突出顶尖学科文化传承主线,让公众了解顶尖学科发展历程,理解顶尖学科成果的价值所在。目前由葛剑雄教授担任主编的“中国顶尖学科出版工程·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科”丛书已经出版,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汪维辉教授对上海教育出版社遴择浙大汉语史进入“中国顶尖学科出版工程”表示感谢,认为此举将进一步推动浙大汉语史学科的发展,在座各位老师也高度认可该项目的创意和价值,表示将会积极支持此项工作。张涌泉教授认为项目的学术成果板块可以包含经典与前沿两方面,修订经典著作的同时,也应囊括年轻老师的最新成果。方一新教授认为,在板块设计上可以突显汉语史研究中心的特色。真大成教授表示,编写浙大汉语史学科发展史是此项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梳理学科发展历程、总结学科建设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后续将进一步沟通和落实。最后,真大成教授对本次工作交流会作了总结。他认为会议的话题主要聚焦于“普及”和“顶尖”,这两方面都是汉语史研究中心作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应当承担的使命和任务,并再次对上海教育出版社的支持与信任表示感谢。
    • 2023-09-13
      我院荣获浙江大学第二届“我心中的求是大先生”征文活动最佳组织奖
      为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展现求是园中师生身边一线优秀教师潜心育人的精神风貌,引导激励广大教师牢记嘱托、勇担使命、争做新时代的“大先生”,浙江大学启动了第二届“我心中的求是大先生”征文活动。我院在此次征文活动中荣获最佳组织奖,多份作品揽获一二三等奖。
    • 2023-09-11
      “中华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行动----浙江径山行”顺利举行
       
      • 每页 8 记录  总共 524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8/66 跳转到 
    •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均苑4幢 联系电话:0571-88273103

    • 浙江大学文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寸草心科技 管理登录 您是第 1000 位访问者

    官方微信

    友情链接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 研究生院 本科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