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
浙江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 选拔机制实施细则
根据教育部和浙江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相关管理规定精神,结合学院各学科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一、组织机构学院成立由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纪委书记、部分学科负责人等人员组成的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具体工作。组 长:冯国栋、李铭霞副组长:何诗海、真大成、郑英蓓成 员:王胜群、王诚、池昌海、苏宏斌、陈力君、咸晓婷、贾海生(按姓氏笔画排序)申诉与咨询联系人: 倪老师联系电话:0571-87076098联系邮箱:nzd@zju.edu.cn学院按招生学科设置博士生招生委员会,由5名及以上具有本校博士生招生资格的导师和1名研究生德育导师组成,成员人数应为单数,设主任1名。博士生招生委员会实行集体决策和主任负责制,负责组织学科报考考生的材料审核和综合考核。二、资格审查由学院招生工作管理人员统一组织考生报考资格审查工作,进行材料初审,考生报考条件及递交材料要求详见文学院本年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学院招生工作管理人员将资格审查及初审通过者的报考材料提交学科材料审核专家进行材料审核。资格审查和材料初审不通过者,不予进入下一阶段考核。三、材料审核各学科博士生招生委员会组织材料审核专家组,就考生的课程成绩、硕士学位论文、外语水平、学术水平、研究计划和专家推荐意见等方面对考生做出综合评价。博士生招生委员会根据考生的材料审核综合评价结果、实际生源质量情况和招生计划,确定进入综合考核的考生名单,主任签名确认后报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审核通过后名单予以公布。四、综合考核综合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对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包含专业基础知识、创新能力、科研潜力、学术志趣、科学素养等)考核以及体格检查等。(一)报考资格复查学院在综合考核前对参加综合考核的考生组织报考资格复查,每位考生携带核查材料原件和一份材料复印件参加报考资格复查,复查通过的考生方可参加综合考核。具体复查内容如下:1.考生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2.学历学位证明原件。(1)往届生审查前置毕业证书及电子注册备案表、前置学位证书以及电子认证报告。国(境)外获得的学位,须审核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学位认证报告。(2)应届毕业生审查在线学籍证明及应届毕业生资格保证书。(3)已在读博士生审查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3.根据届时复试通知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二)考核时间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直博生)考核时间为每年9月中下旬;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博连读生)考核时间为每年11-12月(春季入学)和4-5月(秋季入学),请在报名后关注学院相关招生方向的考核通知;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普博生)考核时间为报名次年1月左右,具体时间将于材料审核结果公布后另行通知。(三)考核形式1. 直博生考核形式以当年学院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为准。2. 硕博连读生考核形式为综合面试。3. 普博生考核形式为综合复试,包含笔试和面试。(四)考核内容及方式1. 直博生考核内容及方式以当年学院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为准。2. 硕博连读生由学院各招生学科组织成立复试考核工作小组,对考生进行综合考核与评价。学术创新能力考核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创新能力、科研潜力、学术志趣、科学素养等方面;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包括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专业伦理、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每位考生面试时间不少于30分钟。3. 普博生由学院各招生学科组织成立复试考核工作小组,对考生进行综合考核与评价。综合考核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学术水平、学术创新能力、外语水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查。学术创新能力考核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创新能力、科研潜力、学术志趣、科学素养等方面;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包括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专业伦理、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每位考生面试时间不少于30分钟,笔试时间不超过2小时。(五)综合成绩核算1. 直博生综合成绩核算以当年学院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为准。2. 硕博连读生面试成绩即为综合成绩,满分100分,低于60分不予录取。3. 普博生综合成绩=笔试成绩*40%+面试成绩*60%。思想政治素质和德育考核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综合成绩低于60分不予录取,笔试成绩或面试成绩低于60分不予录取。五、体检拟录取考生须按照教育部相关体检文件要求,自行到浙江大学校医院或当地二甲及以上医院体检,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体检项目一般应包含:内科、外科、五官科、眼科、身高体重、血压、血液检查(肝肾功能)、胸片等。拟录取考生请于入学当年5月10日前将体检表寄送到我院(请使用顺丰快递)。体检时间距寄送时间应不超过三个月。邮寄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均苑4幢418教育教学办公室邮编:310058收件人:倪老师联系电话:0571-87076098六、拟录取学院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录取工作,录取完成后进行公示并报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一)具体录取条件如下。 1.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合格,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学院综合考核合格,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具体参见“四、综合考核”相关要求)。3.学院根据考生综合测评情况和招生计划择优录取。4.体检合格,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5.“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等国家专项计划考生除满足以上1-4条件外,由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相应专项计划招生工作要求和招生人数进行综合测评,择优录取。(二)拟录取名单确定与公示学院博士生招生委员会根据招生计划安排、材料审核情况、综合考核结果、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博士生拟录取名单;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对拟录取名单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在学院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10个工作日,未经公示的拟录取结果无效。考生的各项考试、考核成绩仅对当年招生有效,未参加当年规定时间招生考核的考生不得录取。七、调档政审学院党委负责向拟录取考生所在单位函调人事档案和本人现实表现等材料(须加盖考生人事档案所在单位的组织人事、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印章),全面审查其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不合格者取消拟录取资格。定向就业的考生应当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考生因报考博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八、其他1.所有考生的申请报考材料一概不予以退还。2.申请人须如实提供申请材料,一经发现有造假行为,立即取消申请或学习资格。3.所有申请者的录取资格只在当年有效,不保留入学资格。 本实施细则由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未尽事宜参照学校相关文件执行。
2023-10
浙江大学文学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浙江大学文学院秉承“文以化人,学通古今”的育人理念,以“博雅”育人为导向,着力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全面建设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学院现设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及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交叉学科经学博士点。拥有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典文献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汉语史研究中心、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等重要平台,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处于全国中文学科第一方阵。一、招生方式、选拔机制文学院通过直接攻博、硕博连读和普通招考三种方式,按照“申请-考核”招生选拔机制招收2024年博士研究生。不招收非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二、招生专业和学制2024年,文学院计划在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经学招收全日制非定向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除国家专项计划外,原则上不招收定向学术学位博士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直博生)学制5年;硕博连读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博连读生)学制是硕士阶段与博士阶段合计5年;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普博生)学制4年。三、申请条件申请者除须符合国家和《浙江大学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要求外,还需满足下列条件: (一)外语水平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成绩有效期5年,2019年6月及以后获得方为有效):1.全国大学英语六级成绩总分460分及以上。2.英语专业八级成绩合格。3.WSK(PETS 5)达到合格标准。4.雅思(学术类)5.5及以上(不认可以家考方式获得的成绩,有效期参考证书的有效期)。5.新托福80及以上(不认可以家考方式获得的成绩,有效期参考证书的有效期)。6.报考小语种的考生具体要求如下:(1)日语:通过日语专业四级考试或全国大学日语六级(CJT6)或日语能力测试(JLPT)N2及以上;(2)德语:通过德语专业四级考试或全国大学德语六级(CGT6)或取得歌德学院 B2证书(Goethe-Zertifikat B2)及以上或德福考试(TestDaF)3级(TDN3)以上证书或 DSH考试证书;(3)法语:通过法语专业四级考试或 DELF考试 B1及以上;(4)俄语:通过俄语专业四级考试或全国大学俄语六级(CRT6)或俄罗斯联邦对外俄语等级考试ТРКИ的 B1及以上。7.硕博连读考生已获得本校研究生英语课程学分。8.“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下简称少民骨干)“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定向培养研究生计划”(以下简称对口支援) “援疆博士师资计划”(以下简称援疆师资)等国家专项计划在职定向考生:新大学英语六级426及以上或旧大学英语六级合格及以上或英语专业八级合格或WSK(PETS 5)合格。(二)学业水平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直接攻博:应为已获得2024年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2.硕博连读: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成绩优秀,且具有较强创新精神、科研能力和学术志趣的本校在学硕士研究生,可申请硕博连读。3.普通招考:已获国家承认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以及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的硕士学位)可申请普博生。同时,参加普通招考的申请人应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并尽可能提供相应的科研成果证明材料,如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出版物等;(三)有至少两名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四)现已在读的博士研究生申请者,报名前须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名截止日前须提交所在培养单位“同意申请”的证明,并于2024年6月30日前递交离校证明,否则录取资格无效。(五)持境外获得的学位证书申请者,报名时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其中应届毕业生最迟在入学前提交,否则录取资格无效)。(六)现役军人的报考要求及办法按照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有关规定执行。(七)少民骨干、对口支援、援疆师资等教育部各类专项计划申请者除满足以上条件外,还须符合教育部相应专项计划的报考要求,相关部门审核通过者方可申请。 【特别提醒】申请者在申请前应确认本人是否符合申请条件,不符合申请条件者将不予录取;在学期间或毕业后如发现申请材料、前置学历学位等弄虚作假,相关后果由申请者本人承担。四、报名和材料提交(一)直博生学校于2023年8月10日开通外校或本校跨院系推免生报名系统,申请截止时间及步骤详见《浙江大学关于2024年接收外校推荐免试研究生系统开放的通知》;获得2024年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本校或外校申请者按照教育部及我院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填写报考志愿,并完成系统相应各环节程序。报名阶段只须填报学院、专业、方向,不选择报考导师。申请与考核等工作与2023年9月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同时进行。复试综合考核工作于2023年9月28日前完成。(二)硕博连读生1.申请时间硕博连读博士生申请者,需按通知要求登录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报名系统填写网上报名申请,书面材料须同时递送至文学院教学办公室。网上报名申请时间详见《浙江大学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简章》(2023年10月15日,开通2024年春季入学硕博连读生申请报名系统;2024年4月20日,开通2024年秋季入学硕博连读生申请报名系统),具体申请程序参见学校及学院研究生招生网的相关通知。少民骨干在校硕士生只能申请秋季入学,与普通招考的少民骨干学生统一考核录取。2.考生需在线和纸质提交以下材料(所有纸质材料递交后不再退还):(1)《浙江大学在校研究生硕博连读申请表》(见附件);(2)至少两名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职称的专家)推荐信(全文手写),专家亲笔签名并密封(封口必须有专家签名),模板见附件;(3)硕士期间成绩单;(4)外语水平证明材料;(5)研究成果清单(见附件),同时需提供相应证明材料。(6)一份3000字左右拟攻读博士学位的计划书。3.初审通过公布时间和方式截止申请后约 1周,通过邮件、短信或电话通知初审通过考生。4.复试综合考核时间春季复试综合考核时间预计为 2023年 11月下旬,秋季复试综合考核时间预计为 2024年 5月上旬。具体以学院通知为准。(三)普博生普通招考博士生申请需登录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报名阶段只须填报学院(系)、专业、方向,不选择报考导师。1. 网上报名时间2023年10月15日开通报名系统,所有全日制非定向博士学位申请者,以及教育部少民骨干、对口支援、援疆师资、强军计划等专项计划(最终以教育部下达计划为准)申请者都须在该时间段报名,逾期将不予受理。具体报名时间和流程参见《浙江大学2024年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招生第一次报名通知》(预计2023年10月15日网上发布)。2. 递交材料要求已在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报名系统完成报名的考生,须根据以下要求同时提交电子版材料和纸质版材料。在线提交以下电子版材料至报名网站(注意:除(10)以外需按以下顺序整合于一份pdf中,首页附清单和页码,命名方式:姓名+硕士院校;材料(10)单独1个pdf文件,命名方式:姓名+硕士论文;两份pdf请放在一个文件夹中并将此文件夹压缩后,上传于网上报名系统,文件夹和压缩包命名方式:报考专业+姓名+硕士院校):(1)普博生招生信息登记表打印并签字(有两处签名)后再扫描(见附件);(2)一份包括学习以及学术研究的简要经历(不超过3页A4);(3)本人身份证原件扫描件(正反面在同一页上)(4)外语水平证明扫描件(请勿提供不符合时间要求的外语水平证明;没有符合招生简章要求的外语水平证明材料的,请勿报名);(5)学术论文代表作(不限是否发表,若已发表请附已发表论文全文及检索证明,若已录用请附已录用论文的全文及正式录用函等),参与课题的证明,各类获奖证书;(6)攻读博士学位以前在高等院校各阶段(本科及硕士)的学习成绩单(须就读单位盖章);(7)一份3000字左右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计划;(8)前置学位相关材料(往届生)及在读证明相关材料(应届生)往届生提供:前置学位证书电子认证报告(下载网址:https://www.chsi.com.cn/xwcx/index.jsp),前置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下载网址:https://www.chsi.com.cn/xlcx/index.jsp)应届生提供:培养单位出具的在读证明(需盖章)。(9)至少两名报考相关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职称的专家)本人撰写的推荐信(全文手写、落款签名)。(导师可本人直接寄送,国外导师若寄送来不及可导师本人签名后扫描件直接邮件发送至nzd@zju.edu.cn)。(10)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往届生)或经硕士导师签字认可的论文摘要和目录(应届生);(11)在国(境)外院校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报名时须提交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扫描件。(12)报考少民骨干的考生,提交考生所在省(市、区)教育厅民族教育处签字盖章的“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登记表”。(13)对口支援的考生,提交由考生所在人事部门盖章的同意报考的证明。(14)在读博士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名时提交博士研究生培养学校同意报考证明(见附件)。 纸质版材料提交同上1-14,其中1、6、8的在读证明、9、12、13、14请提供原件,所有材料请勿装订,可以按份夹起来分开,寄送截止日期为2023年11月22日(逾期不予受理,为防止材料丢失,只接受顺丰快递寄送),以寄出的时间或邮件发送时间为准。(所有纸质材料递交后不再退还) 注意事项:未按规定完成网上报名和材料寄送、电子版和纸质版申请材料有不全的,本次申请无效,已经缴纳的报名费不予退还。根据情况,学院可随时要求申请者提供申请材料原件或额外补充证明材料,以供查验。若发现材料造假者,即使已被录取,也将立即取消其录取资格,造成的后果与责任自负。 五、材料审核和综合考核学院按招生专业(方向)设置博士生招生委员会,负责相关材料评审与综合考核事宜。具体请见《浙江大学文学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招生选拔机制实施细则》。本招生简章各项要求未尽事宜,参照《浙江大学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执行。直博生材料审核结果公布和综合考核时间为2023年9月中下旬;硕博连读生考核安排请关注学院相关招生方向通知;普博招考生材料审核结果于2023年12月下旬左右,在学院招生网公布进入综合考核考生名单;综合考核时间将于材料审核后另行通知。具体时间均以正式通知为准。请各位考生务必确保通讯畅通,以免错过通知。 六、学费全日制博士生学费:1万元/生/年。 七、其他咨询联系方式:倪老师,0571-87076098,nzd@zju.edu.cn纸质材料寄送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成均苑4幢418室,倪老师,0571-87076098。(请用顺丰快递,寄送截止日期2023年11月22日,逾期不予受理)博士培养相关文件请参考以下链接:(1)浙江大学奖助学金具体规定及注意事项(网址:http://www.grs.zju.edu.cn/yjsjxj/list.htm)。(2)培养方案(往年可供参考)(网址:http://grs.zju.edu.cn/py/common/pyfagl.htm)(3)学位授予标准(网址:http://fah.zju.edu.cn/2021/1209/c38146a2449934/page.psp)附件1.文学院普博生招生信息登记表.docx附件2.硕转博连读申请表.docx附件3.专家推荐书.docx附件4.科研成果清单.doc附件5.附件在读博士同意报考证明.docx浙江大学文学院
2023-10
防诈提醒
近期,根据公安部门电信诈骗预警,特整理校园常见典型诈骗案例,请广大师生提高警惕,谨防受骗。1.向师生发送伪造的含有个人私密图片的短信、邮件或者链接,进行敲诈勒索。2.通过盗取社交软件账号或伪造头像、昵称,冒充领导、导师通过关心下属工作、询问近期学习生活情况,降低受害人戒备心,以转账等借口进行诈骗。3.盗用校内账号冒充校方或学院领导名义向师生电子邮箱内发送“钓鱼邮件、诈骗邮件”,主要内容如“以教育部、财务处名义引诱扫码”“以科技部项目征集为由索要账号密码”“以学校工作规划等为由要求点击或回复邮件”“借更新、升级、安全等为由让用户点击邮件内伪装链接”“向用户索取帐号名和口令”“恐吓已获取邮箱密码或其他相关信息要求转账”等,其主要特征是利用伪装的电子邮件(如设置具有迷惑性的姓名、使用冒名帐号隐藏真实发信人等),诱骗收件人回复信息,欺骗盗取收件人的帐号、口令及其他信息并要求转账。 防骗提醒:1.收到来路不明的照片、视频或链接,切勿点击。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2.收到自称领导、导师的微信、QQ消息要求借款时,务必通过电话等方式核实求证。3.提高信息安全意识,不要回复或点击来历不明的邮件。切记:一切点击链接、扫码、回复后要求提供“身份证号”、“转账(付款)”、“邮箱账号和密码”的邮件均为钓鱼诈骗邮件。如收到不明邮件时请及时删除并将相关信息转发至学校信息技术中心:mail_team@zju.edu.cn,或电话联系87951669(24小时咨询服务电话)。4.不要轻易填写银行卡号、验证码、密码等个人信息。切勿轻易向陌生银行账户、微信、支付宝账户或对方提供的二维码等转账汇款。5.如不慎被骗,及时保留转账凭证、聊天记录等,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或拨打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用号码96110。 安全保卫处2023年10月10日
2023-10
关于召开文学院财经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动员部署暨专题警示教育大会的通知
各位老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整改整治工作要求,对标新时代财会监督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经秩序、健全监督机制。经学院研究,定于2023年10月10日(星期二)召开文学院财经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动员部署会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会议时间2023年10月10日(星期二)11:00-12:00二、会议地点成均苑4幢文学院107会议室三、会议议程1. 冯国栋院长动员讲话2. 观看学习学校财经领域专项整治行动业务培训视频四、参加人员全体教师五、其他事项会议重要,请参会人员安排好工作,准时到会,遵守会场纪律。浙江大学文学院2023年10月9日
2023-09
2023-2024学年秋冬学期教师开放日
2023-09
文学院2024年推荐免试研究生招生复试通知
各位报考文学院的外校及外院考生: 2024年文学院推荐免试研究生招生复试将于2023年9月23-25日期间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均苑4幢文学院举行,进入复试的同学已电话通知,请注意保持后续联系畅通。具体安排如下:一、资格查验所有考生要求在复试前完成资格查验,请提前10分钟到达复试地点进行相关材料核查及相关资料提交,具体材料如下:(1)身份证:查验原件,上交一份复印件。(2)成绩排名证明材料(需有学院盖章,并需包含排名总人数):查验原件,上交一份复印件。(3)获得所在学校推免资格证明材料(需有学院盖章。若还在公示期可写明正在公示期,拟获得推免资格,并附公示网页截图):上交原件。(4)英语成绩证明:查验原件,上交一份复印件。(5)提交个人签名的《研究生考生诚信复试承诺书》原件一份。(详见附件) 二、各学科具体复试安排 二级学科笔试面试地点文艺学9月24日上午9:00-11:009月24日下午13:00成均苑4幢1005室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9月25日上午9:00-11:009月25日下午14:00成均苑4幢1113室汉语言文字学9月25日上午8:00 - 9:309月25日上午10:00 - 11:30,下午13:30(会通知分组)成均苑4幢900室中国古典文献学9月25日上午8:45-9:459月25日上午10:00成均苑4幢1213室中国古代文学9月23日下午15:309月23日上午8:30成均苑4幢1003室中国现当代文学9月25日上午8:00-9:009月25日上午笔试结束成均苑4幢903室 【注意】请确保提前10分钟到达复试场地,以便完成材料核验递交。 三、其他1.若有学科单独要求的材料请根据各学科通知要求递交,有其他个人科研等能力证明的资料也可在面试时自行递交。2.紫金港校区非常大,请各位同学合理安排好时间,以确保准时参加复试。3.学院会为考生统一办理进校手续,届时请学生本人凭身份证入校。此外,校外私家车无法进校,出租车及网约车可以进校。4.杭州正值亚运会,对所有外地车辆限行,浙A拍照车辆单双号限行,故请合理安排好出行方式。5.请校外考生在路途中注意安全。 工作日咨询电话:0571-87076098,nzd@zju.edu.cn。 附件1.研究生考生诚信复试承诺书.docx附图1.成均苑4幢地图
2023-09
浙江大学文学院关于2024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
按照教育部、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有关规定,结合学院实际,文学院2024年通过推荐免试方式接收全国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工作办法如下:一、工作机构1.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冯国栋、李铭霞 副组长:何诗海、郑英蓓。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序):王胜群、王诚、池昌海、苏宏斌、吴艳蕾、陈力君、咸晓婷、姜霁洋、真大成、贾海生、倪震丹、徐麟、郭昊2.申诉联系人郭老师,联系方式:88273356,zgyywx@zju.edu.cn倪老师,联系方式:87076098,nzd@zju.edu.cn 二、招生计划2024年文学院各专业接收硕士研究生推免生的数量按我校研招网已公布《2024年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的计划数执行。申请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考生具体可参见学院发布的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三、申请办法 (一)基本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2、可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3、诚实守信,学风端正,不存在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等有违学术道德、专业伦理等行为以及其他违法违纪受处分或受处罚记录。3、欢迎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学术潜质的同学申请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具体要求可参看学院发布的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二)申请程序1、外校推免生申请我院,办法如下:(1)网上申请:申请人于规定时间内在我校研究生招生服务系统提出申请,在系统设定的网申截止日期前填写有关栏目。(2)申请材料 根据《浙江大学文学院关于2024年接收外校和本校外院系推荐免试生的通知》中的申报材料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交。2、本校推免生推荐工作按本校《关于做好推荐2024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实施。 四、初审与复试申请材料由各学科复试工作组进行审核后择优确定复试名单。复试名单确认后,将通过邮件、短信或电话告知初审通过的申请人参加复试,申请人须及时回复是否确定参加复试,并均须根据报考学科的要求按时参加复试。复试时间与形式:复试安排在9月23-25日,具体复试时间地点和名单另行通知。所有申请人均须根据我院的要求按时参加复试,原则上本校及外校考生均线下复试,考生须按要求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参加现场复试。复试考核:复试实行差额复试,择优录取。复试工作由相关二级学科专家组组成,各小组不少于5人。复试全面考核考生的政治思想品德、学业基础、科研能力、培养潜力、外语应用能力等,复试成绩满分为100分,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占比50%,面试占比50%。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或复试不合格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五、拟录取与公示根据教育部推免生工作安排, 9月29日起所有推免生均须在中国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 (网址:http://yz.chsi.com.cn/tm)填写报考志愿、接收并确认招生单位的复试及待录取通知。学院研究生教育科会通过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向待录取的申请人发送待录取通知,申请人应在学院规定的时间内在网上确认是否接受待录取,规定时间会通过短信等通知到申请人。若在规定时间内未确认,则视为放弃,学院有权撤销待录取。研究生院将对拟录取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 六、其他1、申请人必须保证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若申请人在推免生招生过程中弄虚作假、有论文抄袭、虚报获奖或科研成果等学术不端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影响推免生招生过程和结果公平公正行为的学生,一经查实,取消复试资格;已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已入学的取消学籍。3、我校拟录取的推免生应出色完成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业,并按期毕业,拟录取后如出现以下情形之一者,将被取消录取资格:(1)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或政审不合格;(2)从考生报名至入学报到之日,受到任何处分;(3)本科最后一学年课程成绩出现不及格记录;(4)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未达到良好及以上(或80分及以上);(5)我校规定的研究生新生入学日期前无法提供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4、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生录取资格。5、推免生招生相关工作人员有直系亲属或利益相关人员报名参加本单位推免生招生的应主动申请回避,有非直系亲属等报名参加推免生招生的要主动报备。相关学生申请时也应主动向学校报备声明。对未按规定报备声明回避关系且影响推免生招生过程和结果公平公正的,学校将依规依纪严肃处理。5、本实施办法由浙江大学文学院负责解释。 浙江大学文学院2023年9月
2023-09
关于开展开学初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通知
各单位:为进一步强化校园安全风险防控,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为学校安全发展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更好地迎接杭州亚运会的召开。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和学校部署,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开学初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排查内容对消防安全、实验室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在建工地安全、设施设备安全、校舍安全、食品及饮用水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燃气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防溺水、校园周边治理等领域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找准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点,及时进行整改落实。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消防安全。严格排查是否存在未经审批或违规动火、违规使用防火等级不达标的建筑装修材料、违规用电用气、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及充电、宿舍内使用或存放违章电器等情况。重点检查有无占用堵塞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车道等行为;有无私拉乱接电气线路、超负荷运行和电气线路老化等情况;消防设施、器材是否配备到位且完好有效;消防巡查自查是否落实并建立完整台账。(二)实验室安全。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气体钢瓶、高温高压设备、自制实验设备、动物及病原微生物等方面的隐患排查;排查实验室安全准入、防火巡查等制度的落实情况,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的普及情况;检查实验室水、电、应急喷淋、洗眼器等基础设施,安全疏散设施、出口的完好情况;严格落实隐患闭环管理和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严禁实验过程中违反实验操作规程、无人值守等现象,切实保障实验室安全。(三)在建工地安全。排查主体责任是否落实到位,安全生产制度是否健全完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教育培训、持证上岗、应急管理等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是否规范等方面。严查违规动火、私拉乱接电气线路、违规充电等行为。(四)设施设备安全。对配电室、设备机房、校园施工现场等重点场所,油气输送管道、电网线路、水电气设施等重点部位,电梯、锅炉、压力容器等重点特种设备开展全方位的安全性、可靠性排查并建立完整的台账。重点排查UPS不间断电源等含有蓄电池设备的可用性和管理维护情况。(五)校舍安全。加强对危旧房屋、楼宇地下室、建筑工地宿舍等重要部位的管理和检查;关注相关区域是否加装安全防护设施,围栏、护栏、停车棚、井盖等是否完好,景观水域、室外平台、在建工地等是否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六)食品安全。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卫生、环境卫生的管理和检查;是否健全采购、存储、加工、配送、供餐、留样等关键环节风险防控体系;是否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自纠;饮用水设备是否定期清洗消毒等。(七)交通安全。排查校车、接驳车、校园公交车等安全监管、落实及台账情况,校园交通标志及交通安全设施的完善情况,强化超速、违规骑行等交通违规行为管理。(八)安全教育。排查是否有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制度,是否合理利用开学季及相关安全宣传日等有利时机统筹规划、定期组织教职工、学生开展防电信诈骗、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师德师风、防溺水等宣传教育活动和应急演练。二、排查方式(一)单位自查从即日起至9月18日,各单位进行全面深入、细致彻底的自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安全隐患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及时落实整改,并报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情况表。(二)联合检查9月22日前,各校区管委会组织相关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对各单位风险隐患排查整改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能现场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责令责任单位限期整改。三、工作要求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重要性,单位主要负责人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要求,当好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精心组织实施,落实隐患整改措施、责任和时限,突出整改全流程闭环管理;师生员工要自觉履行安全职责,落实安全制度,遵守安全规定,做到责任到位、检查到位、措施到位,做实做细安全工作。请各单位于9月18日前将“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情况表”电子稿发送至浙江大学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联系人:杨越恺,88981180,0016460@zju.edu.cn)。 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情况工作表.docx 浙江大学综合治理委员会浙江大学消防安全委员会浙江大学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委员会2023年9月9日
2023-08
浙江大学文学院关于2024年接收外校和本校外院系推荐免试生的通知
浙江大学文学院秉承“文以化人,学通古今”的理念,以“博雅”育人为导向,着力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全面建设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浙江大学文学院竭诚欢迎全国各高校和本校外院系优秀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来我院攻读研究生。具体事项说明如下:一、申请条件申请条件等请详见“浙江大学关于2024年接收外校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安排的通知”,网页链接如下:http://www.grs.zju.edu.cn/yjszs/2023/0805/c28498a2787859/page.htm 二、报名方式外校和本校外院系同学,均须到我校研究生招生服务系统(https://yjsy.zju.edu.cn/grsinfo/zs/user/login)注册、登录后提交报名申请(具体填报步骤及常见问题说明请查看申请条件中学校网页通知),如已填报内容需要调整,可在报名截止日之前自行修改。此前已报名参加我院夏令营活动的同学,也需要进入系统进行免试生申请,填报信息时系统会自动调取报名夏令营时填写的信息,申请人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完善个人信息、报考信息等内容后提交。 三、报名时间即日起至9月12日。 四、申报材料除学校通知要求的材料外,请将以下材料扫描后按顺序合并成一个PDF文档(首页附清单和页码,命名方式:姓名+本科院校),上传到报名系统中“附件”一栏。1.浙江大学推免报名系统中导出的申请表1份(学生本人签字);2.个人有效身份证扫描件(正反面);3.本科成绩单(须加盖学校教务处或院系公章)。原则上为6个学期(3年)的成绩,确实来不及请提供前5学期成绩,并尽量在补充材料中提交最新成绩;4.总评成绩排名证明(应包含所学专业同年级人数,须加盖学校教务处或院系公章)。原则上为6个学期(3年)的排名,确实来不及请提供前5学期排名,并尽量在补充材料中提交最新排名;5.外语水平证明材料:CET-4、CET-6、雅思、托福、专业外语成绩等。文学院对直博生的英语要求CET6 ≥ 460 分(2019年9月1日以后的成绩有效),或托福≥ 80 分,或雅思≥ 5.5 分(托福、雅思有效期参照证书的有效期,其中托福“home-edition”和雅思“indicator”的成绩不予认可);6.其他证明材料的扫描件(如已发表论文和学术科研成果、各类获奖证书等可体现自身学术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材料);7.个人简历1份(1000字左右);8.申请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者还需提供两位与申请学科有关的正高职称专家的“专家推荐书”(请见本通知附件下载)。“推荐书”务必请专家手写签名之后扫描或拍照上传。请各位同学务必保留专家签名的推荐书原件,以便录取入学后放入个人档案。 五、其他注意事项1. 系统中不进行审核,复试安排待通知,请及时关注文学院网站相关通知,并请务必保证系统中填写的手机号和邮箱能第一时间联系到申请者本人,以免错过重要通知。2. 申请人应提供真实、准确的材料。若申请人弄虚作假、违反招生规定、存在有违学术道德、专业伦理、诚实守信等方面的不当行为,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复试资格或录取资格或入学资格。3. 其他注意事项及奖助政策详见“浙江大学关于2024年接收外校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安排的通知”。4. 咨询方式:nzd@zju.edu.cn,0571-87076098。 浙江大学文学院2023年8月16日附件:专家推荐信.docx
2023-07
第四届浙江大学-哈佛大学世界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东亚、东南亚与世界汉学——邀请信(预通知)
2023-06
【第九届浙江大学研究生暑期学校】文浸南洋:世界汉学的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 ——第六届浙江大学(ZJU)-新加坡国立大学(NUS)中文学术前沿论坛
第九届浙江大学研究生暑期学校文浸南洋:世界汉学的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第六届浙江大学(ZJU)-新加坡国立大学(NUS)中文学术前沿论坛Cultural Immersion in Nanyang: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Critical Practice of World Sinology——The 6th ZJU-NUS Frontier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一、项目简介为进一步推动全球中文学术的发展,加强东西方大学研究生之间跨学科、跨文化、跨语际的学术交流,培养多元文化视野的青年学人,浙江大学文学院拟于2023年8月28日-9月3日,在中国杭州举办“文浸南洋:世界汉学的研究理论与实践方法——第六届浙江大学(ZJU)-新加坡国立大学(NUS)中文学术前沿论坛”。本活动由浙江大学文学院海外华人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承办。鉴于当前疫情发展形势,为持续推进与世界一流院校或科研机构开展实质性合作,加强研究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浙江大学鼓励进一步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国际合作交流新模式,面向广大学生着力推进在地国际化。2023年浙江大学研究生国际暑期学校调整为“线上+线下”模式,学员为本校本科生、研究生和参加研究生论坛的海内外知名高校研究生。本次暑期课程由“十二场学术演讲+两天线下会议”内容构成,“演讲环节”在2023年8月28-31日,通过ZOOM会议形式进行,将邀请国内外顶尖学者浙大开讲;“会议环节”在2023年9月1-3日,学员报名参与并提交论文,线下参会。二、论坛总议题:世界汉学的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分议题(供参考): 1、华文文学的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 2、古代文学的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 3、现当代文学的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 4、文艺学、语言学及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三、线上报到时间与平台 1、报到时间:2023年8月28日上午8-9点 2、报到平台:线上(浙江大学ZOOM平台)四、线下报到时间与地点 1、报到时间:2023年9月1日全天 2、报到地点:浙江省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圆正启真酒店五、论文提交事宜为了及时将参会论文排版和整理,并交给授课教授批阅,请于2023年8月25日之前将论文电子版发给大会秘书。论文格式符合一般学术期刊标准即可。论文中、英文均可。不尽事宜,请与大会负责人金进研究员联系(电邮:chsjj@zju.edu.cn)。参会回执,请发给大会秘书袁一丹(电邮:22242036@zju.edu.cn,电话:0086-13386506166),我们将尽快公布录取名单和正式邀请信。六、项目其他说明以及联系人1、本次交流项目学术演讲部分接受本科生报名,可获得第四课堂和国际化模块学分(学时数需不少于48学时,其中线上时间不少于24学时),不收取任何费用。所有报名同学必须通过学院审核,学员要严守纪律。2、联系人:项目负责人:金进老师浙江大学文学院海外华人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邮箱:chsjj@zju.edu.cn电话:15858235887研究生联系人:倪震丹老师邮箱:nzd@zju.edu.cn电话:0571-87076098、88273320本科生联系人:秦佳慧老师邮箱:zlzxqjh@zju.edu.cn电话:0571-88273192七、项目报名申请研究生:参加项目的同学须在项目开始至少15个工作日前登陆“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填写“研究生因公出国(境)申请”,出访任务选择“线上交流项目”-“项目名称”,“经费来源”国际旅费一栏选择“研究生院资助”,“其他在外费用”一栏选择“其他”,“出访单位”“国(境)外邀请人”相关信息填写合作单位相关信息,“邀请信”上传项目日程安排表。根据《浙江大学研究生因公出国或赴港澳台申请手续办理流程》办理研究生因公出国(境)手续,系统填写后提交并打印《浙江大学研究生因公出国或赴港澳台申请表》,将申请材料先后递交至导师、学院(系)研究生科、学院党政领导等签署意见、签字,最后加盖学院(系)公章,原件一份交学院(系),一份自己留存。本科生: 1、进入“教学管理信息服务平台”zdbk.zju.edu.cn(使用新版的火狐、谷歌浏览器) 2、点击申请报名,选择符合条件的项目进行申请,点击交流项目申请。项目代码:20221526,项目名称:(文学院)第六届浙江大学 (ZJU)-新加坡国立大学 (NUS)中文学术前沿论坛 3、在线填写相关内容并提交,等待审核七、项目回校办结研究生:项目结束后,项目参与的学生须在参加线上项目结束2周内须登陆“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在“出国(境)-回国(境)资料”中填写回国(境)资料,并上传项目总结材料,包括文字总结(字数不少于1000字)和项目参与期间的照片2-3张。参加研究生国际暑期学校的学员,经学院(系)认定审核通过的,可视作认定为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本科生:项目结束后,需在“教学管理信息服务平台”点击“填写往返时间”、“上传回校材料”办理回校手续,并申请国际化认定。注意:1.请所有报名的同学,填写《第九届浙江大学研究生暑期学校报名回执》,并于2023年7月15日前填好“报名回执”发到会议秘书电子邮箱,以确定报名。2.本项目对文学院同学开放申请,欢迎各专业同学积极报名,特别是目前尚未获得第四课堂学分和国际化模块学分的同学(系统申请时请说明国际化模块学分缺失情况)。请于暑假前完成系统在线报名以及相应纸质材料提交,如有特殊情况请及时与本科生及研究生联系老师取得联系。浙江大学文学院 2023年6月15日第九届浙江大学研究生暑期学校报名回执.docx
2023-06
文学院2023暑期本科生对外交流项目 “汉语语言学研究方法”报名通知
一、项目简介为了进一步开阔汉语言专业本科生的国际化视野,锻炼和提升其科研能力,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学院计划于6月至8月之间举行“汉语语言学研究方法”暑期课程。该暑期课程将邀请海外优秀学者带领学生由浅入深地领略语言学前沿领域,在多元学科背景下介绍汉语语言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其中包括语言类型学、形式语言学、人类语言学、接触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等学科分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我们希望学生能参与语言学不同领域对话和讨论,对语言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交叉学科的发展等方面有更加明晰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帮助学生掌握语言学分析方法和论文写作范式,从而提升学术研究的能力。二、课程安排(预)6月底:朴正九(韩国国立首尔大学):2讲 Linguistic typology李晓(美国纽约城市大学):1讲 Formal semantics刘鸿勇(澳门大学):1讲 Ethno-linguistics 8月底9月初:罗端(法国高等社科院):1 讲 Language contact潘俊楠(香港中文大学):1讲 Formal syntaxFranziska Kretzschmar(德国科隆大学):1讲 Neurolinguistics林静夏(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1讲 Sociolinguistics 三、课程形式及学习要求课程将以视频会议的形式进行。学员需完成一篇语言学相关论文(计为线下学习时间),并参与线上讨论。本项目将通过腾讯会议开展视频会议与课程。四、项目其他说明及联系人1.本次活动为学院交流项目,学生参加线上交流学习(学时数需不少于48学时,其中线上教学时间不少于24学时),可获得第四课堂和国际化模块学分,不收取任何费用。所有报名同学必须通过院里的审核,学员要严守纪律。2.联系人:项目负责人:李旭平老师邮箱:xupingli@zju.edu.cn本科生联系人:秦佳慧老师邮箱:zlzxqjh@zju.edu.cn电话:0571-88273192五、报名申请1.进入“教学管理信息服务平台”zdbk.zju.edu.cn(使用新版的火狐、谷歌浏览器)2.点击申请报名,选择符合条件的项目,点击交流项目申请。项目代码:20221523,项目名称:文学院2023暑期对外交流项目“汉语语言学研究方法”3.在线填写相关内容并提交,等待审核注:本项目对文学院本科生开放申请,欢迎感兴趣的同学报名,特别是目前尚未获得第四课堂学分和国际化模块学分的同学(系统申请时请说明国际化模块学分缺失情况)。请于6月20日前完成报名。浙江大学文学院2023年6月14日
2023-06
浙江大学文学院2023年全国优秀大学生云夏令营活动简章
浙江大学文学院秉承“文以化人,学通古今”的理念,以“博雅”育人计划为导向,着力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全面建设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文学院下设6个研究所,现有专任教师63人,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汉语史研究中心、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宋学研究中心以及马一浮书院等重要平台。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入选浙江大学一流骨干基础学科计划,并进入学校拟建一流学科行列,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评定为“A”,综合实力居于全国领先地位。为促进广大优秀学子对我院的了解,吸引更多优秀学生来我院进一步深造,学院将于2023年7月5日-7日举办2023年全国优秀大学生云夏令营,给优秀学子提供深入了解文学院学科特色及学术资源的平台。一、夏令营概况本次夏令营采用线上模式,拟面向全国院校(包括本校)招收营员(招收计划视实际情况而定)。夏令营主要包括学院介绍、学科介绍、学院研究机构介绍、名师讲座、优秀营员评选等环节。此外,夏令营也将面向浙大文学院各专业各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开放讲座旁听。文学院夏令营营员接收情况详见下表:二级学科是否招收夏令营营员文艺学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汉语言文字学是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欢迎优秀的你积极报名参加!二、申请条件1.全国高校2024届优秀本科毕业生(2024年夏季毕业),预期可获得教育部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2. 具有浓厚的专业兴趣,具备良好的学术研究潜质,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工作;3.综合素质突出,学习成绩优异,原则上本科前三年(或前5学期)总评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前30%(本校学生参照往年学校推免成绩排名要求);4.直博生申请人的英语要求 CET6 ≥ 460 分(2019年9月1日以后的成绩有效),或托福≥ 80 分,或雅思≥ 5.5 分(托福、雅思有效期参照证书的有效期,其中托福“home-edition”和雅思“indicator”的成绩不予认可);5. 诚实守信、身心健康,在校期间无违纪行为、未受过处分。三、申请方式2023年6月25日23:00前,请申请者登录浙江大学研究生院招生网2023年浙江大学夏令营网报入口进行网上报名,链接地址:https://yjsy.zju.edu.cn/grsinfo/zs/user/login1. 进入上面网址后,下拉框中选择“夏令营申请系统”,弹出页面中选择登录(首次登录需先点击注册按钮,注册帐号),登录成功后按系统要求填写信息,先上传成绩单后提交,生成《浙江大学2023年夏令营申请表》(不上传成绩单无法提交并生成申请表),下载并打印申请表,由教务处或院系在申请表上“年级总人数”、“总评成绩预计排名”处签字盖章,由学生本人签名,保证提交的申请表和其它全部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2. 请将以下材料扫描后按顺序合并成一个PDF文档上传到报名系统中上传成绩单的位置,覆盖原有已上传的成绩单(请注意下载检查确保覆盖成功),同时务必在上传照片的地方按要求上传个人电子证件照,需提交材料清单如下:(1)《浙江大学2023年夏令营申请表》(学生本人签字);(2)个人身份证(正反面);(3)本科成绩单(须加盖学校教务处或院系公章);(4)总评成绩排名证明(应包含所学专业同年级人数,须加盖学校教务处或院系公章);(5)外语水平证明材料:CET-4、CET-6、雅思、托福、专业外语成绩等;(6)有关获奖证书和学术科研成果,如发表论文、出版物或其他原创性工作的复印件。申请人还需提交体现自身学术水平的代表性学术论文1篇(需与意向专业领域一致);(7)个人陈述1份(格式不限),含对申请学科专业的认识、拟定研究计划,3000 字左右;(8)专家推荐信2封。直博生申请人必须提供由2位与申请学科相关的正高级职称专家所撰写的推荐信(必要材料);推免硕士生申请人可选择提供由2位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专家所撰写的推荐信作为辅助申请材料(非必要材料)。以上所有材料均应真实有效,若发现申请人有弄虚作假行为,取消其申请资格并通报申请人所在本科院校。四、审核与录取由我院根据申请者提交的电子材料,以教育背景、学业水平、科研能力、综合素质等为主要评价依据组织评审,择优录取。2023年7月2日前在申请系统中公布结果(系统中审核结果显示为“同意参加”),未显示“同意参加”的皆为未入选者,不再另行通知。被录取同学需在2022年7月3日前确认是否参加,逾期未确认视为放弃资格。五、夏令营初步安排日期时间内容7月5日9:00-9:30开营仪式9:30-12:00各二级学科介绍14:30-15:30名师系列讲座1《科学主义与中国现代文论建构》(朱首献副教授)15:50-16:50名师系列讲座2《吴语语法调查与研究:从词汇类型到句法变异》(李旭平教授)7月6日9:00-11:30研究机构介绍:汉语史研究中心(汪维辉教授)敦煌学研究中心(张涌泉教授)宋学研究中心(关长龙教授)中华礼学研究中心(贾海生教授)影视与动漫游戏研究中心(盘剑教授)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徐永明教授)14:00-15:00名师系列讲座3《语法分析在古汉语解读中的应用》(史文磊教授)15:15-16:15名师系列讲座4《汉字的来龙去脉》(王云路教授)16:30-17:30名师系列讲座5《读书与问题意识》(何诗海教授)7月7日9:30-10:30名师系列讲座6《宝盒宝盒我爱你!——爱感的古今变迁》(翟业军教授)10:45-11:45名师系列讲座7《意义的折光:媒介互文下的诗歌与视觉艺术》(张逸旻特聘研究员) 以上活动时间、内容等是初步信息,具体根据实际工作安排作调整,请及时关注钉钉群信息。 六、其他咨询联系:倪老师,0571-87076098,nzd@zju.edu.cn浙江大学文学院网站:http://www.lit.zju.edu.cn/学院导师介绍:http://www.lit.zju.edu.cn/jgml/list.htm研究生院招生处网站:http://www.grs.zju.edu.cn/yjszs/main.htm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未尽事项参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由文学院负责解释。 浙江大学文学院 2023年6月13日
2023-05
浙江大学2023-2024学年国内访问学者招生简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