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历史学院
  • EN
  • 办公网
  • 首页
  • 院情总览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黄页 研究所简介 教工名录 学者介绍 学院宣传片
  • 党政管理
  • 人才培养
  • 组织人事
    师资队伍
  • 科学研究
  • 交流服务
    继续教育
  • 校友天地
  • 首页
  • 院情总览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黄页 研究所简介 教工名录 学者介绍 学院宣传片
  • 党政管理
  • 人才培养
  • 组织人事
    师资队伍
  • 科学研究
  • 交流服务
    继续教育
  • 校友天地
  • EN 办公网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 2018-04-04
      思接千载,承古开新——古籍研究所2018年研究生论文报告会顺利举行
      2018年3月30日,古籍研究所研究生论文报告会在行政楼229室举行,历时一天。古籍所教师、博士后、硕博士研究生共四十余人出席。会议共收到论文二十二篇,报告会上,十名博士生、十二名硕士生依次进行陈述报告。时值三月,莺飞草长,窗外春光明媚,会场内也洋溢着热忱与书卷气。开幕式上,所长王云路教授致辞,鼓励同学们继承我所的优良传统,在学术上做出新成绩。报告会分为上下午两场,共分九组:礼学、版本目录、文字、校勘、训诂、唐宋史、敦煌文献、佛教文献、碑刻文献等。可谓门类齐全,各具特色。论文报告主要分为报告人陈述、教师点评、学生点评三个环节。参加报告的同学依次完成论文的陈述报告,阐释个人论文的思路、要点和结论,与会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在场同学也踊跃发言,或提出修改意见、或发表自己的见解。再由报告人回答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现场互动热烈。其中,罗慕君同学题为《敦煌残卷〈唐大顺二年正月七日杨文成出租地契〉的复原和研究》、侯瑞华同学题为《应公鼎铭文补释》的论文报告,内容充实、考证严谨周密、台风稳健、陈述自如,最受与会师生的好评。  报告结束后,出席报告会的老师们为获奖学生颁奖并合影留念。 文/汪裕景图/王子鑫
    • 2018-03-27
      两会领风帆,浙里正当时——古代文学硕士生党支部深入学习两会精神、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
      3月26日,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在行政楼539举行了党支部学习会议。本次会议主题主要围绕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精神和最新政策,以及浙江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支部党员们结合自己的心路历程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和交流。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支部党员们对“两会精神”的学习,主要围绕读懂《政府工作报告》展开。党员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从《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十大发展数据、十大改革关键词、十大“民生礼包”、十大“金句”等四个角度,互相交流了自己对两会精神的理解。最后,支部党员们一致认为,李克强总理所作的工作报告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的坚定脚步,而工作报告中对新一年的工作部署亦彰显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贯彻落实。学习会的第二阶段,支部党员们共同学习了浙江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内容与精神。2017年,每一位浙大人都有幸见证了母校双甲子华诞。回首过去的120年光辉征途,浙大人始终怀着“以天下为己任,以真理为依归”的初心,不断探索、开拓、前行。如今,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浙江大学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担当、求实创新、勇攀高峰,扎根中国大地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为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而奋斗。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同学而言,不仅要踏踏实实学习专业知识,更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利用专业优势,为弘扬求是创新的浙大精神、传承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作出自己的努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知识不能只是在嘴上学,还要在心中学、在行动中学。在学习会的最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未来的人生长路漫漫,我们初心和使命,当在砥砺前行中回答。  文/陈婉纱  图/姚东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研究生第一党支部2018年3月27日
    • 2018-01-15
      笃行慎思筑前路,秉承初心启征程——记研总支2017-2018学年春夏学期发展对象评审会
      2018年1月12日星期五,人文学院研究生党总支2017-2018学年春夏学期发展对象评审会于行政楼三楼会议室举行。学院分管组织工作的陈叶老师、研究生党总支副书记张小晟老师、研究生党总支委员袁秀佳同学以及来自学院各研究生党支部的15名入党积极分子参与本次评审会。会议伊始,张小晟老师介绍了与会人员、本次评审会的相关流程及评审标准。随后,15名入党积极分子分别从自身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自身在学习工作等方面的表现情况展开陈述。中国古代史研究所研究生党支部的梁超同学结合自身在桐庐县科技局基层锻炼、考取吉林省选调生的经历表达了自身渴望服务人民、贡献力量的理想信念。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研究生第一党支部的马玲鲜同学展示了家乡云南的图景,立志将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从而回报家乡、振兴家乡。中国古代史研究所研究生党支部的魏中杰同学针对“精准扶贫”战略探讨了党的现实领导,结合自身心得体会重点陈述了对党的认识。中国哲学研究所研究生党支部的吴洁同学身为班级班长、团支书,在服务同学的过程中坚定信念不断学习,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学研究所研究生党支部的吴璐瑶同学则从自身参与过的流浪狗救助等志愿服务谈起,借入党志愿书表达了自己的入党信念。同时,入党积极分子们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在陈述过程中,入党积极分子们回望自己向党组织靠拢的过程,总结自己在学习工作中的进步和不足,并对自身接下来的进步做了进一步的规划与展望。最后,张小晟老师对评审会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并表示入党积极分子应主动参与到党支部的活动之中,不以“入党”为功利性目的,不忘初心,始终保有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精神。文/图 孙晓雪人文学院研究生党总支2017年1月15日
    • 2018-01-12
      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 ——记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研究生第一党支部民主生活会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纠正“四风”问题不能止步及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1月11日晚,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在北园19舍学习区召开了民主生活会。本次民主生活会由党支书陈婉纱主持,会议分为四部分: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党章和浙江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党支部书记汇报并查摆一年工作;党员依次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员进行民主评议。首先,大家对十九大精神、党章和浙江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进行了集体学习。同学们一致认为,我们作为研究生党员,要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学习贯彻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在平时学习生活中,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有一份力发一分光,积极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事业中去。然后,党支部书记陈婉纱向各位党员报告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并对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摆。对照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基层党组织的要求,我们支部还存在许多待改进之处,比如对党的理论学习贯彻还不够深入、研一与研二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等等。最后,党员们就自己和支部同学一年来的表现,开展了严肃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在纸质评议表上进行无记名评议。在交流的过程中,每位同学都能客观地直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以督促进步为出发点,指出其他同学身上存在的问题。总体来看,研二同学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就业、升学压力大,从而相对忽略了与研一同学的密切联系,导致交流不足;而研一同学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无法很好地平衡学业与工作、对未来道路的选择不够清晰等方面。本次民主生活会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同学们都表示,这次会议提醒了自己对这一年的学习生活进行总结,也让自己发现了许多从前未发现的问题。在今后的生活中,大家会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提升自身能力,使自己时刻保持一位优秀共产党员应具备的各项素质,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 文/图 陈婉纱
    • 2018-01-02
      且辞旧岁去,文暖毕至居——文艺学研究所研究生党支部和语言研究所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以实践行·以心迎新”主题联谊活动举行
      2017年12月29日,农历十一月十二周五晚,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北园19幢学生公寓毕至居內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温暖热情如沐春风。在举行活动的正是来自浙江大学文艺学研究所研究生党支部和语言研究所研究生第一党支部的同学们,大家欢聚一堂,值此元旦佳期之际,缅怀过往,辞旧迎新。为让两个支部的同学充分感受到来至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文艺学和语言学支部本月初就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包括预约地点、准备食材和惊喜礼物等等。在两位书记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才精彩地开展了本次“以实践行·以心迎新”联谊活动。活动开始前,部分同学们就早早来到了毕至居开始准备,晚上六点过,陆续而至的同学也加入到了忙碌的身影之中。毕至居一时间热闹起来烧水煮汤圆、煮饺子,其他同学围坐在一桌,许久未见的,问问近况。今日相聚,好似久别团圆,一起说说最近的学习生活情况。吃完汤圆和饺子后,同学们一起收拾干净场地,此时此刻,没有学术研究和论文的压力。在融融温暖的氛围中享受着这一时刻的美好。活动最后,同学们领取了求是餐券,以及各支部准备的惊喜礼物,书签和小礼包一份。“迎新年·送温暖”,本次活动成功增进了两个支部同学之间的友谊,让大家体会到了支部的关怀,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文/吴锡友图/张梦杨
    • 2018-01-02
      【十九大】中国现当代文学第二党支部“大潮起之江,文化自信谈”十九大精神专题学习会成功举行
      12月27日,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在教学主楼中文系377教室召开主题为“大潮起之江,文化自信谈”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学习会,本次活动作为人文学院研究生党总支“知书·明心·健体”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旨在加强同学们对于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理解,原原本本读经典,原汁原味学报告,在学习研讨中加强对于十九大报告的理解。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了学习会。学习会分为三部分展开,在会议第一部分,由支部书记、浙江大学研究生理论宣讲团讲师韩宇瑄同学讲解题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新时代大学文化》的党课。韩宇瑄同学首先从文化的定义谈起,对比了东西方对于文化的定义,详细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马恩列斯等经典作家对于文化的相关论述,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的政策与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举措,随后韩宇瑄结合十九大报告中有关社会主义文化以及文化自信的相关论述,详细论述了提出文化自信的必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总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等问题,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一命题。最后,韩宇瑄立足浙江大学实际,谈了对于浙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理解,认为浙江大学应大力弘扬“海纳江河的国际文化,启真厚德的德性文化,开物前民的学风文化,树我邦国的革命文化”的浙江大学文化,为凝聚新时代浙大人的“求是魂”贡献自己的力量。韩宇瑄同学的党课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响应,会议进入第二部分讨论阶段。针对文化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话题,支部同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支部党员李朦表示,通过对于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和感悟,自己深刻认识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党员,我们要高扬文化自信,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支部党员王佳黎表示,中国当代文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者,我们要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为中国当代文学从高原向高峰攀登做出自己的贡献。支部党员蒋三军结合自己编辑出版学的专业背景,列举十八大以来五年中国出版业发展的相关数据,用事实说话,验证了中国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的难忘轨迹。同学们畅所欲言,各表态度,言语中洋溢着文化自信。最后,支部书记韩宇瑄布置了“知书·明心·健体”活动的相关安排,号召大家利用元旦假期难得机会,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通过微信步数进行步数比拼,党支部将对步数较多的同学进行相关的鼓励表彰。大潮起之江,文化自信谈。通过本次十九大精神专题学习会,支部同学对于十九大精神有了更加明晰的认识和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必将带着这样的自信迎接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到来!
    • 2018-01-02
      辞旧迎新,暖心共行——记古籍所支部送温暖活动
      2017年12月25日下午1:30,在行政楼229举行了古籍研究所2016级博士生毕业论文开题答辩,有张敬霞、胡彦、陈兵兵、吴培、蔡雨彤五位同学陈述各自开题报告,并由参与开题答辩的老师们做出评议、讨论,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开题答辩前,支部向答辩的五位同学赠送笔记本作为纪念品,同时赠有由德育导师王诚老师书写的暖心明信片,有“祝开题顺利,新年快乐”之语,答辩同学受到鼓舞,倍感惊喜。开题答辩结束后,支部举行了“辞旧迎新,暖心共行”为主题的小型茶话会,支部为支部成员赠送学习用品、十九大学习材料等。此活动为响应人文学院研究生党总支“知书·明心·健体”主题活动的号召,为增进支部内成员、党员与团员之间的情感交流而展开的。同学们展开热烈交流,分享各自的学习近况,生活状态。党员、团员结对对象又借此次活动契机,展开深入交流。年终岁尾,辞旧迎新,融情一室,共话甘馨。此次活动,增进了支部成员的感情交流,密切了党员、团员关系。同时,送温暖活动也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具体行动,是带着真情把冬季送温暖活动落实的具体实践。
    • 2018-01-02
      亚岁共迎祥,食饺话团圆——中国古代文学第一、第二党支部冬至送温暖活动
      12月22日中午,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研究生第一、第二党支部在西溪北园17舍毕至居,成功举办了一场“亚岁共迎祥,食饺话团圆”的党支部冬至送温暖活动。冬至日阳光甚好,一大早同学们就分头出发去学校附近购买食材、餐具、调料等所需品。随后,大家分工合作,洗菜、择菜、切菜,弄饺子皮、馅儿…… 同学们围在桌边,手中包着饺子,嘴上聊着自己家乡的冬至习俗和特色美食。一位同学说,饺子在她的家乡被叫做“扁食”;另一位同学则介绍,在她的家乡,人们在包饺子时会选其中一些饺子包入硬币,吃到这个饺子的人就是“讨得好彩头”……在饮食这一独特的视角下,同学们再次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千姿百态。众人拾柴火焰高,新鲜包好的饺子很快铺满了半张桌子。放眼一看,每位同学的包饺子手法都不相同,于是饺子也各有各的不同面目,十分有趣。大家一边包饺子,一边玩笑逗乐,堪称做了一桌和乐融融的“百家饺”。国家冬至,迎福践长。在中国古代,冬至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甚至有“冬至大于年”的说法。曹植在《冬至献履袜颂表》中写道:“千载昌期,一阳嘉节。四方交泰,万物昭苏。”而《汉书》亦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最初过冬至,就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而在如今现代社会中,尽管大家平时非常忙碌,但在冬至这天,仍会聚在一起吃饺子、吃汤圆,共话团圆。我们常说,要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冬至节就是传统文化中极重要的部分之一。本次送温暖活动既让同学们度过了一个美妙的冬至日、吃到了美味的饺子,也密切了硕、博支部相互之间的交流,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感情,更使每个身在其中的同学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与美好。文/陈婉纱图/徐新武
      • 每页 8 记录  总共 507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42/64 跳转到 
    •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均苑4幢 联系电话:0571-88273103

    • 浙江大学文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寸草心科技 管理登录 您是第 1000 位访问者

    官方微信

    友情链接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 研究生院 本科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