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历史学院
  • EN
  • 办公网
  • 首页
  • 院情总览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黄页 研究所简介 教工名录 学者介绍 学院宣传片
  • 党政管理
  • 人才培养
  • 组织人事
    师资队伍
  • 科学研究
  • 交流服务
    继续教育
  • 校友天地
  • 首页
  • 院情总览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黄页 研究所简介 教工名录 学者介绍 学院宣传片
  • 党政管理
  • 人才培养
  • 组织人事
    师资队伍
  • 科学研究
  • 交流服务
    继续教育
  • 校友天地
  • EN 办公网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 2018-06-19
      2018词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顺利举办
      2018年6月16-17日,2018青年学者词学学术研讨会暨词学青年学者同人会第二次活动在杭州召开。本次会议由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办,国内各高校及科研机构十几位青年学者发表论文。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楼含松教授、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主任陶然教授和中国词学研究会会长王兆鹏教授致开幕辞,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胡可先教授致闭幕辞。会议邀请了陶然、吴蓓、周明初、沈松勤、胡可先、李剑亮等前辈学者为评议嘉宾。会议由六场讨论组成,主题分别为早期词乐、词律问题,宋词正典的再阐释,词体、词类的互动,清人词论与词学观,地域词坛与词风演变,民国词的多维面相,论题涵盖了当前词学界最主流和前沿的研究。关于词乐、词律,马里扬(上海师范大学)《<高丽史>“唐乐”讹字、僻调及相关问题》由对《高丽史》“唐乐”文字的校勘延伸入曲调的考证,将高丽“唐乐”中出现的“讹字”、“僻调”视为一种文学、文化与历史现象加以考察,并推求“唐乐”构成部分的名义及高丽“作者”的问题。王卫星(中山大学)《论唐宋词调中的参差对》,参差对能将灵变的词体与对仗效果巧妙融合,充分彰显长短句的优势,并具体阐释参差对的特色、技法、类型、作用与魅力。关于宋词正典的再阐释,李飞跃(清华大学)《天上人间与月夜观想——苏轼中秋诗词的文本解读与意义生成》将苏轼《水调歌头》视为悼亡词,并通过对该词的不同主题思想及苏轼中秋诗词的文本场域的考察,探求其文本意义的生成及经典化的路径。姚逸超(浙江大学)《柳永羁旅行役词的文本模式》对四种范式词作的文本结构模式和关键话题的选择、组合及呈现,作了梳理和分析,探讨其文本模式。汪超《论辛弃疾词的现实空间叙述》对辛弃疾在信州时期词作的书写内容、创作技巧、结构方式等方面,讨论稼轩观看、体验现实空间的趋向,并对其对所处空间的地方认同、生活心态等变化加以申发。关于词体、词类的互动,刘学(中南大学)《苏轼歌诗之法入词蠡测》认为苏轼受歌诗之风影响,体现在入乐、歌唱、创作等方面,并由此反观苏轼以诗为词的革新实践。符继成(湘潭大学)《词体唐宋之辨流变论》对明清时期词体的“唐音”“宋调”两种审美范型之辨细致梳理,一些重要的词学现象和问题也可从唐宋之辨的角度进行新的阐释。叶晔(浙江大学)《诗词曲互动与组词类型化的自觉及局限》从梳理组词的出现、发展的基本特征入手,探究组词较之组诗的独有特征及优势。关于清人的词论与词学观,陈昌强(苏州大学)《“重光后身”说与清初词学演进》以“重光后身”说所显示的以陈子龙、纳兰性德为代表的令词统序,是支撑清词中兴的重要力量。曹明升(扬州大学)《周济词律观的转变及其在清词史上的意义》从周济词律观建构与转变的过程入手,探求其词学观念开启了常州词派意律并重的良好传统。关于地域词坛与词风演变,江合友(河北师范大学)《词学代兴与区域观照——清代畿辅词坛的发展与嬗变》以区域视角观照畿辅词坛,畿辅词人以其独具特色的创作,给词坛增添了区域性景观,呈现出词学代兴的发展面貌。郭文仪(中国人民大学)《<庚子秋词><春蛰吟>与临桂词风的演进》,庚子唱和表现了临桂词派对北宋小令与南宋长调的取景,对其词史地位与词风演变有重要意义。关于民国词的多维面相,杨传庆(南开大学)《书札中的词学——晚近以来词学书札片论》认为书札实录词坛论争,记录了词家生动的词学履迹,有助于深化对词学史的认识。徐燕婷(华东师范大学)《社会转型与民国女性词的社会书写》对民国女性关注社会层面书写的原因,其社会书写的内容和各阶段的不同表现予以探讨。龚宗杰(香港浸会大学)《“学词”与“词学”:晚清民国的词法论述与词学演进》对作为知识体系的词法为考察对象,探讨晚近学界对其论述和成果、经验,有助于推动“学词”法脉的延续和“词学”空间的拓展。此次会议采用双评议人制度,评议人对论文皆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问题及修改意见。王兆鹏教授总结此次会议,认为与会的青年学者们文风、学风、会风纯正,学有专攻,并敢于挑战难题、新题,体现了学者们的学术自觉和长时间的深入思考。王教授还提出,当前词学研究的困境在于“三有三无”:有学术而无体系、有文学而无艺术、有方法而无理论,希望青年学者可以借助新材料、新方法、新手段来突破传统词学研究的格局,将词学研究引入新的局面。胡可先教授致闭幕辞,充分肯定了青年学者们坚守词学的主体研究、主流研究的态度,论文选题充分体现了问题意识和学术敏感度。此次词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并为词学研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 2018-06-04
      宋明炜教授作客东方论坛,畅谈中国科幻新浪潮的美学问题
      2018年6月1号晚,浙江大学东方论坛·西溪分论坛第23讲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成功举行。本次分论坛由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主办,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浙江大学海外华人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承办,以“看与不见”——中国科幻新浪潮的美学问题为主题,由美国卫斯理学院东亚系教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宋明炜教授主讲,由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副所长黄健教授、浙江大学海外华人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进研究员主持。讲座吸引了众多科幻文学迷们,场内座无虚席。本次讲座由为大家分析了科幻与现实、虚拟现实、未来、中国性等问题,重新思考和定位科幻文学与现代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宋明炜教授首先分享了自己阅读《三体》的由“不见”到入迷的经历,并认为1999-2010,中国科幻“看不见的十年”反而是最闪亮的十年,2010年之后我们感受到的中国科幻是这十年反射出的光芒。对于科幻文学在姓“科”还是姓“幻”的问题上,他认为科幻文学最终姓“文”,科幻是想象力的文本呈现,在成规之外的想象力,带来了美学的特征。之后,他介绍了一些科幻作品,如银翼杀手、云图等,点评了各国社会中对后人类现象的思考的差异。最后,他认为科幻文学体现了我们如何处理与他者的关系,从根本上体现了自我管理,并指出科幻应该服务于人。 黄健教授对分享了自己对于讲座的感受,他对科幻文学应该姓“文”印象深刻,认为我们的心灵同样要吃饭,而文学用情感的方式打开了我们平时看不见的世界。在提问环节,现场气氛热烈,对于同学们的提问,宋教授一一作了精彩的回复。讲座在热情的致谢掌声中圆满落幕。
    • 2018-06-01
      师乎友乎,毋怠毋忽——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研究生党支部开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学习活动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和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5月16日上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非党员开展了“师乎友乎,毋怠毋忽”学习活动。学习会上,党支部书记郑祎聃带领大家一同全文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随后大家进行学习心得的分享和讨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指出了当代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责任和努力方向,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青年一代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陈逢丹同志认为:“我们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理应做到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脚下有根基,手中有本领,以奋斗之我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同时,顾发良同志强调:“所谓的真学问就是理论学习要扎实,这样在把理论转化成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容易。而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就需要我们扎实的基础理论,即所谓的真学问。”尔后,钱蓓慧同志补充道:“作为学生党员,我们要珍惜当下学习的机会,脚踏实地,学好本领,求真创新,争取日后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刘佳凯同志对此总结道:“这启示我们既要用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和广博的社会阅历来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武装自己的头脑,以辩证的思维看待当下社会热点与舆情;更要懂得理论联系实际,立足国情,学以致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情缅怀了马克思一生的丰功伟绩,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丰富内涵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科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创造性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壮阔历程和伟大成就,明确指出了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沈逸同志认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王玉洁同志从另一方面阐释道:“当前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就必须要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王晓雄同志对此补充道:“我们还应当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最后,张文馨同志做出了总结:“在当代中国,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通过本次支部学习活动,支部成员以及研究所其他同学都能够深刻地理解作为革命导师的马克思,他的学说是如何指导了中华民族完成两大历史任务,他是如何在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上起到了“师乎友乎”的作用。同时,通过学习,作为青年人的我们也深深体会到了自己肩头的光荣而又沉重的担子,青年党员更是要发挥好先锋模范的作用。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要“毋怠毋忽”地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郑祎聃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研究生党支部2018年5月16日 
    • 2018-05-30
      聆听寄望,擎旗前行——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研究生第二党支部认真学习两篇重要讲话
      新时代的第一个五月,注定与众不同。伴随着五月的花海,我们有幸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迎来了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两个重要文献——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的讲话》《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人文学院党委、研究生党总支的带领下,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于2018年5月26日,召开主题为“聆听寄望、擎旗前行”的理论学习会,共同学习了两篇重要讲话。支部书记韩宇瑄首先向支部党员们介绍了两篇讲话产生的背景。2018年5月2日,在五四青年节和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考察。在北大,习近平参加师生座谈会,认真听取青年学生发言,与他们亲切交流并发表重要讲话,给青年人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期望。2018年5月4日,在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来临之际,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于5月4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韩宇瑄表示,两篇讲话,一对接历史,一着眼当下;一告慰先贤,一寄望未来,体现出高度的理论性、指导性与现实性,是我们在一定阶段内理论学习的重点。接下来,支部同学纷纷结合讲话原文,参悟讲话精神,畅谈讲话感悟。李朦同学表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青年人有青年人的担当。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自己的光热,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每个当代青年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史婷婷同学表示:在科研中努力创新,以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为目标,继而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以实现“中国梦”。李一扬同学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共产党人和青年学人,我们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我们手中的学术研究统一起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坚守人民立场,以马克思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为榜样,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其他支部同学也纷纷结合自己学习总书记讲话的心得与体悟踊跃发言,气氛热烈,话语铿锵。本次学习教育活动恰与学校、学院“两优一先”评选时间契合,支部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发扬民主、发动群众,结合学院发布的《人文学院党委关于开展先进基层党组织 优秀共产党员 优秀党务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作对比、找差距、谋看齐。结合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讲话》中对青年学子提出的“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要求,支部同学更加明晰了新时代“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结合总书记《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对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9个要求,支部同学更加明确了一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责任与担当。支部不仅注重对于讲话的原汁原味研读,要求党员同志一字一句,细细品读讲话内涵,还要求党员拓展视野,跳出讲话看讲话,将之放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脉络与框架中,结合时代背景与历史背景,对讲话做知人论世的读解。在会议的最后,支部开列了拓展学习书单,希望同学们通过对马列主义原著的研读,更好地认识马克思波澜壮阔的一生,正本清源,加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体认。(文/韩宇瑄)
    • 2018-05-30
      立鸿鹄之志,展青年担当——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考察,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18年5月4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5月25日,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第一党支部在教学主楼377召开支部党员大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两次重要讲话。学习主要采取交流感悟、心得的形式进行,支部党员热情洋溢地参与到交流中并纷纷发表学习体会。李林鲜说:“习总书记一直给予高度的关注,并寄予着厚望。人才是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动力,培育人才,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是我校今后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作为浙江大学的一名学生,我们应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各方面的能力,为祖国实现现代化建设奉献一份力量。”姜娇娇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关键的时代。广大青年即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的时代使命。习总书记引领着开放的新时代,给我们搭好了舞台,但未来却需要我们这代青年人自己站上来,我们愈发强烈地感受到,国家的事情确实应该是自己的事情。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有使命感和荣誉感,要时刻把五四精神和浙大精神传达出去,勇担重任,脚踏实地,敢为人先;要勤奋好学,敢于担当,把青春的责任扛在肩上,‘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葛越说:“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为青年提出了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四个新要求,并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作为处在毕业关头的青年,我希望自己能不辜负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以强烈的历史担当和奋斗精神走好成长之路,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增长见识学问本领,把个人发展汇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洪流中。”会议现场氛围热烈,同志们纷纷表示,未来中国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我们当代青年,每个青年都应该珍惜现在,努力进取,树人生目标,立鸿鹄之志,过奋斗人生,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创新时代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文:刘莹谱
    • 2018-05-30
      缅怀五四、坚定信仰 ——文艺学研究所研究生党支部深入开展理论学习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文艺学研究所研究生党支部于2018年5月28日在主楼371教室召开了以“缅怀五四、坚定信仰”为主题的支部学习会议,作为延续一周线上学习的交流讨论。会议由党支部书记方圆主持,支部成员首先共同研读了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广大青年要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到人才培养全部体系之中,并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青年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知行合一、做实干家。之后,班长张梦杨依据学习资料,与大家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要点,并就支部党员自学《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引导大家展开了讨论。陈艳君同志说:“在我看来,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学习马克思是武装理论思想的必修课。在新时代,我们不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更要将其与自己的生活实践相结合。”段廷军同志结合最近时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近中兴被制裁的事情引发了国人极大的关注,虽然最近这件事情得到了解决,但是这件事件给我们带来的思考是深刻的,我们要创新,我们要掌握核心技术,否则就会受制于人!”高丽燕同志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常学常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正如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的,我们生逢其时,同时也重任在肩,我们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我们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的优秀成果转化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现实。”金倩倩同志说:“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始终坚决学习、宣传、发展马克思主义,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信仰,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让马克思主义成为高校最鲜亮的底色,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孙翀同志则结合了自己的专业学习背景:“作为浙江大学的一名学生党员,我除了做好本职的学习工作以外,还应当不断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党员修养,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帮助同学进步,不断向组织靠拢;其次,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用科学、健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指导我们认识世界,运用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 王贝贝从三个方面论述“青年须奋斗”,青年要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增强责任担当,条分缕析,观点鲜明。王姝予同志着重分析“实干家”:“实干家不畏艰难,坚定信心,化困难为挑战,变被动为主动;实干家戒骄戒躁,慎独慎微,不断加强自律,拒绝各种诱惑。总之,我们一定要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功永远光顾那些知行合一的实干家们。”吴锡友同志则分别分享了自己学习两则讲话的心得,学习习总书记北大讲话后,他讲到:“在我看来我们青年一代是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代,我们思想开放,积极包容,相比父辈普遍得到过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我们有理想有抱负,做好了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准备。”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讲话则让他认识到“我们做得多的是文艺的解释,而不是文艺的创造,理论从本质上来说就需要创造,要直面世界。理论一旦陷入解释的泥淖,那就只能是作为文艺的附庸和注脚。总书记在讲话中说: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知行合一,还是要落脚在行动上来。实践才能出真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就是这样。”大家都乐于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肖文婷、杨艳、叶沈俏等同志也纷纷发言,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在理论学习会议的最后,张梦杨同志做了总结发言,她讲道:“‘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是我们追梦之路上的必要工具,面对爆炸式的信息和碎片化的知识,我们应当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要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而是要把握事物发展背后的客观规律,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潜能与创造力。”我们还要加强文化自信,积极吸收优秀文化的营养。本学期,文艺学党支部也和团支部合办活动、走出校园,5月18日去到余杭区良渚文化艺术中心进行参观学习,结合支部的专业背景与特色,对良渚既能够体现鲜明的时代气息与又能突出展现风格的建筑与文化产业进一步地了解,活动加强了支部内同志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丰富了组织生活的形式。同学们也通过这次活动增强了学科自信,认识到了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对学术科研之路的重要意义,也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支部的理论学习,我们更加认识到,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承担起培养“爱国、励志、求真、力行”青年大学生的重任,严谨治学,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不负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 文:方圆图:方圆、张梦杨
    • 2018-05-29
      做有担当的青年人——中国艺术研究所所研究生党支部举办党员大会
      2018年5月23日,中国艺术研究所研究生党支部在艺术楼412教室举行了党员大会。首先,支部书记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讲话的主旨精神,每位同学分段有重点的朗诵了讲话的内容并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和见解。 会上,三位同学对五四精神分别作出了自己的理解。冯冬杰同学说:“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在浙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上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的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为其注入时代的特点,注入新的内涵。”张梦依同学说到:“我们这一代人将经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这既是一种荣誉,也是极大的鞭策。在未来,我们要有更大的奉献精神,努力成为实干家,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来。”王迪同学说到:“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结合自己的专业,努力探究本领域的知识,探索未知板块,不断的砥砺前行。”接下来,姬文瑾、陈赛飞和朱舒纯同学针对习总书记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上的讲话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大家纷纷表示:作为当代青年应坚定共产主义信仰,认真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身为学生党员,更要用实际行动践行马克思主义精神,从小事做起,影响周围的同学,做有本领有信念有担当的人。 此外,大家通过投票选举的方式选出了支部的“两优一先”候选人,并商讨了支部活动日等相关事宜。会后,大家还在教室中挥洒笔墨,书写篇章,整个会议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圆满结束。文/姬文瑾 图/姬文瑾中国艺术研究所研究生党支部2018年5月23日
    • 2018-05-28
      重温先哲经典 青年勇担大任——中国古代文学博士支部开展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学习习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党员大会
      2018年5月26日下午,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党支部济济一堂,围聚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北苑17栋毕至居里举行党员大会,本次会议主题是“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和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两次讲话精神”。支部党员与本专业同学怀着敬重的心情,共同缅怀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重温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马克思诞生于1818年5月5日,在德国特里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但早在中学时代,马克思即树立了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伟大志向。在大学时代,马克思更是广泛钻研哲学、历史学、法学等知识,探寻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终其一生,马克思都是“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回顾了马克思伟大的人生轨迹,同学们感慨不已,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彭志同学引用总书记的纪念讲话再次强调“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我们国家的崛起与奋进、我们党的光荣与梦想,莫不源于这一理论背后通向真理的‘思想密码’。纪念马克思,就是要传承好这一通向真理的‘思想密码’”;周密同学说“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之后,体会尤其深刻的一点便是一定要将马克思的崇高理想和马克思的理论学说结合起来学习、理解。马克思的崇高理想要通过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实践来实现,马克思的理论学说是马克思在为了实现其崇高理想的奋斗当中总结出来的方法、武器。两者是紧密结合、相互依存的。如果只有理想,没有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那么理想就只能是空想;如果只有理论,没有值得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那么理论就不会被用于改造世界,造福人类。因此,作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心怀崇高理想,积极学习理论,这样才能真正领会马克思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日本九州岛大学留学的胡凌燕同学,虽未能来到现场学习,却也通过心得感悟的方式谈了她的看法和认识,她说,习近平总书记北大讲话对于广大青年提出的四点要求中,第三点对她感触最深,即“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这让她想到了浙大的校训“求是创新”,仔细味之,“求是”在“创新”之前。关于“求是”的涵义,老校长竺可桢曾作过多次阐述,他在《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的演讲中说:“所谓求是,不仅限为埋头读书或是实验室做实验。求是的路径,中庸说得最好,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单是博学审问还不够,必须审思熟虑,自出心裁,独着只眼,来研辨是非得失。既能把是非得失了然于心,然后尽吾力以行之,诸葛武侯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败利钝,非所逆睹。”竺老校长对“求是”内涵的理解,与习总书记提出的“求真”的要求,其实是共通的。要求真学问,必须“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她感慨,“在日本九州岛大学联合培养期间,我尤其感受到了学术研究中‘求真’的重要性”。既然是重温先哲经典,《共产党宣言》就是我们不可缺少的学习经典。夏莉婷同学仔细阅读了《共产党宣言》,感慨道“大学的教育,尤其是研究生的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性。我前后翻阅了三遍《共产党宣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两句话在我的思考中出现得最为频繁。”整个会议讨论整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而同学们的热情并未消褪。可见大家对总书记两次讲话精神的重视,也对两百年前诞生的伟大先贤马克思的崇敬与缅怀之情。本次党员大会不仅有支部党员参加,也有普通群众参加。博硕支部的同学共同学习,一起交流。习总书记在北大讲话中指出“新时代青年要乘新时代春风……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为担当”,重温先哲精神,作为青年的我们,要坚定而勇敢的扛起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旗,奋勇前进!  文/徐新武 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研究生第二党支部2018年5月27日  
      • 每页 8 记录  总共 524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42/66 跳转到 
    •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均苑4幢 联系电话:0571-88273103

    • 浙江大学文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寸草心科技 管理登录 您是第 1000 位访问者

    官方微信

    友情链接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 研究生院 本科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