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先哲经典 青年勇担大任——中国古代文学博士支部开展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学习习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党员大会
2018年5月26日下午,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党支部济济一堂,围聚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北苑17栋毕至居里举行党员大会,本次会议主题是“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和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两次讲话精神”。支部党员与本专业同学怀着敬重的心情,共同缅怀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重温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马克思诞生于1818年5月5日,在德国特里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但早在中学时代,马克思即树立了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伟大志向。在大学时代,马克思更是广泛钻研哲学、历史学、法学等知识,探寻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终其一生,马克思都是“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回顾了马克思伟大的人生轨迹,同学们感慨不已,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彭志同学引用总书记的纪念讲话再次强调“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我们国家的崛起与奋进、我们党的光荣与梦想,莫不源于这一理论背后通向真理的‘思想密码’。纪念马克思,就是要传承好这一通向真理的‘思想密码’”;周密同学说“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之后,体会尤其深刻的一点便是一定要将马克思的崇高理想和马克思的理论学说结合起来学习、理解。马克思的崇高理想要通过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实践来实现,马克思的理论学说是马克思在为了实现其崇高理想的奋斗当中总结出来的方法、武器。两者是紧密结合、相互依存的。如果只有理想,没有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那么理想就只能是空想;如果只有理论,没有值得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那么理论就不会被用于改造世界,造福人类。因此,作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心怀崇高理想,积极学习理论,这样才能真正领会马克思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日本九州岛大学留学的胡凌燕同学,虽未能来到现场学习,却也通过心得感悟的方式谈了她的看法和认识,她说,习近平总书记北大讲话对于广大青年提出的四点要求中,第三点对她感触最深,即“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这让她想到了浙大的校训“求是创新”,仔细味之,“求是”在“创新”之前。关于“求是”的涵义,老校长竺可桢曾作过多次阐述,他在《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的演讲中说:“所谓求是,不仅限为埋头读书或是实验室做实验。求是的路径,中庸说得最好,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单是博学审问还不够,必须审思熟虑,自出心裁,独着只眼,来研辨是非得失。既能把是非得失了然于心,然后尽吾力以行之,诸葛武侯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败利钝,非所逆睹。”竺老校长对“求是”内涵的理解,与习总书记提出的“求真”的要求,其实是共通的。要求真学问,必须“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她感慨,“在日本九州岛大学联合培养期间,我尤其感受到了学术研究中‘求真’的重要性”。既然是重温先哲经典,《共产党宣言》就是我们不可缺少的学习经典。夏莉婷同学仔细阅读了《共产党宣言》,感慨道“大学的教育,尤其是研究生的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性。我前后翻阅了三遍《共产党宣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两句话在我的思考中出现得最为频繁。”整个会议讨论整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而同学们的热情并未消褪。可见大家对总书记两次讲话精神的重视,也对两百年前诞生的伟大先贤马克思的崇敬与缅怀之情。本次党员大会不仅有支部党员参加,也有普通群众参加。博硕支部的同学共同学习,一起交流。习总书记在北大讲话中指出“新时代青年要乘新时代春风……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为担当”,重温先哲精神,作为青年的我们,要坚定而勇敢的扛起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旗,奋勇前进! 文/徐新武 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研究生第二党支部2018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