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 办公网
  • EN
  • 首页
  • 院情总览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黄页 研究所简介 教工名录 学者介绍 学院宣传片
  • 党政管理
  • 人才培养
  • 组织人事
    师资队伍
  • 科学研究
  • 交流服务
    继续教育
  • 校友天地
  • 首页
  • 院情总览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黄页 研究所简介 教工名录 学者介绍 学院宣传片
  • 党政管理
  • 人才培养
  • 组织人事
    师资队伍
  • 科学研究
  • 交流服务
    继续教育
  • 校友天地
  • 办公网EN
首页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 2023-01

    寒假安全温馨提醒

    各位老师同学:2023年寒假春节即将来临,为保障师生健康和安全,特提醒如下:1. 注意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人身财产安全、食品安全、活动安全等,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遇险及时报警。2. 持续做好戴口罩、勤洗手等个人防护,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坚持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如情况危急请及时就医。3. 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全体教职工和党员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深化作风建设。4. 离开办公室前,请关闭电器设备,关闭电源,拔掉插头,关好门窗。假期有急事可以拨打物业24小时服务电话88206118。5. 寒假期间,学院安排值班,详见《文学院2023年寒假工作人员安排表》,有事请拨打值班电话。祝学院全体师生春节快乐!万事如意! 浙江大学文学院2023年1月12日

  • 2023-01

    关于本科生2022-2023学年春夏学期报到注册的温馨提示

    关于本科生2022-2023学年春夏学期报到注册的温馨提示 各位同学:根据学校安排,现将2022-2023学年春夏学期本科生报到注册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时间和地点根据相关安排,本科生于2月24日报到。由班长或学生骨干收集班级已返校学生的学生证,于开学两周内(2月27日-3月10日)到所在学院(系)本科教学科(或学园办公室)完成注册手续。本学期未进行考试的课程,2023年2月18日至2月24日期间安排考试。(1)未按专业招生的2022级学生到求是学院相关学园报到注册,其余到专业学院报到注册。(2)本科生老生到学生所在专业院(系)本科教学办公室报到注册。(3)本科留学生,到国际教育学院报到注册。办理过请假手续的学生,到所在院(系)本科教学办公室或者求是学院相关学园办公室补注册。2、注意事项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返校,先参加网课学习,向所在学院(系)、学园备案后线上办理报到注册手续,返校后补盖学生证注册章。如有特殊情况不能返校同时无法参加网课学习的本科生,须根据《浙江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浙大发本【2020】52号)第十二条的规定,办理请假手续,申请暂缓注册。如超过学校规定期限未注册超过2周,且未履行暂缓注册手续的,根据《浙江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浙大发本【2020】52号)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应给予退学处理。文学院在在3月15日前,向经过核实的未注册且未办理请假手续的学生邮寄拟退学处理通知书,之后将未注册学生的通知书送达结果和退学申请材料报送给本科生院教务处。  文学院教育教学办公室                        2023年1月6日   附件:院(系)本科教学办公室联系电话院(系)/学园所在校区报到注册地点联系电话文学院紫金港大西区成均苑4幢418东88206446  文学院本科生请假条 (1).pdf

  • 2022-09

    浙江大学文学院(筹)关于2023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

    按照教育部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文学院(筹)2023年通过推荐免试方式接收全国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工作办法如下:一、工作机构1.学院推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冯国栋、李铭霞  副组长:真大成、郑英蓓。成员:郭昊、陶安娜、倪震丹、吴艳蕾、王淑雯、金进、杨琼、李乃琦、翟业军、邢程、陈玉洁。2.申诉联系人郭昊,联系方式:88273356,zgyywx@zju.edu.cn倪震丹,联系方式:87076098,nzd@zju.edu.cn 二、招生计划2023年文学院(筹)各专业接收硕士研究生推免生的数量按我校研招网已公布《2023年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的计划数执行。学院硕士研究生总体招收推免生数量不超过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 三、申请办法 (一)基本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2、可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3、欢迎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学术潜质的同学可申请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具体要求可参看学院发布的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二)申请程序1、外校推免生申请我院,办法如下:(1)网上申请:申请人于 8月10日起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免试申请网报系统”提出申请,在系统设定的网申截止日期前填写有关栏目。(2)申请材料   申请材料请根据《浙江大学文学院(筹)关于2023年接收外校和本校外院系推荐免试生的通知》中的申报材料要求,在规定时间范围内提交。2、本校推免生推荐工作按本校《关于做好推荐2023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实施。 四、初审与复试申请材料由各学科复试工作组进行审核后确定复试名单。复试名单确认后,将通过邮件、短信或电话告知初审通过的申请人参加复试,申请人须及时回复是否确定参加复试,并均须根据报考学科的要求按时参加复试。复试时间与形式:复试安排在9月中下旬,具体复试时间和名单另行通知。所有申请人均须根据我院的要求按时参加复试,原则上本校考生线下复试,外校考生线上复试。线上复试的组织形式为“双机位”网络远程复试,以钉钉作为面试平台。视频复试操作指南详见以下链接http://www.grs.zju.edu.cn/yjszs/2022/0316/c28479a2507123/page.htm,考生须用报名系统填报的手机号注册钉钉账号,并进行实名认证。若原报考手机号已不能使用,需尽快联系我院研究生教育办公室申请,经审核后更换手机号。线下复试考生须按要求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参加现场复试。复试考核:复试实行差额复试,择优录取。复试工作由相关二级学科专家组组成,各小组不少于5人。复试全面考核考生的政治思想、品德、学业基础、科研能力、培养潜力、外语应用能力等,复试成绩满分为100分。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或复试不合格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五、拟录取与公示根据教育部推免生工作安排, 9月28日起所有推免生均须在中国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 (网址:http://yz.chsi.com.cn/tm)填写报考志愿、接收并确认招生单位的复试及待录取通知。学院研究生教育科管理人员会通过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向待录取的申请人发送待录取通知,申请人应在学院规定的时间内在网上确认是否接受待录取。若在规定时间内未确认,则视为放弃,学院有权撤销待录取。研究生院将对拟录取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 六、其他1、申请人必须保证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若申请人在推免生招生过程中弄虚作假、有论文抄袭、虚报获奖或科研成果等学术不端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影响推免生招生过程和结果公平公正行为的学生,一经查实,取消复试资格;已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已入学的取消学籍。3、我校拟录取的推免生应出色完成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业,并按期毕业,拟录取后如出现以下情形之一者,将被取消录取资格:(1)政审不合格;(2)从考生报名至入学报到之日,受到任何处分;(3)本科最后一学年课程成绩出现不及格记录;(4)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未达到良及以上(或80分以上);(5)应届毕业时无法获得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4、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生录取资格。5、推免生招生相关工作人员有直系亲属或利益相关人员报名参加本单位推免生招生的应主动申请回避,有非直系亲属等报名参加推免生招生的要主动报备。相关学生申请时也应主动向学校报备声明。对未按规定报备声明回避关系且影响推免生招生过程和结果公平公正的,学校将依规依纪严肃处理。5、本实施办法由浙江大学文学院(筹)负责解释。 浙江大学文学文学院(筹)2022年9月

  • 2022-08

    浙江大学文学院(筹)关于2023年接收外校和本校外院系推荐免试生的通知

    浙江大学文学院(筹)秉承“文以化人,学通古今”的理念,以“博雅”育人为导向,着力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全面建设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浙江大学文学院(筹)竭诚欢迎全国各高校和本校外院系优秀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来我院攻读研究生。具体事项说明如下: 一、申请条件申请条件等请详见“浙江大学关于2023年接收外校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安排的通知”,网页链接如下:http://www.grs.zju.edu.cn/yjszs/2022/0805/c28498a2608047/page.htm 二、报名方式外校和本校外院系同学,均须在浙江大学推免报名系统中提交申请。请通过学校通知中的“免试申请网报入口”链接进入系统进行报名。如已填报内容需要调整,可在报名截止日之前自行在“状态查询”栏目修改。此前已报名参加我院夏令营活动的同学,可直接输入身份证号,系统将自动调取报名夏令营时填写的信息,申请人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内容进行修改并确认。 三、报名时间即日起至9月15日。 四、申报材料除学校通知要求的材料外,请将以下材料扫描后按顺序合并成一个PDF文档(首页附清单和页码,命名方式:姓名+本科院校),上传到报名系统中“成绩单附件”一栏。1.浙江大学推免报名系统中导出的申请表1份(学生本人签字);2.个人身份证(正反面);3.本科成绩单(须加盖学校教务处或院系公章)。原则上为6个学期(3年)的成绩,确实来不及请提供前5学期成绩,并尽量在补充材料中提交最新成绩;4.总评成绩排名证明(应包含所学专业同年级人数,须加盖学校教务处或院系公章)。原则上为6个学期(3年)的排名,确实来不及请提供前5学期排名,并尽量在补充材料中提交最新排名;5.外语水平证明材料:CET-4、CET-6、雅思、托福、专业外语成绩等。文学院(筹)对直博生的英语要求CET6 ≥ 460 分(2018年9月1日以后的成绩有效),或托福≥ 80 分,或雅思≥ 5.5 分(托福、雅思有效期参照证书的有效期,其中托福“home-edition”和雅思“indicator”的成绩不予认可);6.其他证明材料的扫描件(如已发表论文和学术科研成果、各类获奖证书等可体现自身学术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材料);7.个人简历1份(1000字左右);8.申请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者还需提供两位与申请学科有关的正高职称专家的“专家推荐书”(请见本通知附件下载)。“推荐书”务必请专家手写签名之后扫描或拍照上传。请各位同学务必保留专家签名的推荐书原件,以便录取入学后放入个人档案。 五、其他注意事项系统中不进行审核,复试安排待通知,请及时关注文学院(筹)网站相关通知,并请务必保证系统中填写的手机号和邮箱能第一时间联系到申请者本人,以免错过重要通知。1.申请人应提供真实、准确的材料。若申请人弄虚作假、违反招生规定、存在有违学术道德、专业伦理、诚实守信等方面的不当行为,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复试资格或录取资格或入学资格。2.其他注意事项及奖助政策详见“浙江大学关于2023年接收外校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安排的通知”。3.咨询方式:zgyywx@zju.edu.cn(郭老师),nzd@zju.edu.cn(倪老师)。 浙江大学文学院(筹)2022年8月26日专家推荐信.docx

  • 2022-07

    关于申请2022年浙江大学资助研究生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与交流项目的通知

       2022年校派项目申请工作正式启动,申报通知及具体要求请见:《关于申请2022年浙江大学资助研究生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与交流项目的通知》(http://www.grs.zju.edu.cn/2022/0721/c1335a2605288/page.psp)。                                                                                       教育教学办公室                                                                      2022.7.21

  • 2022-07

    浙大文学院(筹)秋季学期新生报到、老生注册通知

    各位老师、同学:秋季学期新生报到、老生注册通知已发,详见浙大研究生院网站通知:1.关于2022年秋季学期研究生新生报到注册的通知http://www.grs.zju.edu.cn/2022/0708/c1366a2602490/page.htm;2.关于2022年秋季学期研究生老生注册的通知http://www.grs.zju.edu.cn/2022/0708/c1366a2602515/page.htm。请知悉。                                                                            文学院教育教学办                                                                              2022.7.8

  • 2022-07

    2022-2023学年秋冬学期研究生课程网上选课日程安排

     各位同学:      关于2022-2023学年秋冬学期研究生课程网上选课日程安排的通知已 经挂在研究生院网站,请各位同学注意选课日程安排!                                                                                                                      教育教学办公室                                                                                                                          2022.7.6

  • 2022-07

    关于申报2022年“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学术新星培养计划”通知

    《关于申报2022年“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学术新星培养计划”通知》(链接:http://www.grs.zju.edu.cn/2022/0630/c1335a2600074/page.psp)已经发布在研究生院网站,也可见附件。请博士研究生关注,严格按照时间节点申报。                                                                                        教育教学办关于申报2022年“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学术新星培养计划”的通知.docx                                                   

  • 2022-06

    【第八届浙江大学研究生暑期学校】一苇南洋与世界汉学:第五届浙江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学术前沿论坛(有更新)

    第八届浙江大学研究生暑期学校一苇南洋与世界汉学:第五届浙江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学术前沿论坛Writing Nanyang and World Sinology: The 5th ZJU-NUS Forum of Chinese Studies’s Frontier一、项目简介为进一步推动全球中文学术的发展,加强东西方大学研究生之间跨学科、跨文化、跨语际的学术交流,培养多元文化视野的青年学人,浙江大学文学院拟于2022年7月25日-7月31日,在中国杭州举办“一苇南洋与世界汉学:第五届浙江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学术前沿论坛”。鉴于当前疫情发展形势,为持续推进与世界一流院校或科研机构开展实质性合作,加强浙江大学学子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浙江大学鼓励进一步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国际合作交流新模式,面向广大学生着力推进在地国际化。2022年浙江大学国际暑期学校调整为线上/线下交流模式,本次暑期课程由“十五场英文演讲(7月25-29日,早中晚各一场)+两天线上/线下会议(7月30-31日,两天)”构成:“十五场英文演讲”由海内外名校教授线上授课(英文)和指导点评学员论文(中英双语)两部分组成,学员为本校本科生、研究生和参加研究生论坛的海内外知名高校研究生,学员线上/线下参与,并且提交作业,以供专家点评。“两天线上/线下会议”,仅提供给海内外知名高校研究生报名参加,学员将提交论文参会,并由海外演讲嘉宾批改、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点评。(一)论坛总议题:一苇南洋与世界汉学的研究理论与实践方法分议题(供参考):1、华语文学的研究理论与批评实践2、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领域研究3、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领域研究4、文艺学、语言学及翻译等领域研究 (二)线上报到时间与平台:1、报到时间:2022年7月25日上午8-9点2、报到平台:浙江大学ZOOM平台(正式报名后,大会秘书建群并实时分享账号密码) (三)论文提交事宜为了及时将参会论文排版和整理,并交给演讲学者批阅,请于2022年7月20日之前将论文电子版发给大会负责人,电邮chsjj@zju.edu.cn。论文格式符合一般学术期刊标准即可。论文中、英文均可。 二、课程安排(按照主讲时间排序,演讲内容待定) 1.Prof. SONG Weijie 宋伟杰 (Department of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 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New Jersey, USA)https://asianlanguages.rutgers.edu/people/faculty-profiles/198-weijie-song2022年7月25日上午9:00-11:00 2.Prof. Tian Yuan Tan陳靝沅(Faculty of Orient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Oxford, UK)https://www.orinst.ox.ac.uk/people/tian-yuan-tan2022年7月25日下午3:00-5:00、7月26日下午3:00-5:00 3.Prof. Tan Chee Lay陈志锐(Department of Asian Languages & Cultures(NIE),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Singapore)https://dr.ntu.edu.sg/cris/rp/rp015122022年7月25日晚上7:00-9:00、7月27日晚上7:00-9:00 4.Prof. Xiaojue Wang 王晓珏(Department of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 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USA)https://asianlanguages.rutgers.edu/people/faculty-profiles/573-xiaojue-wang2022年7月26日上午9:00-11:00 5.Prof. HANG TU涂航(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https://profile.nus.edu.sg/fass/tuhang/2022年7月26日晚上7:00-9:00 6.Prof. Carlos Rojas罗鹏(Department of Asian & Middle Eastern Studies, Duke University, USA)https://scholars.duke.edu/person/c.rojas2022年7月27日上午9:00-11:00、7月28日上午9:00-11:00 7.Prof. Koh Khee Heong许齐雄(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https://profile.nus.edu.sg/fass/chskohkh/2022年7月27日下午2:00-4:00、2022年7月28日下午2:00-4:00 8.Prof. FAN PIK WAH潘碧华(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i Malaya, Malaysia)https://umexpert.um.edu.my/fanpw2022年7月28日晚上7:00-9:00 9.Prof. SU JUI-LUNG苏瑞隆(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https://profile.nus.edu.sg/fass/chssujl/2022年7月29日上午9:00-11:00、7月29日下午2:00-4:0010.Prof. Wai-yee Li李慧仪(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 Harvard University, USA)https://ealc.fas.harvard.edu/people/wai-yee-li2022年7月29日晚上7:00-9:00  三、在线课程设置以及学习设备要求1.课程设置课程将以同步直播视频会议的形式进行。学员将完成个人课程作业(计为线下学习时间),并参与线上讨论。本项目将通过ZOOM平台开展视频会议与课程。2.学习设备要求学员应有无线网络Wi-Fi和在线视频会议的设备,提前下载并熟悉ZOOM平台的使用。四、项目其他说明以及联系人1.本次活动为学院交流项目,学生参加线上交流学习(学时数需不少于48学时,其中线上教学时间不少于24学时),可获得第四课堂和国际化模块学分,不收取任何费用。所有报名学生必须通过院里的审核,学员要严守纪律。2.联系人:项目负责人:金进老师浙江大学海外华人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邮箱:chsjj@zju.edu.cn电话:15858235887本科生联系人:秦佳慧老师邮箱:zlzxqjh@zju.edu.cn电话:0571-88273192研究生联系人:林卓清老师、王淑雯老师邮箱:zqlin@zju.edu.cn、zdzwx1@zju.edu.cn电话:0571-87076098、88273320 五、报名申请疫情防控期间,纸质申请表暂缓递交,请按以下要求完成申请审批流程:本科生:1.进入“教学管理信息服务平台”zdbk.zju.edu.cn(使用新版的火狐、谷歌浏览器)2.点击申请报名,选择符合条件的项目进行申请,点击交流项目申请,项目代码:20211372,项目名称:(文学院)第五届浙江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学术前沿论坛3.在线填写相关内容并提交,等待审核研究生:项目参与的同学须在参加线上项目至少15个工作日前登陆“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填写“因公出国(境)申请”,出访任务选择“线上交流项目”-“项目名称”,出访期限填写项目起止时间,出访国家(地区)填写项目合作高校所在的国家(地区),“经费来源”国际旅费一栏填写“其他”,“其他在外费用”一栏填写“研究生院资助”,经费卡号请联系院系负责老师确认,“国境外邀请人”相关信息填写合作单位相关信息,“邀请信”上传项目日程安排表,详细流程见《浙江大学研究生因公出国或赴港澳台申请手续办理流程》,由导师、学院(系)研究生科、学院(系)党政签署意见,学院(系)网上审核通过后,原件一份交学院(系),一份自己留存。六、回校办结  本科生:项目结束后,需在“教学管理信息服务平台”点击“填写往返时间”、“上传回校材料”办理回校手续,并可申请国际化认定。研究生:项目结束后,参与项目的同学在项目结束2周内须登陆“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在“因公出国(境)-回国(境)资料”中填写回国(境)资料,出国境、回国境时间、实际返校时间填写项目起止时间;须在系统中提交线上项目总结材料,包括文字总结(字数不少于1000字)和项目参与期间的照片2-3张。学院(系)审核通过视作认定为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  注:本项目对文学院同学开放申请,欢迎各专业同学积极报名,特别是目前尚未获得第四课堂学分和国际化模块学分的同学(系统申请时请说明国际化模块学分缺失情况)。请于6月底前完成报名。  浙江大学文学院(筹)2022年6月23日

  • 2022-06

    关于做好浙江大学第八届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申报评选工作的通知

    为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育人功能,增强学生科学研究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科学研究水平,浙江大学第八届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申报工作已启动,具体事项如下。一、评奖学科范围本次评奖的学科范围包括:(1)人文学科;(2)社会科学学科;(3)交叉学科。二、奖项设置和名额奖项分本科生优秀成果奖和研究生优秀成果奖,各设立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本次评选设立的奖项总数不超过30项,实际奖励名额根据申报数量及质量情况予以确定。三、奖励标准(一)本科生奖励标准特等奖,奖金8000元或资助参加一次国际交流(金额不超过12000 元)。一等奖,奖金5000元或资助参加一次国际交流(金额不超过8000元)。二等奖,奖金3000元或资助参加一次国际交流(金额不超过5000 元)。(二)   研究生奖励标准特等奖,奖金12000元或资助参加一次国际交流(金额不超过17000元)。一等奖,奖金8000元或资助参加一次国际交流(金额不超过12000元)。二等奖,奖金5000元或资助参加一次国际交流(金额不超过8000元)。(三)对于已获得其他校级奖励的研究成果,如同时获得学生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在发放本奖励奖金时,扣除其他校级奖励已发放的奖金部分。四、申报要求(一)申报者资格申报者为我校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可以是在读学生,也可以是已毕业离校的学生。每人限申报一项。(二)申报成果资格1. 浙江大学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每年评选一次。本次评选参评成果为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完成的研究成果。参评成果须为我校学生在校期间完成的且第一所在单位信息为浙江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或文理交叉的跨学科研究成果。2. 研究生须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本科生须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或通讯作者。通讯作者仅适用于外文期刊。3. 校内学生合作完成的成果,应以第一作者为申报者,成果不可重复申报。4. 参评的研究成果应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无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等行为。(三)申报成果范围参评的研究成果包括已公开或尚未公开发表、出版的学术论文、著作(含章节)、研究报告等。尚未公开发表、出版的研究成果须由3名校内外教授联名推荐。其中:学位(毕业)论文须通过答辩并提供答辩专家组意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还须提供最终成绩证明。研究报告如有相关部门采纳应用证明则无需3名校内外教授联名推荐。鼓励学生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公益实践活动等产生的研究成果申报本奖项。下列成果的申请不予受理:(1)教材和教辅材料(2)文学艺术类作品五、申报办法浙江大学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申报方式分文科学院(系)学生和非文科学院(系)学生两种类别分别进行,文科学院(系)学生到本学院科研科申报;非文科学院(系)学生到社会科学研究院申报。六、评审程序评审工作分为初审、通讯评审和会议评审。初审:文科学院(系)对本学院(系)学生的研究成果组织初审,提出通过初审名单并公示;社科院对非文科学院(系)学生的研究成果组织初审,提出通过初审名单并公示;公示期不少于3个工作日。通讯评审:文科学院(系)将成果送社科院进行通讯评审。会议评审:依据通讯评审结果,由社科院组织专家开展会议评审,并确定最终获奖成果并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七、申报材料与工作时间2022年9月30日前,申报者在线填写申报系统“浙江大学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科研成果奖评选”(申报网址:http://10.202.18.86:8180/redir.php?catalog_id=103573),保存后将自动生成《浙江大学第八届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申报评审表》。打印纸质材料申报评审表(A4纸双面打印,样表见附件2)和成果原件各一份,将材料交到学院416人事科研办公室。2022年10月21日前,各学院(系)根据实际报送的纸质材料,在申报系统中完成对申请者资格、成果资格、评审材料及申报手续等情况的审查,并完成初审推荐及公示工作。并将《浙江大学第八届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申报汇总表》(样表见附件3)电子版及纸质版、通过初审的申报材料送社科院进行通讯评审。2022年11月30日前,社科院完成通讯评审、会议评审工作。2022年12月15日前,最终获奖名单公布、公示。2022年12月30日前,召开学术成果交流会并颁奖。申报人在申报过程中如遇到疑问,可仔细阅读《申报常见问答》(附件4),亦可根据《报奖联系方式》(附件5)进行咨询。文学院(筹)人事科研办公室2022年6月13日附件:附件1:《浙江大学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办法》(浙大发社科〔2017〕4号).pdf附件2:浙江大学第八届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科研成果奖申报评审表(样表,申报系统将自动生成).doc附件3:浙江大学第八届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申报汇总表(样表,申报系统将自动生成).xls附件4:申报常见问答.docx附件5:报奖联系方式.xlsx

  • 2022-05

    浙江大学文学院(筹)2022年全国优秀大学生云夏令营活动简章

    浙江大学文学院(筹)2022年全国优秀大学生云夏令营活动简章浙江大学文学院(筹)秉承“文以化人,学通古今”的理念,以“博雅”育人计划为导向,着力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全面建设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文学院下设6个研究所和马一浮书院,现有专任教师64人,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汉语史研究中心、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等重要平台。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入选浙江大学一流骨干基础学科计划,并进入学校拟建一流学科行列,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定为“A”,综合实力居于全国领先地位。为加深广大优秀学子对我院的认识,吸引更多优秀学生来我院进一步深造,学院特举办2022年全国优秀大学生云夏令营,给优秀学子提供深入了解文学院学科特色及学术资源的平台。一、夏令营概况本次夏令营将邀请学院各研究所的优秀教师,建立专用钉钉群,以线上方式和同学们进行交流,以便大家增进对文学院的了解,同时选拔优秀营员。拟面向全国院校(包括本校)招收营员(招收计划视实际情况而定),活动内容包括学院介绍、学科介绍、名师讲座、师生交流等。文学院夏令营营员接收情况详见下表:二级学科是否招收夏令营营员文艺学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汉语言文字学是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经学否欢迎优秀的你积极报名参加!二、申请条件1.全国高校2023届优秀本科毕业生(2023年夏季毕业),预期可获得教育部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2. 具有浓厚的专业兴趣,具备良好的学术研究潜质,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工作;3.综合素质突出,学习成绩优异,本科前三年(或前5学期)总评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前30%(本校学生参照往年学校推免成绩排名要求);4.直博生申请人的英语要求 CET6 ≥ 460 分(2018年9月1日以后的成绩有效),或托福≥ 80 分,或雅思≥ 5.5 分(托福、雅思有效期参照证书的有效期,其中托福“home-edition”和雅思“indicator”的成绩不予认可);5. 诚实守信、身心健康,在校期间无违纪行为、未受过处分。三、申请方式2022年6月20日17:00前,请申请者登录浙江大学研究生院招生网2022年浙江大学夏令营网报入口进行网上报名,链接地址:http://grs.zju.edu.cn/ssszs/nocontrol/student_login/student_login.htm 1. 进入上面网址后,下拉框中选择“夏令营申请系统”,弹出页面中选择登录(首次登录需先点击注册按钮,注册帐号),登录成功后按系统要求填写信息,先上传成绩单后提交,生成《浙江大学2022年夏令营申请表》(不上传成绩单无法提交并生成申请表),下载并打印申请表。2. 请将以下材料扫描后按顺序合并成一个PDF文档上传到报名系统中上传成绩单的位置,覆盖原有已上传的成绩单(请注意下载检查确保覆盖成功):(1)《浙江大学2022年夏令营申请表》(学生本人签字);(2)个人身份证(正反面);(3)本科成绩单(须加盖学校教务处或院系公章);(4)总评成绩排名证明(应包含所学专业同年级人数,须加盖学校教务处或院系公章);(5)外语水平证明材料:CET-4、CET-6、雅思、托福、专业外语成绩等;(6)有关获奖证书和学术科研成果,如发表论文、出版物或其他原创性工作的复印件。直博生申请人需提交体现自身学术水平的代表性学术论文1篇(需与意向专业领域一致);(7)个人陈述1份(格式不限),含对申请学科专业的认识、拟定研究计划,3000 字左右;以上所有材料均应真实有效,若发现申请人有弄虚作假行为,取消其申请资格并通报申请人所在本科院校。四、审核与录取由我院根据申请者提交的电子材料组织综合评审,择优录取。2022年7月2日前在申请系统中公布结果(系统中审核结果显示为“同意参加”),未显示“同意参加”的皆为未入选者,不再另行通知。被录取同学需在2022年7月3日前确认是否参加,逾期未确认视为放弃资格。五、夏令营初步安排 日期具体时间内容形式7月6日待定开营仪式钉钉夏令营营群7月6日-7月9日待定学科介绍、名师讲座、师生交流等钉钉夏令营学科群 以上活动时间、内容等是初步信息,具体根据实际工作安排作调整,请及时关注钉钉群信息。六、其他咨询联系:林老师,0571-87076098,jyjxb@zju.edu.cn浙江大学文学院网站:http://www.lit.zju.edu.cn/学院导师介绍:http://www.lit.zju.edu.cn/jgml/list.htm研究生院招生处网站:http://www.grs.zju.edu.cn/yjszs/main.htm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未尽事项参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由文学院负责解释。                            浙江大学文学院(筹)                            2022年5月31日 

  • 2022-05

    关于公布文学院(筹)第十七期学生资助对象教育实践项目(NSEP)结题评审结果的通知

    各位相关同学好:经过通讯评审,文学院(筹)第十七期院级NSEP结题评审结果公示如下公示期为2022年5月30日-2022年6月1日如对于结果有其他疑问,请邮件咨询文学院(筹)NSEP工作小组rwtw@zju.edu.cn浙江大学文学院(筹)2022.5.30

  • 2022-04

    文学院(筹)、历史学院(筹)、哲学学院(筹)2022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文学院(筹)、历史学院(筹)、哲学学院(筹)2022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文学院(筹)、历史学院(筹)、哲学学院(筹)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基本结束。经过初试、复试综合考核,拟录取名单已上报学校招生领导小组批准。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现将文学院(筹)、历史学院(筹)、哲学学院(筹)2022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予以公示(见附件)。由于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名单已单独公示,故本次公示名单中不含推免生。公示期为十个工作日。  若对公示名单有异议,请于公示期内与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处(0571-87951349,)或纪委监察处(0571-88981500)联系。                                                                                                                                        浙江大学文学院(筹)                                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筹)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筹)                          2022年4月18日附件: 文学院(筹)、历史学院(筹)、哲学学院(筹)2022年统考硕士公示名单硕士拟录取.pdf

  • 2022-04

    浙江大学文学院 (筹)2022年港澳台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

    浙江大学文学院 (筹)2022年港澳台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根据教育部和学校相关工作安排,2022年面向港澳台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为学院综合考核。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审议通过,文学院(筹)面向港澳台地区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安排如下:一、综合考核方式及内容综合考核主要考查考生思想品德、知识背景、思维逻辑、创新能力、对本学科前沿领域掌握程度,并对考生外国语运用能力进行测试。采用笔试+面试的形式,笔试和面试均采用线上复试方式进行,采用“双机位”模式。1.笔试:考试形式为在线笔试,每门科目考试时间均1小时,满分均为150分。报考专业考试科目1考试科目2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语言学理论现代汉语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古代汉语2.面试:自述(4分钟),内容包括个人简况、学习与学术研究经历、论文情况、学术论文代表作、研究计划书等;英语问答环节(10分钟);学科综合知识问答环节(16分钟)。每位考生的面试时间不少于30分钟。二、考核时间学  科(专业)专业联系人和邮箱笔试时间钉钉面试时间钉钉测试时间中国现当代文学陈老师,邮箱:ducyj@163.com4月17日上午8;00-10:004月17日上午10:30开始4月16日下午15:00开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池老师,邮箱:chhch@zju.edu.cn4月19日上午8;00-10:004月19日下午14:00开始 4月17日上午10:00开始中国古典文献学王老师,邮箱:wangsamuel@zju.edu.cn4月20日上午8:30-10:304月20日上午10:50开始4月19日上午10:30开始   注1:题目本身不用抄写到答卷上。注2:每张答卷上要写清楚考生姓名及报考专业。注3:笔试结束,拍摄答卷并上传。上传的答卷图像要清晰。 注4:休息期间不得关闭监考摄像头。三、复试形式和要求鉴于最新疫情防控形势,原则上采用双机位网络远程复试方式。网络远程复试主要采用钉钉(DingTalk)双机位视频形式,具体要求详见《浙江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视频复试考生须知》。(http://www.grs.zju.edu.cn/yjszs/2022/0316/c28479a2507123/page.htm)请各位考生认真阅读,提前安装调试钉钉平台,做好复试准备。四、资格审查2022年4月16日16:00前考生须按照要求在钉钉上提交以下资格审查材料原件的扫描件或照片:1.港澳地区考生提供①香港或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和②《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台湾地区考生提供①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和②《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2.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需提供学士学位证书或同等学历文凭原件的扫描件或照片(应届毕业生可于录取前补交)。3.应届毕业生预计毕业时间证明原件的扫描件或照片。4.已获学历、学位证书的考生须提交学历认证报告(教育部学历和学籍在线验证网址:http://www.chsi.com.cn/xlcx/rhsq.jsp,如无法在线验证,请申请纸质认证报告:http://www.chsi.com.cn/xlrz/),其中国(境)外获得学历、学位证书报考的考生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网上服务大厅:http://zwfw.cscse.edu.cn/) 5.附件1:两名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副教授及以上或相当职称的学者书面推荐材料。6.其他材料清单:(1)本科课程学习成绩单;(2)个人科研成果;(3)外语能力证书;(4)毕业论文(或初稿)(5)个人简介(不超过2页A4大小的PDF格式文档)(6)通过钉钉在线签署知情承诺书;(7)附件2:浙江大学文学院(筹)港澳台考生个人简历信息表。资格审查未通过的考生将取消复试资格。 五、体检考生被文学院(筹)拟录取后,须在浙江大学校医院或二甲及以上医院进行体检,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等文件执行,并将体检表于5月20日前寄到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筹)教育教学办公室(请采用顺丰或EMS邮寄)。如有特殊情况的考生,须及时与高老师联系。联系人:高老师, 联系电话:0571-88273199; 邮寄地址: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成均苑4幢412 室(邮编:310058)。 六、录取根据考生的报名材料、综合考核情况、体检结果等,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综合审查后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录取标准原则上与内地(祖国大陆)考生相同。1.任一门笔试科目成绩低于90分者,不予录取。2.面试成绩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3.思想品德包括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4.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浙江大学文学院(筹)                   2022年4月15日附件2浙江大学文学院.pdf浙江大学文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pdf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211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5/16 跳转到 
  •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均苑4幢 联系电话:0571-88273103

  • 浙江大学文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寸草心科技 管理登录 您是第 1000 位访问者

官方微信

友情链接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 研究生院 本科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