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1
作者:
浏览次数:10
2024年11月1日至3日,由浙江大学文学院主办,浙江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和浙江大学文学院海外华人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中文文学经典化与中华文化传播:2024浙江大学-哈佛大学世界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校友楼紫金港厅如期举行,大会取得圆满成功。本次大会得到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等各国和地区著名学者的响应,也受到浙江大学世界顶尖大学学科合作计划、浙江大学重要国家和区域研究专项、浙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学术会议等项目的大力资助。大会总议题是“中文文学经典化与中华文化传播”,下设“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化”“华文文学经典化”两个分议题。会议收入论文49篇,举行主题发言23场,主旨发言26场,评论8场。来自浙江大学、哈佛大学、早稻田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社会科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华侨大学、新加坡社科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80余位海内外高校的著名专家、学者参与此次学术盛会。
学者合影
本次会议由浙江大学文学院海外华人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进研究员与哈佛大学东亚系、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燕京学社社长James Robson教授共同倡议,延续四届工作坊的合作传统,以自觉坚定的学术担当和严肃认真工作态度,以共同关注的学术话题,团结海内外顶尖学者,促进世界汉学研究发展。会议围绕金进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文文学经典化与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23&ZD301)这一课题,旨在探讨中文文学经典化的历史演变、文化价值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路径,关注中国现代文学、华文文学两个重要维度,探究两个维度与世界汉学的对话互动,厘清两个维度与世界汉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提供的文化支撑和理论基础。此外,会议试图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之间的对话,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推动跨学科和跨文化的合作,为中文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最终,会议致力于服务社会发展,特别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探讨如何通过文化传播促进全球和平与发展,为全球人文学科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11月2日上午会见现场
11月2日上午8时10分,浙江大学副校长周江洪教授会见了参加本次会议的部分重要嘉宾,周江洪副校长为各位资深学者介绍了浙江大学文科的发展情况,感谢各位学者在过去的岁月里对浙江大学文科的支持,也期待在座的各位嘉宾继续支持浙江大学的发展,为浙江大学的发展传经送宝。浙江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执行院长黄华新教授、浙江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李铭霞和浙江大学文学院海外华人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进研究员参加会面。
周江洪副校长会见部分重要嘉宾
11月2日上午开幕式
11月2日上午8时30分,大会开幕式正式开始,由浙江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李铭霞主持,浙江大学副校长周江洪教授、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燕京学社社长罗柏松(James Robson)教授、浙江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执行院长黄华新教授先后致辞。周江洪副校长热烈欢迎各位嘉宾来到浙江大学,并借此机会强调,今年标志着浙江大学走过了127年的辉煌历程,而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无疑是我校人文学科领域的一项高水准盛事。他期待主办方与参会学者们能在此次盛会中获得丰硕成果,并表达了自己的两点期望:首先,他期望与会的国内外同仁能够利用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拓宽并深化中文文学经典与世界文学、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以此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其次,周校长鼓励在座的学者们展现出多元化的学术风采,为促进不同文明间的深入交流与相互借鉴,以及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罗柏松社长通过线上会议发表致辞。他回顾了哈佛燕京学社的成立历程和历任主任的贡献,并介绍了其与多所高校的合作项目。罗柏松教授还通过学社图书馆与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协作关系,强调了学社图书馆的丰富馆藏和学术价值。他概述了学社在亚洲思想文化研究领域的广泛活动和合作项目,并以自身作为第八任主任的身份,对浙江大学与哈佛大学在东亚、东南亚研究领域的发展潜力表示乐观,将进一步深化与浙江大学金进研究员的世界汉学研究计划。
黄华新院长介绍了浙江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的前世今生,他认为浙江大学-哈佛大学世界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延续了五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平台,浙江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将继续支持这个平台的完善与发展,一直既往地支持金进研究员团队的学术活动。
浙江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李铭霞主持
浙江大学周江洪副校长致辞
美国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燕京学社社长James Robson教授致辞
浙江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执行院长黄华新教授致辞
11月2日上午 大会主题发言
第一场
大会主题发言分为四场,23位学者围绕不同学科视域下的中文文学经典与中华文化传播研究展开演讲与讨论。第一场主题发言在11月2日上午9时正式开始,由南京大学文学院丁帆教授主持,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高玉教授点评。
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罗柏松(James Robson)教授以“《道德经》在全球汉学视野中的中国经典地位”为题发言。罗教授围绕这一中华经典的全球传播展开论述。《道德经》至今已有超过2000种不同语言的译本,其广泛的传播力可见一斑。自16世纪以来,《道德经》便在欧洲被译为多种语言,包括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罗教授详细分析了该文献在西方国家的传播路径,并揭示了西方对《道德经》的跨文化误解及其历史影响。罗教授透露自己目前正致力于《道德经》的研究工作和撰书计划,致力于探索该文献在全球的翻译及对各国翻译活动的影响。
罗柏松(James Robson)教授发言
来自哈佛大学东亚系的唐丽园(Karen L. Thornber)教授进行了主题发言:What are Literary Classic? What is Literary Classicization? 唐教授首先提到,成为文学经典的作品通常被认为具有很高的文学性,但是对于文学性高低的理解会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变化,文学经典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创造出来的,这个过程并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最后,唐教授总结到,在人工智能时代,其必定会对我们对文学经典的理解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她对未来哪些作品会成为文学经典也十分好奇。
唐丽园(Karen L. Thornber)教授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勇教授围绕“文学经典与文化传播的双向建构”开展主题发言。刘教授指出,在当前中国经典与世界经典不断互动、互融,中外思潮交汇辉映的历史节点之上,文明如何互鉴、经典何以构建的命题不仅关联着文学与文化的历程,更作用于当下和未来。在今天,文明互鉴应该更注重当下性与未来性,将世界文明经典纳入视野十分有必要,这种结合性研究不仅成就了五四新文学,更关系到今天我们对现当代作家研究理解的深度与厚度。在方法问题上,经典的双向建构还需要充分考虑到文化语境的两大差异,即经典研究的文化取向问题,和不同文化语境下经典评价的标准问题。同时,中国经典和世界经典要打通,还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即“打通”。不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自娱自乐,更重要的是文学研究还要和历史、哲学、艺术等多个领域打通。刘教授还强调了从文本观到大文学观的转换,“大文学观”不仅是一种研究理念,更是一种跳出文学、研究文学的文化姿态,对文学学科回应国家社会要求、呼应世界范围内大文学思潮至关重要。
刘勇教授发言
复旦大学中文系郜元宝教授就“从‘区区一小草’到‘吾诚弱草’——《天演论》与《野草》得名之‘外典’”这一主题进行发言。他通过对《野草》与《天演论》的研究,述说了经典化与经典传播以及对文本构造进行研究的重要性。郜教授提出,《天演论》开头与结尾对“怒生之草”“黄芩之种”“区区一小草”和“吾诚弱草”之类充满文学气味的生动描绘,均可视为与《野草》得名有关的“外典”,他认为在核心题旨、关键意象、文体语言诸层面,《天演论》译文均给予鲁迅诸多启发。
郜元宝教授发言
第二场
11月2日上午10时30分,第二场大会主题发言由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何锡章教授主持,北京大学中文系贺桂梅教授点评。
河南大学文学院关爱和教授以“走出憔悴忧伤的遗民情感自设——陈寅恪在王国维自沉事件后的思想升华”为题进行发言。他主要研究了陈寅恪与王国维两位国学大师的学术情缘及其对现代学术的贡献,论述了两人的学术合作、王国维的学术转型、政治动荡下的个人命运、陈寅恪的继承与升华、学术传统的延续等方面的问题。他先介绍了两人的合作与影响,随后着重讲述陈寅恪在王国维去世后的思想转变。具体而言,陈寅恪对王国维的精神进行了继承和升华,完成了从士大夫到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变,强调独立和自由的精神,如在《再生缘》和《柳如是别传》中展现了对自由思想的重视。陈寅恪还总结了王国维的治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学术研究,特别是在“唐史三稿”和《元白诗笺证稿》中,他采用了以诗证史、诗史互证的方法,为研究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爱和教授发言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王泽龙教授以“抗战诗歌文献收集整理与重释意义——《中国抗战诗集文献汇编》(30卷)前言”作主题发言。他在发言中提及抗战诗歌的历史文献价值。王泽龙教授指出对抗战诗集文献的收集整理与出版是一次革命历史文献与现代历史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应当正确认识中国现代文学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紧密的关系。他认为当今面临革命科学的新浪潮的时候,重新认识战争文学、革命文学极其重要,并指出了在现代文学史思想内涵多元化、复杂性的阐释中,需要把现代性、人性、日常性与革命性统一起来。
王泽龙教授发言
王尧教授发言
中山大学中文系谢有顺教授围绕“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化问题”展开发言。谢教授指出,文学研究者倾向于认为年代久远的作品更有价值的惯有观念,在今天应当有更审慎的思考。现代文学作家在现代汉语建构过程中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当代文学作家在成熟语言基础上的创作就面临更多挑战。今天中国当代文学类型丰富,百花齐放,各类文学写作汇聚于一炉,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发力、施展的空间,而且每一种类型的写作,都开始形成自己的小传统及自己的代表性作家。他强调了当代文学目前所取得的成就,认为文学研究者应该关注当代文学,而不仅仅是历史作品,研究者应当有第一时间对新作家、新作品做出判断的勇气与艺术直觉。
谢有顺教授发言
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宋炳辉教授以“唤醒记忆、疗治创伤与生态重建——阿来长篇小说《云中记》的叙事分析”为题发言。宋教授从阿来的写作历程判断其是中国当代具有鲜明生态意识的作家之一,介绍了其生态意识的形成过程,包括个体切身体验以及受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文坛生态思潮的影响。宋教授重点分析了阿来的长篇小说《云中记》,认为阿来本无意把它写成一部生态小说,但小说体现了其生态意识,将生死问题置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系统中。此外,小说对“灾民心态”有批判,与原始苯教传统形成对照,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文学生态功能多样性的追求,为中国当代文学在多个向度上提供了启发。
宋炳辉教授发言
第三场
11月3日上午8时,第三场主题发言正式开始。本场主题发言由河南大学文学院关爱和教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何言宏教授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张洁宇教授点评。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朱国华教授进行了“作为思想实验的虚构”的主题演讲。朱教授以阿多诺和本雅明为代表的批评理论视角,从三个方面对文学和实验的关系进行了重新理解。第一个方面,小说的情节、人物和故事往往是虚构的,但小说中富有表现力的文字会使我们暂停对小说虚构性的怀疑而更加专注于小说情节的发展。第二个方面,朱教授阐述了小说作为思想实验的运作方式。朱教授的理论基础来自于本雅明,即把文学作品当作一个“单子”。在中国,人们对于单子论的想象类似于“一花一世界”、“天人合一”。最后,朱教授指出,文学的接受过程是一场思想实验的过程,文学作品中的细节、隐喻、象征和具有表现力的语言本身,指引读者真正走入文学作品,拯救出被封闭在文学作品物质外壳中的意义世界,这个过程恰恰是文学作品意义的实现。
朱国华教授发言
来自早稻田大学文学学术院的千野拓政教授以围绕中国文学的想象巨变——边缘化?世界化?跨境界?”为题发言。首先,千野教授提出,现在我们能看到的现当代文学都算是某种程度上经典化的作品,而且不少人提到经典作品所具有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其次,青少年读者的文本阅读在阅读方式、作品和读者的关系以及阅读追求都发生了变化。现在的青少年更加希望通过阅读获得与同伴之间的交往,他们通过交往向同伴发出自己的看法或感想。与此同时,青少年也更加希望与文学作品产生共鸣,例如,村上春树作品中的“孤独感”和“虚无感”使得很多青少年产生共鸣。千野教授指出,传统的经典文学可能不能回答当前青少年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那么以后文学作品经典化的难度也会随之增大。
千野拓政教授发言
暨南大学中文系贺仲明教授以 “论 1930 年代的‘探寻源流’思潮——以废名、施蛰存小说创作为中心”为题发言。贺教授指出五四新文学基本思想是迎西否东,但之后又出现从古代文学找资源的思潮。周作人、胡适等人有相关理论,如周作人对国语文学有新认识,胡适反思新诗范本来源。贺教授认为,废名和施蛰存正是1930年代这一思潮的代表。贺教授强调,两位作家不是复古,而是创新,不满文学西方化,想走出新路径。但在当时背景下,这种思潮不符合时代发展和文学要求。他表示,新文学对西方文学认识不足,社会文化在前进,再用传统的这个方式来写现代小说的话,也就难以成功了。
贺仲明教授发言
韩国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部朴宰雨教授以“鲁迅在韩国的经典化历程探索”为题作主题发言。朴教授通过对韩国鲁迅学一百年的发展历史研究,讲述了鲁迅在韩国的经典化历程。他在发言中厘清了韩国人对鲁迅的翻译与研究等接受鲁迅精神的历史脉络,梳理了鲁迅著作翻译出版普及与学术研究以及社会实践和人文实践。他认为,韩国学界对鲁迅研究的不断发展与研究水平的继续提高,对鲁迅经典化的成熟发展具有正面作用,也反映了鲁迅在韩国的经典化的水平。
朴宰雨教授发言
北京大学中文系贺桂梅教授以“21世纪中国文学经典建构的谱系与维度”为题进行发言。贺教授着重讨论了重建文学史与文学学科叙事体系的重要性,强调了文学经典在文学研究、教育、传播和书写中的核心地位。她呼吁构建新的经典序列、文学研究范式和文学史写作形态,强调需打破20世纪二元对立的思考方式,建立综合性框架,确立新的现代性,注重文明连续性而非断裂,以适应新的文明研究框架和文化实践需求,特别强调处理好中西、雅俗、左右等关系的重要性。
贺桂梅教授发言
山东大学文学院胡友峰教授就“元宇宙时代文论话语转型“这一主题进行发言。胡教授认为在当前国际局势、技术革命、社会转型和国家战略需求的背景下,中国文科学者面临着学术范式的重大转型需求。首先,国际局势的显著变化影响了高等教育和科研的发展。其次,新技术革命和社会转型要求文科领域的研究方式更新。最后,胡教授也指出国家和区域的重大战略需求为文科研究设立了新的方向标。这种背景下,固守传统学科边界的文科研究可能在未来资源竞争中被边缘化。学科调整的趋势表明,传统文科在缩减,而工科、交叉学科则因其对科技创新的直接贡献被大力支持。因此,胡教授认为文科研究者需提升站位,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寻找在新时代背景下文科的学术价值与作用。
胡友峰教授发言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凌逾教授以“星际视野:跨媒介叙述前人类、后人类百科科幻——以《钦天监》《后人间喜剧》为例”为题发言。凌教授从科幻文学视角出发,先介绍了西西的《钦天监》,她表示该小说借讲钦天监来讲康熙朝代历史,具有科幻感和世界感,以对话体讲天文百科。通过讲述钦天监学习者的人生经历,串联起中西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故事,在中西文化冲突中思考天文科学的发展。凌教授还提到董启章的《后人间喜剧》,讲述香港模控学知名教授胡德浩受邀至新加坡参与创造 “后人类” 计划的故事,通过胡德浩个人经历探索人类发展的未来走向以及理想社会的最终模样。凌教授在发言中探讨了两部作品的跨界元素、假想性、人类中心等重要问题,它们从中国思维和中国文化出发,视野恢弘大气,有洞见有思想,昭示新路向,更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凌逾教授发言
第四场
第四场大会主题发言由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黄晓娟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朱国华教授、暨南大学中文系贺仲明教授点评。
山东大学文学院黄万华教授就“在地经典化:海外华文文学典律建构的历史视角“这一主题进行发言。黄教授首先指出1992年马华文坛“经典缺席”的论争,是海外华文文学最早关于经典化的讨论。海外华文文学有着多个区域形态,其不同的区域形态来自各自在地的文学创作和传播。而历史所形成的东、西方华文文学的差异作为根源性因素,影响着不同地区的华文文学的典律建构。黄教授认为海外华文文学作为世界汉语文学的重要组成,其经典化具有“流动性”和跨时代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华文作家通过讲述“他乡的中国故事”,赋予作品典范性和当代价值。跨文化对话的艺术境界和“乡愁”美学成为典律的重要审美标准,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学表达。通过文学创作,华文文学形成了全球性的“审美共同体”,在多重文化语境中逐步累积其经典性。
黄万华教授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张洁宇教授以“‘文学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研究的反思与重释”为题发言。她首先讨论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核心地位和深远影响,认为鲁迅是文化与社会变革的风向标,其作品和思想持续吸引广泛研究。随后,她回顾了鲁迅研究的历史背景,包括不同代际学者的研究方法与视角的变化,以及近20年来新方法的引入,如社会学、女性主义和政治学视角,以及对翻译文学和图像改编等新领域的探索。 她批评了90年代以来鲁迅研究中的两个倾向——向内转与学院化,以及对鲁迅政治实践的忽视,提出了“政治鲁迅”的概念,以重新评估鲁迅在政治与文学之间的关系。
张洁宇教授发言
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黄晓娟教授以“土地改革与民族精神的交融——《欢笑的金沙江》与《美丽的南方》的互文性解读”为题发言。黄教授就李乔的《欢笑的金沙江》和陆地的《美丽的南方》两部作品进行分析,分享了她在民族文学经典与红色文化传承方面的研究成果。黄教授指出,这两部作品同为涉及土地改革题材的民族经典文学作品,存在明显的互文关系。通过对两部作品进行互文性解读,挖掘民族文学经典与红色文化的深层互动关系,对探究新时代背景下民族文学经典中的红色文化传承意义非凡。黄教授强调,这两部作品是民族精神与红色文化相结合的经典佳作,对这两部作品的研究,有助于将我国边地民族的发展纳入国家整体现代化进程,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赓续民族文学经典中的红色文化根脉。
黄晓娟教授发言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朱双一研究员就“‘中国式现代化’及其文学的经典化——以台湾文学为例”这一主题进行发言。首先,朱教授指出追求美好生活的“现代化”是中国近代以来的“梦想”,但现代化道路艰难曲折,尤其是在遭受外来侵略的背景下更显复杂。而这一过程在台湾文坛同样有所反映,特别是日据时期的“现代化”经验。1980年代起,台湾出现“日本统治带来现代化”的言论,受到台湾统左派林书扬等批判,并指出殖民者推行的现代化带来的是血腥压迫和虚弱的“拟似现代化”,唯有民族自主自力的近代化才是合乎进步法则的,具有真正的内在推动力的近代化。朱教授也指出经典化的标准不仅因个人而异,也会随着时代、社会思潮而转变,并希望能够有更多反映近代以来全体中国人追求“中国式现代化”的曲折过程和不懈奋斗的作品,成为民族的文学经典。
朱双一教授发言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何言宏教授以“‘文学文化’的方法与文学经典的开放”为题进行发言。他围绕文学研究的新方法、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发展、文学文化方法的实践、评奖文化和文学研究等话题展开讨论。他指出,在面对文学研究的挑战与机遇,特别是在后理论时代,研究方法需超越多样性,追求宏大包容性。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正迎来突破,文学史料与数据库建设的进展为新研究提供了基础。理论时代的终结促使研究者探索统合性理论,以创新文学研究路径。此外,他讨论了文学文化方法在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实践,以及民间文学奖在丰富文学文化中的作用。
何言宏教授发言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董丽敏教授做了题为“‘新的生活’与‘新的荆棘’:历史实践主体何为?——重读丁玲《在医院中》”的发言。董教授首先谈到了文学与社会历史的关系,强调每个时代的文学都是对那个时代社会历史的回应,并且具有独特的个性和行动潜能。董教授还讨论了丁玲的个人经历和创作意图,指出丁玲试图塑造一个坚强、战斗的女性形象,但最终没能在复杂、艰苦的历史转折中,为新的历史实践主体提供有说服力的突围方案。她认为,要理解《医院中》的复杂性,需要突破个人与组织、个人与政治之间的简单二元对立,找到两者之间的有趣联系点。
董丽敏教授发言
湖南大学文学院罗宗宇教授做了题为“沈从文对鲁迅译作的阅读与转用”的主题发言。在深入研读沈从文的著作并与学生深入讨论的过程中,罗教授萌生了对鲁迅翻译作品对沈从文创作产生影响的深入思考。罗教授通过对众多文献的详尽考证,追溯了鲁迅的翻译历程,并审视了沈从文的小说创作,揭示了沈从文如何积极地吸收《工人绥惠略夫》、《桃色的云》等鲁迅翻译作品的精华,并结合个人的实际生活、心理状态和文化素养,对这些作品进行了有选择性的借鉴和创新性的转化,其创作中多处流露出这种影响的痕迹。他强调,沈从文与作为翻译家的鲁迅之间的文学联系是理解两者关系的一个重要维度,并肯定了这一研究领域的重大价值。
罗宗宇教授发言
11月2日下午分会场
11月2日下午,研讨会的小组主旨发言在紫金港国际饭店共设两个分会场,共计二十六位学者发言。“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化专题”第一场由浙江大学黄擎主持,复旦大学张业松、北京师范大学沈庆利点评;第二场由学术月刊编审张曦主持,山东大学宫立、福建师范大学袁勇麟点评,共有十三位学者作学术发言。“华文文学经典化专题”第一场由山东大学黄万华主持,中国社科院张重岗、复旦大学梁燕丽点评;第二场由厦门大学朱双一主持,北京大学计璧瑞、福建师范大学朱立立点评,共有十三位学者作学术发言。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化专题专场
第一场
何平教授发言
宫立教授发言
袁勇麟教授发言
张曦教授发言
陈建宁研究员发言
陈济舟教授发言
黄擎教授主持
张业松教授、沈庆利教授点评
第二场
张业松教授发言
叶祝弟教授发言
沈庆利教授发言
黄擎教授发言
刘杨教授发言
李雪梅教授发言
华文文学经典化专题专场
第一场
计璧瑞教授发言
朱立立教授发言
樊洛平教授发言
陆卓宁教授发言
汤俏副研究员发言
黄万华教授主持
第二场
张重岗研究员发言
梁燕丽教授发言
陈庆妃教授发言
武琦教授发言
骆世俊助理教授发言
黄丽丽助理教授发言
11月3日中午 闭幕式
研讨会最后,浙江大学文学院海外华人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进研究员作总结发言。他满怀感激地追忆了多年来与会学者们给予他的支持与激励,并向参与本次研讨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致以深深的谢意。他介绍了浙江大学与哈佛大学的顶尖高校合作计划,除了举办会议和编纂会议论文集外,还将启动一项宏伟的亚洲文史田野调查合作项目。此外,他宣布本次会议的论文将集结成册,题为《中文文学经典化与中华文化传播》,2025年10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金进研究员最后向在座的贵宾发出邀请,期待来年在第六届会议再次相聚于杭州/波士顿,届时将汇聚全球汉学研究领域的杰出学者,共同推进人文学科的进步,继续将研究的议题放置在全球亚洲的框架下,深入探讨文化、文学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提出新的实践策略和理论视角,以彰显世界汉学的责任与价值,并在文学领域内构建和巩固文学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