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浙江大学文学院SDG全球暑期学校: 当代文学与全球可持续发展 圆满举办

  • 2024-09-13

  • 作者:

  • 浏览次数:10

  2024722-84日,为期十四天的,由浙江大学文学院主办的“2024浙江大学SDG全球暑期学校:当代文学与全球可持续”圆满举办


本次论坛由浙江大学文学院主办,浙江大学文学院海外华人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承办,在十四天的暑期学校系列里,十五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分享了二十场中文学科专题讲座,其中英文演讲十四讲,中文演讲六讲,演讲内容涉及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等诸多学科。本年度暑期学校面向全球知名高校中文学科招生,共收到178份申请,最终录取50人,其中校外37人,本校13人,其生源来自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剑桥大学、匈牙利罗兰大学、悉尼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马来亚大学、台湾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演讲嘉宾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涂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崔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育学院陈志锐;美国哈佛大学曲洋;美国罗格斯大学东亚系宋伟杰、王晓珏;台湾“中研院”文学所杨小滨;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陈济舟、南京大学文学院王彬彬;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罗岗;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杨革新;浙江大学文学院方一新、楼含松,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蒋承勇;浙江工业大学文学院肖瑞峰等学术名家。嘉宾阵容强大,受邀请学者都是饮誉海内外的东亚语言与文化研究方面的重要代表。

文学院李铭霞书记致开幕词


2024年文学院暑期学校第一环节:海内外名师线上演讲系列

2024722日上午9:00-11:00,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育学院陈志锐教授(Prof. Tan Chee Lay)带来本次暑期学校的第一讲:Uncovering multilingualism and multiculturalism in Singapore Chinese literature,本次暑期学校拉开序幕。陈志锐教授在讲座中主要探讨了新加坡的多语言和多元文化如何反映在其文学中,以及新加坡华语文学如何融合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从而帮助新加坡人形成自己的国家认同。有助于参会者对新加坡的文化多样性和文学发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陈教授首先探讨了新加坡文学作品中语言的变迁问题。新加坡在1965年以后独立,选择以英文作为官方语言、工作语言和生活用语,使得新加坡的中文地位逐渐降低,导致中文在新加坡的流失。在新加坡,语言政策的转变使得三代人从中文到英文的转变非常的明显。新加坡的英文创作能力较高,但中文创作却相对较少。与此同时,年轻一代对文言文的接受程度较低,进而导致文言文的流失。此外,陈教授也讲述了在新加坡的文学作品中,英语和中文的混合使用现象普遍存在。新加坡的文学作品中的中英文混合使用的现象反映了新加坡社会的多语言环境。于此同时,陈教授也就新加坡的中文教育与文化认同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陈志锐教授强调了新加坡文学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同时也鼓励大家多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现代汉语文学。

陈志锐教授讲座剪影


722日下午400-600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崔峰教授为同学们带来第二场主题讲座:Theory Principles and Methods research insights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literary Translation Journals。作为彼时中国大陆唯一公开发行的专门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的期刊,《世界文学》是当时中国国民了解、认识外国文学及文艺动态的主要渠道之一。以《世界文学》的三个发展阶段为论述框架,崔峰教授分享了自己分析具体编译实践及体制构成,剖解翻译文学与意识形态相互纠结、角力之互动关系的过程。崔峰教授强调研究的课题需有历史的纵深感,研究者应将其置于思想史的脉络中考量。1950年代初中国大陆的文化、政治生态在文学翻译出版领域表现为空前加强的组织性,少数几家专门翻译、出版外国文学的出版社在翻译界的影响力逐步扩大,翻译家被逐步纳入“组织”、“系统”的范围中来。《译文》发展的第一阶段,即1953年至1956年期间,在中苏“蜜月期”影响下,苏俄文学的大力译介成为该阶段《译文》的首要任务,“日丹诺夫主义”大行其道。至第二阶段,对资本主义现代派文学进行审美、“诗学”层面的评价开始消失,取而代之的评判特征是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更重要的是出现了自创刊以来第一次对亚非拉文学作品的大规模、集中性的连续介绍。崔教授以《恶之花》的翻译为例来分析对翻译界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文化敌视态度的“松动”,作为整个1950年代《译文》唯一一部译介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其翻译实践对诗歌美学意义的探讨是颠覆性的,不同于过往围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诗歌的探索。最后,崔教授向同学们呈现了诸多富有研究意义的问题,在作家、译作、读者、译入语文化多元系统内外等层面延伸开去,极具启发性。

崔峰教授讲座剪影


723日上午9:00-11:00,南洋理工大学教育学院陈志锐教授为同学们带来第三讲:On 2 Literary Giants in Singapore Chinese Literature: Yeng Pway Ngon(英培安)& Wong Yoon Wah。讲座伊始,陈志锐教授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新华作家及其创作概况,紧接着介绍了新华文坛中的两位代表性作家Yeng Pway Ngon(英培安)和Wong Yoon Wah(王润华),希望通过对这两位新华文坛上璀璨的星辰的介绍,使同学们了解到、感受到新华文学的一点底色。首先是对Yeng Pway Ngon(英培安)创作的介绍。陈志锐教授介绍道,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英培安以诗人、小说家、批评家的身份在华语文坛崭露头角。他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作品被翻译成英语、马来文、荷兰语、意大利语在海外广泛传播。回顾英培安的求学生涯,其中学时代就展露出了对文学和艺术的天赋,进入大学以后,在台湾现代主义运动和杨牧、瘂弦和周梦蝶等现代派诗人的影响下,英培安开始创作和投稿。陈志锐教授介绍了英培安三部获得新加坡文学奖的作品,分别是《骚动》(2002)、《我与我自己的二三事》(2006)、《画室》(2011),其中,后两部作品被亚洲周刊选为年度十大最佳中国小说。陈志锐教授以《一个像我这样的男人》(1987)、《孤寂的脸》(1989)、《骚动》(2002)这三部小说为具体文本,讲述了作家的具体生活与其作品之间隐秘的联系以及作家的多面性话题。作家在写作中将自己的经历转换、磨砺,最终呈现为文本所呈现给我们的样子。陈志锐教授讲道“寂寞,这个词对英培安非常重要”,以及英培安早年办茶座、办草根书店的经历,都成为了其作品中鲜活的基底。英培安最早用不同人称写小说的模式、甚至让小说的主人公离开情节,与读者对话,在小说实验中品尝着寂寞的滋味。陈志锐教授感慨地说道:“必须有这样的人走在前面,你才知道坚持文学、坚持写作、坚持孤独是值得的。我们需要这样一个人让我们去仰望,一个文学偶像、学术偶像、学者作家偶像。”在对作家Wong Yoon Wah(王润华)的介绍中,陈志锐教授称其为一个“左手创作,右手学术”的创作者。与英培安不同,王润华创作非常特别的一点是,把他的学术融入创作,是新加坡少有的具有国际性的诗人、批评家、学者,一个跨国界、跨地区、跨区域的一个作家。王润华主要研究领域有中西文学比较研究、唐诗及诗论研究、现代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与电影等。而关于王润华的创作,早年住在橡胶种植园的成长经历深深地嵌入了他的作品,早年在台湾受到现代派的影响非常大。在他的《地球村神话》(1999)、《热带雨林与殖民地》(1999)、《新村》(2012),可以看到这两段生活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和在其作品中的呈现。王润华的作品,是他对于诗和历史的反思,也是其对荒诞、神话等元素着迷的一种表达。

陈志锐教授讲座剪影


723日下午2:00-4:00,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崔峰教授带来第四讲:literary tranlation during a turning point political influence on Translation Seen through the Cessation and Resumption of Shijie Wenxue (Late 1970s to Early 1980s)崔教授以三个案例为对象,意图通过研究1977年初期出版了两期“内部流通”版本及随后在1978年出版了四期背后的曲折,结合复刊时采用的形式内容,探索翻译实践背后的主导原则及期刊与彼时政治环境之间的联系,展现翻译文学在过渡期的隐形抵抗形式。其一是反苏联修正主义,即中国文坛的“反修正主义”浪潮影响了苏联文学的译介。在政治气候转换的年代,《世界文学》长期保持谨慎小心的稳态,这一点由1966年停刊前最后一期与文革结束后的第一期首篇高度相似、重视意识形态旗帜的标题所体现。开始实践内部出版之后,《世界文学》在政治功能方面,一方面延续了对20世纪60年代反殖民主义和民族解放斗争的关注,另一方面彰显出中美关系变动所带来的新内涵,即通过翻译亚非拉及第二世界的文学作品来反对苏联霸权的策略。以被定位为苏联修正主义作品的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王金陵译)为例,其作为批评对象与附上的副文本一同被定向地翻译、传播。尽管当时的政治气候已经开始转变,但基于对潜在风险的忧虑,编译者们所采取的翻译策略是将批判四人帮的文章、对苏联修正主义小说的批评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一并连载。实际上,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内部出版物已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公共领域,如读书会、通讯会、沙龙及个人间的互通等等。相较之下,译者王金陵在1980年再版时所作的后记似乎开始放弃意识形态批判话语,意图回归文学作品的诗学层面,而这背后仍存有过渡时期艰涩的徘徊,如认为感伤主义情绪成为了作品中不合时宜的色彩。

崔峰教授讲座剪影


724日上午9:00-11:00,台湾“中研院”文哲所杨小滨研究员带来第五讲:The Alienation/Separation of the Subject and Problem of the Modern Other: A Psychoanalytic study of Edward Yang’s Film在本场讲座中,杨小滨教授论及电影与现代社会的探索与反思、哲学思想与电影艺术的融合、成长与欲望的探索与解读、独立性与个人主义的探讨、电影中的潜意识与现实、现代社会与个人主义的哲学思考、电影与文学的跨界思考等话题,并对贾樟柯、姜文、侯孝贤和杨德昌四位导演的电影创作进行比较分析。杨小滨教授认为,杨德昌导演影片中的美学性在于一种穿越幻想的尝试。其影片通过他者的符号建构,直面创伤的本源。杨德昌电影中的一个重要维度是通过不可能的欲望,在现代性的象征结构中体验创伤性的遭遇。相比蔡明亮的电影更加关注现实真实,侯孝贤和杨德昌的电影则更多地涉及象征和现实。

杨小滨研究员讲座剪影


724下午2:00-4:00,台湾“中研院”文哲所杨小滨研究员带来第六讲:The Critique of Pure Language: Proletarian Poetry as a Revolution of Form杨小滨教授首先介绍了由吴飞跃和秦晓宇导演的纪录片电影《我的诗篇》,这部影片以细密缓慢的节奏勾勒了陈年喜、邬霞、乌鸟鸟、老井、吉克阿优和许立志这六名漂泊于故乡与城市之间的打工者的生活,他们忙碌于幽深的矿井与轰鸣的流水线,他们将他们的生活写成了诗,那些来自地心深处、矿洞尽头、归乡途中的诗歌,每一句诗都凝聚着粗砺而真实的生活经验,纪录片将这种经验暴晒于日光之下。杨小滨教授以具体的诗歌文本作为载体,带领在场的同学们在具体文本中体验工人诗歌中的铁与现实、荒诞与痛苦。于此同时,杨小滨教授还谈到底层诗歌的创作和挖掘、底层诗歌语言创伤性话题。杨小滨教授提出,在对底层诗歌的挖掘过程中,需要从语言角度去发现语言层面的创伤性,而不是仅仅关注生活苦难。此外,杨小滨教授对于底层诗歌与现代主义风格、底层诗歌与非虚构写作的关联性以及艺术创作与翻译的平等性、诗歌创作与美学价值的理性与感性认知等话题,也在讲座中逐一探讨。

杨小滨研究员讲座剪影


725日上午900-11:00,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陈济舟教授带来暑期学校讲座第七讲:The Dust Cloak and the Magical Drum: Speculative Memoriality and Regenerated Materials in the (Non-)Fictional Narratives on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陈济舟教授以西南风物“尘衣”(the dust cloak)及神鼓(the magical drum)为切入点,意图还原作家阿来的非虚构叙事作品《云中记》之多重意涵。2008年汶川大地震所发生的西南区域是一处语言形态、地形地貌多元多样的瑰地。藏羌彝走廊、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我们对其鲜明而突出的印象。陈教授通过分享《云中记》中的一段关于尘衣的刻画,引入了“记忆性”(memoriality)这一概念,其并非我们用于判断一件事是否值得记忆的特质,而是在一种不同的时间观及能量场所导致的混乱的记忆时刻,所产生的记忆性的加工。陈教授通过展示羌族年长者以地方方言讲述起源神话的视频,意图经由神话故事所隐射出的民族心灵图式还原文化的在地性。在这一叙述中,经书被重新召唤的过程得以呈现,通过动物,舞步,传递到膝盖、心灵、嘴巴,最终成为具备多元多样形态的“文”,构成叙事的力量。

陈济舟教授讲座剪影


725日下午2:00-4:00,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涂航教授带来暑期学校讲座第八讲:Left-Wing Melancholy: A Dialogue between Chen Yingzhen and Wang Anyi讲座探讨当代中国及华语文学中左翼忧郁的美学、情感及政治维度。涂教授将重点放在台湾马克思主义者陈映真(1937-2016)与上海小说家王安忆(1954-)之间的文学和思想交流上,以说明海峡两岸的作家是如何接受社会主义思想的。通过聚焦陈映真和王安忆的文学交流,涂教授展示了中国语境下的左翼忧郁的具体表现。台湾左翼作家陈映真深受毛泽东思想的影响,他的忧郁反映了对左翼理想的坚持,而大陆作家王安忆则通过对上海革命历史的书写,表达了对消费资本主义的反思和批判。涂教授指出,尽管两者在对社会主义的文学表现形式上存在分歧,但他们的叙述共同展现了在激烈变动的当下,对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刻思考。

涂航教授讲座剪影


726日上午9:00-11:00,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涂航教授带来暑期学校讲座第九讲:Forbidden Romance in Modern Times: China and the West演讲主要通过研究中西方的文学名著,探讨了现代自由意志和解放主体性的诱惑如何驱使中国知识分子、华语作家及同时代的西方作家重新定义爱情、欲望、激情、忠诚和牺牲等情感术语。涂航教授在演讲中提到中国现代作家在处理爱情与政治的关系时,借鉴了西方浪漫主义思想,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表达现代社会中的情感冲突。过去,西方学术从理性转向情感研究,这一趋势也影响了中国学者,他们开始更加关注情感与社会结构的关系。研究这些文学与文化现象有助于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浪漫主义思潮及其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

涂航教授讲座剪影


726日下午2:00—4:00,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陈济舟教授带来暑期学校讲座第十讲:Resetting the Southwest Narrative: Sichuan Pepper, Clown, and Qiu Jiongjiong’s A New Old Play陈教授从邱炯炯的《椒麻堂会》切入,详细介绍了邱炯炯的个人经历及其拍摄的一些纪录片作品,并对“堂会”这一戏曲专业名词作了解释。陈教授认为,当我们在讨论华文文学时,不仅需要把注意力放在中国以外,在中国以内,也有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有群体以其特定的方言进行写作和交流。我们需要找出在描绘中国历史和文学的广阔图景时常常被忽略的地方,例如西南地方叙事。随后,他对西南地区文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和文学与中国的地方主义展开了深入讨论。在“风物”部分,陈教授以“麻”举例,强调风物是一个感知系统和观测角度,以此带出《椒麻堂会》这部电影中的隐喻,展现人们在频繁的历史事件中所表达的冷漠无情。

陈济舟教授讲座剪影


727日上午9:00-11:10,美国罗格斯大学东亚系宋伟杰教授带来暑期学校讲座第十一讲:Environmentality and Ide(c)ology: Objects, Storytelling, and Chinese Ecowriting在本次讲座中,宋教授深入探讨了生态文学和环境人文的研究、现代和当代文学中的生态意识以及城市与乡村的关系等多个主题。宋教授将生态文学和环境人文的研究分为三个浪潮:1970年代的环境哲学、生态学和环境伦理学,1980年代的环境历史和生态文学以及1990年代以来的生态危机、可持续发展和跨学科的生态研究。他特别强调了环境物象的研究,包括水、空气、塑料、树和森林等,这些物象不仅是具体的物质存在,也是观念和概念的化身。宋教授通过引入“环境性”(environmentality)、“意识形生态”(ideology)、“生态写作”(ecowriting)、 “环境物”(environmental objects)等核心概念,分析了现当代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探讨了这些问题在文学和多媒体展览中的表现形式。

宋伟杰教授讲座剪影


727日下午2:00-4:00,南京大学文学院王彬彬教授带来暑期学校讲座第十二讲:《作为批评方法的文本细读》。王彬彬教授围绕文本细读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入讨论,分享了他对这一文学批评方法的独到见解。首先,王教授强调了文本细读的重要性,认为这是文学欣赏的一种特殊能力,需要与优秀的文学作品相遇才能发生。文本细读不仅是一种批评方法,更是文学研究的基础,并提出了文本细读发生的两个条件:读者需要具备对语言的敏锐感受能力、良好的联想和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充分的尝试;同时,文学作品本身也需要具有值得细读的品质。在讨论文本细读的理论品格时,王教授强调,不应以理论先行的方式解读作品,而应在感受作品的基础上抽象出理论。他认为,批评者应该从具体的作品感受出发,将这些感受抽象为某种概念或理论原则,以提升文学批评的理论品格。王教授还探讨了文本细读的实践与挑战。文本细读中可能出现过分解读的问题,这与具体方法无关,而是与读者的解读能力和态度有关。此外,他还讨论了作者意图与解读的关系,认为在文本细读中,如何处理作者主观意图与解读结果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在讲座中,王教授还特别提到了诗歌语言的特殊性,探讨了如何在诗歌中进行文本细读。他还讨论了作家创作与文学批评之间的平衡,认为创作者应从个人情感体验出发,用高超的表达能力表达独特的人生体验,同时在学习前人创作的过程中避免被理论束缚,保持创作个性。

王彬彬教授讲座剪影


728日上午9:00-11:00,美国罗格斯大学东亚系王晓珏教授带来暑期学校讲座第十三讲:The Silver Screen and the Bamboo Curtain: Eileen Chang in the Early Cold War Era王晓珏教授在学术会议上对张爱玲在冷战初期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探讨,特别是张爱玲的两部文学作品《借银灯》《年华风格的<太平春>》与桑弧导演的电影《太平春》之间的互文关系。王晓珏教授认为,张爱玲既不是一个文化上的冷战主义者,也并非一个超越政治的艺术家,而在两种文化间展现出独特的纠缠和跨越。王晓珏教授讨论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包括外交和文化交流方面。同时,对中国文化的自由发展进行了展望,并围绕电影《太平春》的创作过程,探讨了中国1949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和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张爱玲的个人经历,特别是她离开上海后的生活和创作尝试,以及在美国学术界的研究路径,为理解她的文化贡献提供了新的视角。

王晓珏教授讲座剪影


728日下午2:00-4:00,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罗岗教授带来暑期学校讲座第十四讲:“远方”的虚妄或实存:一种“电影地理学”的可能。罗岗教授以“远方”这一悬而未决的方案为引,以张爱玲的《银宫就学记》为例,深入探讨了上海的历史背景及其对张爱玲成名的影响,上海电影业在战争时期的变迁以及国难地理学与电影地理学的关系。首先,他指出张爱玲的文学成就与其生活的时代密切相关,特别是上海孤岛时期和沦陷区时期的特殊历史背景。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上海被日本占领,公共租界陷入混乱,为张爱玲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此同时,张爱玲对“远方”的质疑来源于她的生活理念与创作理念,她强调平凡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反思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其次,罗岗教授聚焦于上海沦陷区的电影产业,特别是1942年日本占领租界后,上海电影业受到日本人的控制,张善琨的新华影业成为行业龙头。这一时期的电影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也体现了电影在现代城市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具有教育民众的重要使命。最后,罗岗教授深入分析了张爱玲对上海电影的批评与反思,她对教育电影的工业化影响持批判态度,并对特定电影及其主演进行了评价。张爱玲的电影思想不仅关注电影的艺术性,也关注其在社会和文化中的作用。此外,在会议的讨论中,还涉及了中国现代农业的崛起、电影院的多重意义以及“大东亚共荣圈”与日本外扩思想的关联等多个方面。这些讨论不仅丰富了对张爱玲及其时代背景的理解,也展现了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意义和影响。

罗岗教授讲座剪影


729日上午9:00-11:00,哈佛大学南亚系曲洋带来暑期学校讲座第十五讲:“Like the Changi Sea”: Exploring Changing Chinese Literature through the Example of Singaporean Tamil Literature曲洋通过南洋的概念与历史变迁,引出对新加坡多元文化背景的讨论。历史上,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存在着文化冲突,如华人与马来人通婚,泰米尔人坚持使用泰米尔语等,这些文化现象在新加坡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展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物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此外,演讲还讨论了新加坡文学的创作和影响,以及关于华人和非华人的身份认同问题,揭示了文学在探讨身份、文化认同和社会融合方面的独特价值。演讲的另一个重点是泰米尔文学与华人文化的交融。泰米尔文学中,泰米尔人对自身语言和文化的坚持,以及与华人文化接触时产生的冲突和融合,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泰米尔男子与华人女子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由此引发的改名换姓等情节,反映了文化融合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最后,演讲深入讨论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重点在于南印度文学传统与印度教的关系,以及英国对印度和印度教的定义。通过这些讨论,曲洋呼吁文学研究者超越语言和背景的限制,将更多非华语写作的作品纳入研究视野,以促进文学研究的多元化和深入发展。

曲洋讲座剪影


729日下午2:00-4:00,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杨革新教授带来暑期学校讲座第十六讲:Ethical Selection: A Key Term of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and Its Application杨革新教授围绕自然选择与伦理选择、文学与伦理的关系以及 AI 人工智能与文学的关系等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在自然选择与伦理选择方面,教授指出人类通过自然选择获得身体形式,而在伦理选择中定义了人性,实现了从动物到人的转变。这表明伦理选择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它塑造了我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关于文学与伦理的关系,教授认为文学与伦理紧密相连。文学作品中的伦理选择反映了人类的道德和理性,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伦理元素,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身份和道德观念。文学在传递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 AI 人工智能与文学的关系上,教授表示随着技术的发展,文学创作既面临挑战也迎来机遇。一方面,文学研究者应拥抱新技术,利用 AI 技术丰富文学研究和创作;另一方面,文学创作者要保持独立思考,避免过度依赖 AI 技术。这提醒我们在利用新技术的同时,不能失去人类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杨革新教授讲座剪影


十一位系列演讲嘉宾分别聚焦各自领域,对多个学科前沿问题发起探讨,内容详实,深入浅出,得到了广大学员们的热烈响应。互动环节为同学们提供了充分交流的机会,大家都积极向老师提问请教,增进交流,场面热闹,每场互动答问环节都将近一个小时。在紧凑、热烈的学术研讨中,嘉宾教授们充分肯定了同学们活跃的思维能力、浓厚的问题意识,耐心地为大家答疑解惑,他们所分享的海外汉学的文化研究方法对广大学员们启发良多,至此,“2024浙江大学SDG全球暑期学校:当代文学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系列演讲部分告一段落。


二、2023年文学院暑期学校第二环节:文学院名师线下演讲系列


730日早上8:30,“2024浙江大学文学院SDG全球暑期学校:当代文学与全球可持续发展”开幕式准时开始,由金进研究员主持,浙江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李铭霞致开幕辞,李书记代表浙江大学文学院向各位参会嘉宾、点评专家和各位海内外高校研究生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真诚的问候。她提出世界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人类比任何时候都渴望全球合作。浙江大学一直坚持“创新、开放、协同、人本、改革”的发展理念,追求“更高质量、更加卓越、更受尊敬、更有梦想”,继续拓展新格局,开启新征程,坚定不移地走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期待大家共同努力,一定能够让更多思维、理念、研究在“SDG全球暑期学校:当代文学与全球可持续发展”这一优质的学术平台上夯实与成长,同时,李书记也殷切期待不久的将来大家踊跃报考浙大文学院,在美丽杭州求学问道,成就自己的学术人生。

文学院李铭霞书记开幕式致辞


接着,浙江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主任、浙江大学汉语言研究所所长方一新教授为同学们带来第一场主题讲演,题为《东汉安世高可疑译经考辨的步骤与方法》。方一新教授在演讲开始,就向我们解释了“为何要鉴别古籍“这一重要问题。方教授表示,目前现存古籍有8-10万种,数量极其庞大,其中有很多伪书。借此,他向我们详细介绍了鉴别早期可疑佛经的方法与步骤。首先他讲述了前人时贤考辨的概况,其次他重点强调了需要鉴别的语料:一种是全书都是伪的,另一种则是部分章节或条目是伪的、不可靠的,有后代的语言成分。方教授对需要鉴别考辨的汉译佛经进行了梳理。接着,方教授以安世高可疑译经的考辨为例,深入讨论了大家在学术研究中应该如何进行译经语料的鉴别。首先要着重关注目录版本等文献学方面的证据,他对东汉佛经的概貌进行了介绍,并对“可疑佛经“界定了范围。第二,方教授强调要有一个比照对象的确立。最后是语言证据的提取。为了进一步说明考辨的细节,方教授以旧题安世高译《处处经》译经年代考为例展开分析。此外,方教授还强调要从语言角度来看翻译年代。方教授表示,可疑佛经的考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兼顾文献、语言、思想、义理等因素综合考量。为了鉴别这些古书,方教授提出了利用语言模型进行考定的方法。语言模型是一种人工智能系统,可以用来理解生成自然语言的文本。通过大规模的数据集预训练,然后在佛经语料数据集上进行微调,可以提高对可疑古书的判断准确性。此外,方教授还强调了大数据在未来人文研究领域中的作用,认为它可以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方一新教授主题演讲


紧接着,由浙江大学文学院楼含松教授带来题为《古代小说研究的基本范畴和前沿进展》的第二场主题讲演。楼含松教授向我们阐释了“小说史”这一领域中的重要问题。他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出发,详细介绍了小说史研究的百年历程,梳理了在此期间不同时期的研究方法与特征。楼教授还探讨了小说史研究的影响、研究进展、学术市场等多个方面的发展情况。接着,楼教授深入讲解了小说史研究的基本范畴,涉及史实考证,小说观念的演变、小说理论以及小说史学史的发展。他指出,史实的考证是小说史研究中的关键环节,而意义的阐释则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来展开。意义阐释方面,楼教授提出了三个切入点:文化视角、思想视角和美学视角。在文化视角下,他认为可以从历史、社会、政治、宗教、地域等多方面阐释小说中的文化因素。通过文本细读,揭示作品的主题与情感表达。则从人物、结构、语言、文体、类型等方面入手,分析小说的美学价值。楼教授进一步指出,小说作为一种综合性文体,包含了丰富且复杂的内容,涉及到大量的知识。因此,小说研究需要打破学科界限,进行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以全面理解和分析小说的内涵。他还强调了文学本位与跨学科研究之间的平衡问题。在进行跨学科研究时,必须确保文学研究的核心地位不被削弱,尤其是在处理历史真实与文学表现之间的关系时,需谨慎反思如何坚守小说史研究的本味。

楼含松教授主题演讲


731日早上830,浙江工商大学蒋承勇教授为同学们带来第三场主题讲演,题为《自然科学-传播媒介-文学跨学科研究——以19世纪欧洲小说中心》。蒋承勇教授在讲座中主要讨论了文学跨学科研究以及文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其中主要探讨了文学与社会发展、科学、艺术、哲学等多方面的关系,强调了文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文学在不同学科背景下的影响和作用。蒋教授首先就文学与跨学科研究的边界问题进行讨论。蒋教授认为,文学研究可以与其他学科产生互动,以拓展我们对文学研究的视角,深化对文学本身的认识。蒋教授也讨论了科学和文学之间的关系,以及19世纪欧洲科学和文学的发展,强调了科学和文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此外,蒋教授也就小说创作与传播的历史变迁进行了讨论。其中提到了小说的起源和发展,从古代到现代、长篇到短篇、纸质到数字化等不同形式的变化。同时也分析了影响小说发展的因素,如印刷技术、出版业等。另外,也讨论了数字化对小说发行量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经济科学基地来推动小说的繁荣。接着,蒋教授认为科学和文学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科学为文学提供了思想基础,而文学则通过艺术形式展现了科学的魅力。同时,他也还强调了跨学科、科学与文学之间的关系,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定律。最后,蒋教授主要讨论了文化自信和文化创新。他强调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同时,也要保持古为今用的态度,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学传统。

蒋承勇教授主题演讲


紧接着,由浙江工业大学肖瑞峰教授带来题为《中国文学中的别离主题》的第四场主题讲演。肖瑞峰教授在演讲开始,就向我们解释了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为历代作家传承并赋予新意的文学主题,其中别离主题便是其中之一。肖教授通过多个文学作品考察了各种别离场景。他以《三国演义》《西游记》《史记·刺客列传》为例分析了“慷慨悲壮的君臣之别”。以《史记·项羽本纪》《长生殿·埋玉》《雨霜铃》等为例探讨了“凄恻缠绵的情侣之别”。以《山中送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为例分析了“深婉沉著的友朋之别”。最后,他以《悲愤诗》和《游子吟》为例探讨了“哀伤愁苦的骨肉之别”。接着,肖教授通过四个历史时期解释了别离文学的发展历程:先秦的滥觞期,汉魏六朝的成熟期,唐宋的繁盛期,以及元明清的嬗变期。他全面梳理了别离文学从初步形成到成熟、从繁荣到嬗变的发展轨迹。为了进一步阐明细节,肖教授还分析了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如柳、水、酒、月等。他辨析了别离主题中哀婉愁苦的主旋律和刚健昂扬的变奏曲,并探索了蕴含在别离主题中的生命与艺术奥秘,肖教授从别离主题的角度完成对中国文学的历史流程的独到概括。肖教授还强调,诗歌作为文学创作的一种重要形式,不仅是理想的助推器、现实的晴雨表和心灵的休憩所,还是情感的传声筒、生命的加油站以及人脉的润滑剂。读诗和写诗能够激励志向,并为人生提供帮助和指引。

肖瑞峰教授主题演讲


三、2023年文学院暑期学校第三环节:

2024浙江大学SDG全球暑期学校:当代文学与全球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系列


730日下午2:00-4:00,开启本次研究生论坛第一场是中国当代文学专场,浙江大学文学院陈奇佳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刘杨副教授负责点评。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安子瑜的发言题目为从“超临一切”到具体:杜运燮诗歌中的主体状态研究》,认为杜运燮的早年诗作崇尚描写“超临一切”的主体状态。“超临一切”的诗歌理想,让主体获得观照现实世界的新的聚焦方式。在以自然为中介、超越现实困境的过程中,诗歌成为改变主体状态、想象性地建立新秩序的装置。结合《登龙门》与《月》二诗,尝试分析杜运燮诗中主体状态与具体情境发生互动的不同方式。浙江大学文学院本科生肖伊萌的发言题目为《互文本意义下的“油滑”与“诚敬”新解——以<奔月>》为例》,从互文本性的基础视域出发,分别从创作手法、叙事话语等多个角度提出对鲁迅创作中的“油滑”与“诚敬”的新解读,并选取《故事新编》中的《奔月》一篇进行集中研究。浙江大学本科生陈亭筱的发言题目为《从<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看梁遇春的“失恋”》,认为在深入阅读梁遇春先生的散文时,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笔下的情感流转,无论是早期洋溢的青春激情与少年意气,还是后期透露出的沉稳与沧桑之感,都别有一番滋味。他的文字始终保持着对世界的热忱与探索,展现着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王都的发言题目为《十七年科幻小说的近未来叙事与时间政治》,认为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和“幻想”构成了具有能动性的文本结构,这一结构的基础命题是时间叙事。“近未来”(near future)是十七年时期中国科幻小说的主要特征。这种“近未来”叙事可以作为剖解当时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状态的重要入口,它描绘的是一种“社会主义现代性”的想象图景和经验结构。浙江大学文学院本科生赖晨雪的发言题目为《新时期汪曾祺的文化小说——京派文脉的接续与发展》,认为新时期的汪曾祺早已将自己的政治神经钝化,没有急于用文学参与和回应政治;他将时代感虚化,写时代主题之外的古老乡镇普通人辛劳而认真的日常生活,写实的严谨和写意的空灵交织而成文字,岁月沉积的风物人情、浓酽厚重的生活趣味、无法逃避的生命悲凉都是汪曾祺文章的真实思想状态。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生徐濬思的发言题目为《生命、反叛、自由、性——王小波<黄金时代>的四重奏》,通过对王小波《黄金时代》一文本进行细读,重点从生命、反叛、自由三方面论述,以“性”为线索贯穿其中,从“性”感知生命力与生命意义、到个体面对权力制度的反叛、又通过反叛获得主体性与自由,彼此之间相互缠绕,共同构成该文本的四重奏。浙江大学文学院本科生宋承旭的发言题目为《守序与混乱的共存:简析<白鹿原>中白鹿两家关系及变迁——结合<乡土中国>视角分析》,分析《白鹿原》中两个家族成员的发展和关系变化,试图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以这本书观察乡村社会的视角审视白鹿两家的发展变迁。认为二十世纪上半叶的陕西农村白鹿村,在政局变幻莫测、新文化迟钝地叩击乡民和新经济因素影响农村生产的大背景下,原有的乡村文化体系和治理格局遭受着极大的冲击,也正是在这种冲击下,白鹿两家的裂痕愈发走向不可弥合的地步,在时代车轮的催迫下走向殊途。浙江大学文学院本科生俞姝婕的发言题目为《纪实与虚构——以王安忆<考工记>为讨论对象》,认为王安忆的小说既是一种对真实的虚构,也是一种再现真实的方式,是与“真”并列的一个存在,是抵抗虚假的一大利器。在她的作品《考工记》中,王安忆构造了极具特点的核心意象和人物,深刻诠释了她对小说虚构技艺的理解。匈牙利罗兰大学远东系博士生Laura TORMA发表论文Generational Challenges Through Changing Times in Lu Min’s This Love Could Not Be Delivered,她认为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in China witnessed rapid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 that formed the lives of Chinese people in a significant way. Different changes and challenges affected different generational groups who in turn reacted and coped in different ways. Lu Min’s novel This Love Could Not be Delivered is a family saga displaying three subsequent generations se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rapidly changing Chinese society in the 1980s, 1990s and early 2000s.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苑博的发言题目为《新中国成立后报刊传播空间的地方重建与地方期刊的出版(1949-1956)——以湖北省和<长江文艺为例>》,认为文学期刊是文学生产与传播的重要媒介,同时也构成当代文学制度的一部分,哪些作品可以刊发,哪些作品不能刊发,不仅出于编辑群体在审美上的考虑,同样受制于意识形态的规约。考察新中国成立后的地方文学期刊,《长江文艺》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讨论对象。

中国当代文学专场汇报


陈奇佳教授、刘杨副教授点评


730日下午4:00-6:00是文艺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专场,浙江大学文学院邹广胜教授、朱首献副教授负责点评。剑桥大学硕士生黄雨晴的发言题目为A Tale of Two Locales: On the Film Adaptation of Flowers of Shanghai,她认为the novel titled The Sing-song Girls of Shanghai (海上花列传, 1894) written in Wu dialect (苏州白话) by Han Ziyun (韩子云), received some of the most positive comments from influential literati at the time.Eileen Chang devoted herself to translating it into Mandarin and English versions to popularize the novel on an international scale. Hsiao-hsien Hou adapted TSGS into the film Flowers of Shanghai (海上花) in 1998. This film features a unique aesthetics, which was well-received and earned Hous fourth entry into the Official Competition of the Cannes Film Festival. 浙江大学文学院本科生谷子轩的发表题目为《小写历史的影像实验——以侯孝贤的<悲情城市>为中心》,认为侯孝贤他本人的质地与他所涉入的历史领地发生某种微妙的反应,而静观这场反应的观众们直观地发现,历史虽由口耳相传的故事构成,可生活在历史褶皱里的个体却各有各的命运,重要的是人如何活着,如何死去,又如何把自己置身于这座悲情城市里。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本科生雷欣怡的发表题目为《女性题材电影中女性的“看”与“被看”》,以劳拉·穆尔维提出的电影中“看与被看”的视角来解析近年爆火的女性题材电影《你好,李焕英》、《消失的她》和《我的姐姐》,进一步探究在女性观影者的快感获取以及其视角下两性的权力置换。香港大学中文系博士生陆丹琦的发表题目为《媒介/环境视域下的“楚原+古龙”电影布景研究》,认为中国香港导演楚原于20世纪70年代拍摄了一系列古龙小说改编的电影,其布景、美术别具“邵氏”片场特色。此类布景装置不仅服务于香港影像“武托邦”的呈现,也为在“媒介/环境”视域中重新理解布景团队配合、设计思维及影像视觉表达提供了重要视角。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颜诗桐发表的题目是《荒寒的表达与限度:<生吞>及短剧集<胆小鬼>的改编》,认为这些影视剧对东北进行的再生产给了东北“荒寒”具象化表达的空间和被消解被抵抗的可能,得以从中窥见东北荒寒美学所被赋予的文化政治与时代隐喻。马来亚大学中文系硕士生黄玉琴发表的题目是《复古的技艺:〈汉宫秋·饯别〉的当代演绎》,认为《汉宫秋·饯别》一折重点刻画了汉元帝的人物性格,而新昌调腔的戏曲演绎让人无法不惊叹于演员的表演艺术。新昌调腔以其独特的“干唱”特色让一台之戏落在了演员身上,最大程度还原了元杂剧“一人主唱”的演出特征。以保留最纯正的杂剧形式之名,新昌调腔的传统古戏声名远扬。南京大学硕士生解海宁发表的题目为《摹仿与创作——谈施蛰存小说<娟子>对夏丏尊译著<绵被<的摹仿》,认为《娟子》并不是是对《绵被》的单纯摹仿。《娟子》这篇仿作与《绵被》之间,若要强言相似之处,恐怕也仅在身为师长的知识男性对于寓居家中的求学女性的爱欲这一大的情节设置上,而在其余情节和主旨上均有较大差异。悉尼大学硕士生赵含章发表题目为Towards new future terrains: The rise of female science fiction authors in China,她认为The rise of She-SF challenges the male-dominant voice and brings a feminist perspective into the sphere of Chinese science fiction. This essay examines the subversive potential embedded in the female perspective towards the human future. In particular, it is crucial to map the works by these new generation writers with previous female SF authors in China and the world.台湾大学中文系硕士生陈志纬发表题目为《似通非通:赵元任译<阿丽思漫游奇境记>中的跨语际实践》,试图从三方面讨论赵元任的《阿丽思》译本。首先从一则“译者序”讨论英文本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与中译本入手,谈论潜藏在《阿丽思》译本中1920年代中国语言改革的语境与脉络。同时从汉英人称的对应问题切入,探寻赵元任对于在语言内建立细致区别的重视。马来亚大学中文系硕士生许美薇发表题目为《林纾、夏康农和王振孙三种<茶花女>翻译的比较》,试图从三个时期的《茶花女》译本着手,探究《茶花女》不同时段重译的文学需求,并通过比较译本,探讨域外小说初入中国至80年代在不同世代中的转变,以获得文学于其时代读者群体产生的意义及影响。香港大学中文学院博士生徐卓然发表题目为《自由而保守:张竞生与他的性学理论》,试图以张竞生在1920年代发表的关于爱情和性的理论来探索五四后期性与爱情理论的开放性与保守性。认为张对于性快感的维护可被看作是对个人主义的声援,但若这种维护的最终目的仍是繁衍,那么这种个人主义仍是服从于民族主义和集体主义。张的理论给予女性一部分自由,而又并不想让女性脱离家庭;关注个人主义,而又希冀效力于民族主义。因而他的性学和爱情理论带有自由而保守的矛盾感,而这种矛盾感也同样体现于30-40年代女作家的写作和个人命运之中,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

文艺学与现代文学专场汇报



邹广胜教授、朱首献副教授点评


7312:00-4:00,台湾文学与欧美澳华人文学专场由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张重岗研究员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沈庆利教授负责点评。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储梦雨发表题目为《“爱”与“希望”的重构与重构之难——重读陈映真<万商帝君>》,通过分析《万商帝君》中“爱”的无力、主人公林德旺的主体症状以及小说暴起暴落的结局,探讨陈映真对台湾社会所存在的巨大断裂的敏锐把握,与将“爱”和“希望”的内涵历史化、政治化理解的自觉意识。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张逸静发表题目为《白先勇香港空间书写——以<香港—— 一九六〇>为例》从空间角度探析<香港——一九六〇>》,认为该作品呈现出的以香港城市为代表的典型空间书写,和香港镜像空间与主人公身份认同等问题之下蕴含着《局外人》对白先勇的深邃影响,以及白氏自身故土危机和边缘化情绪的隐晦表露。清华大学中文系本科生金蒙璐发表题目为《陈映真小说中的基督教观念》,从具体文本出发分析蕴藏其中的嵌合时代与社会背景的基督教观念。陈映真理想的基督教的一系列观念的产生与左翼思想对其的影响有深刻联系,可以说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的结合构成了陈映真的信仰体系。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奚炜轩发表题目为《社会讽喻、中国想象与爱的思索——陈映真小说<猫牠们的祖母>新论》认为陈映真1961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猫牠们的祖母》与1960年发表的小说群具有“原点”意义,这篇小说之于陈映真文学、思想乃至当下的意义,应得到更充分的评估,需要我们辩证统一地认识青年陈映真的诗学探索与思想探索过程。澳门大学文学院硕士生陈子仪发表题目为《耽美的迷思——论朱天文<荒人手记>中同性恋话语的书写》,认为《荒人手记》以第一人称“我”细细切开了一位男同性恋者的回忆、迷惘、体验和想象,有关过去与未来、真实与虚拟、狂热与孤独、信仰与虚无,均碎片化地呈现在小说近乎意识流形式的叙述中。浙江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倪子惠发表题目为《重拾“地母”传统与矛盾的女性主体写作——论张翎的女性书写》,认为张翎带着那一代人童年时期的创伤记忆和青年时期的文学记忆来到海外,既受到国内“主流”文化潜移默化的形塑,又在漫长的海外生活过程中接纳另一方“主流”对她的补足。她的创作立足于对原乡中国的体验与记忆,又在跨文化的背景下受到世界性的观念和多重经验影响,通过对各种以女性为主要书写对象的叙述,精妙地展现了女性性别体验的书写意义,丰富了独特的性别叙述视点。西南交通大学文学院本科齐书雯发表题目为From Tradition to Transformation: Reproductive Rights in Chinese American Women's Writings,论文中argues that Chinese American women's views on reproduction are closely linked to their process of forming an identity. Their reproductive choices involve redefining their identity. Additionally, this study elucidates how the conflicts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ideologies and contemporary Western feminism significantly impact the experiences and decisions of Chinese American women in regard to reproductive rights. This paper aims to contribute to the discussion on how reproductive rights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tersect and shape the experiences of Chinese American women in navigating societal expectations and personal agency.剑桥大学远东系硕士生杨易凡发表题目为The Mother-Daughter Plot in The Joy Luck Club (1993),认为 the joy luck club is not only a club of mahjong gathering, but also a way to adjust the traditional family kinship to move away from its patriarchal aspect and imagine a sisterhood community based on Chinese-American female mutual support and the common cultural bond.  浙江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吴晨璐发表题目为《萧红<呼兰河传>在美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通过美国学术专著论述和报刊网络书评,发现精英读者比较认可《呼兰河传》的农民描写、女性主义和艺术特色。通过美国版AmazonGoodreads的读者评级评论,发现各版本《呼兰河传》在美国的认可度普遍较高,普通读者对小说的艺术手法和跨越文化界限的精神内核表示欣赏。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张晋业发表题目为《1990年代中国的“世界”/“中国”想象及其反思——以<北京人在纽约>为中心》,认为《北京人在纽约》是理解1990年代中国“世界”想象与主体认知的重要文本。小说原著提供了具有1990年代特质的个人奋斗神话与“世界”(“美国”)想象的雏形。电视剧以“去政治化”的修辞策略言说出小说隐含的某种民族国家未来发展路径幻想,也症候性地暴露出其局限。难以自洽的幻想表征着1990年代中国面临世界格局错动时的压力及相关“政治无意识”与“情感结构”的变化。

台湾文学与欧美澳华人文学专场汇报



张重岗研究员、沈庆利教授点评



7314:00-6:00,香港文学与东南亚文学专场由暨南大学文学院白杨教授和浙江大学文学院金进研究员负责点评。浙江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赵芷萱发表题目为《叙述者声音下的个人与历史——研读<烈佬传>》,认为在黄碧云的个人表述中,该小说的“人”与“历史”之间还有很大的讨论空间。因此,该文试图以阿难的叙述者声音为主要线索,思考《烈佬传》中时间、“烈佬”与历史的联结。澳门大学中文系博士生蒋婷发表题目为《“诗城”重建与“他城”镜像——澳门新诗中的城市书写》,认为城市文化改变了诗人认知与感受世界的基本模式,作为“诗城”的澳门用现代的诗形状写城中人现代的情绪。澳门新诗中投射出中国大陆、港台地区、葡萄牙及西方的城市镜像,在呈现镜像的表征上澳门诗歌承续了中华文化的“大传统”,保留或衍生出了本土地方的“小传统”。浙江大学文学院硕士生沈一朵发表题目为《从“黄梅调”到“新武侠”——论1950-60年代邵氏电影中的“文化中国”》,认为从五十年代起,面对兴起的海外华人市场,邵氏公司选择了一条“文化中国”的路径,先后拍摄了一批优秀的黄梅调电影与“新武侠”电影。但结合电影上映之时香港本土报刊的评论文章与宣传广告,首先可以发现一些站在后来者立场上产生的认知错位。邵氏电影从“黄梅调”到“新武侠”,体现的正是这样的一套发展逻辑。浙江大学文学院本科生虞晴发表题目为《关于创伤文学的解构:论史铁生与邱妙津的书写审美》,分析史铁生与邱妙津两位作家创伤文学的书写审美,对创伤文学何以富有文学张力进行一定的解构,并简要延申作家书写创伤的意义。台湾大学中文系博士生潘舜怡发表题目为《战后香港电影的“马来亚化”声音想像与再现》,以1950年代电影《槟城艳》作为分析个案,探讨马来亚本土文艺圈热烈地以“马来亚化”为创作母体的时代背景当中,由香港南来影片的介入如何透过“声音”与“影像”的元素,作为再现南洋色彩或马来亚本土性的操作模式,透过相互碰撞与交织的听觉符码所实践的再现空间(spaces of representations)意义。南洋理工大学博士生贺倩茹发表题目为《文化焦虑:新加坡华文诗歌的主题研究》,通过对新加坡当代诗歌的系统性研究,发现新加坡文化焦虑的起源和变迁,并结合新加坡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解释和解答了新加坡文化焦虑出现的原因与消解的可能性。台湾大学中文系硕士生林良发表题目为《雨林寻味:砂拉越饮食书写的多重演绎》,尝试探讨分析三位位置与视角(在地、旅外、外地)各异的作家如何以“砂拉越饮食”为题展开书写,及其背后的核心关怀为何。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本科生黄惠恩发表题目为《随风待归:论宋子衡〈魂归何处〉的离散叙事》,试图论证〈魂归何处〉彰显了离散命运的悲剧性并非在于移民轨迹的游移不定,而是恋地归化的欲望无从实现的被动困境,从而强调离散想象在设立地缘认同的同时,亦警示了欲求归属的不可及。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硕士生古昀翰《逃逸的诗学:论<大象死去的河边>中的马华主体性》,借助后结构主义的视角阐释黄锦树的文学实践及其所呈现的马华主体想象,旨在透过分析《大象死去的河边》的叙事及其美学实践,描绘黄锦树孜孜创造的文学图景,以其现代主义文学手法为线索,探讨黄锦树的文学理念与实践,并进一步叩问他念兹在兹的马华主体性与现代主义文学之间的关系。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硕士生陈晓晴发表题目为《从结社到社交:战前新加坡华商俱乐部的历史角色与社会功能》,旨在探讨战前新加坡华商俱乐部在社会结构中的历史地位及其在民间所扮演的角色。著名的华商俱乐部包括怡和轩俱乐部、醉华林俱乐部、吾庐俱乐部、海天游艺会和为基利俱乐部。本文旨在说明其除了“休息娱乐”的性质以外,仍在社会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而在发挥这些功能的同时,英殖民政府的力量也在牵制他的作用。

香港文学与东南亚华文文学专场汇报


白杨教授、金进研究员点评



2024年文学院暑期学校第四环节:教学实践与文化采风


  202481日下午2:00-5:00,暑期学校学生在浙江大学图书馆古籍馆进行传拓和线装书装帧活动。分两组进行,有文学院古籍所韩秀丽等老师现场教学。



  202482日全天,暑期学校学生赴绍兴参观鲁迅故里,游览中国现代小说奠基人鲁迅先生故居,感受江南水乡文化。



  202483日全天,暑期学校学生赴海宁参观金庸书院和金庸故居,游览中国武侠小说巨擘金庸故居,感受武侠文学与江南士风的关系。


  202484日上午,暑期学校负责人浙江大学文学院华人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进研究员作总结,“2024浙江大学SDG全球暑期学校:当代文学与全球可持续发展”完成既定教学和科研任务,顺利结束。

金进研究员作暑期学校总结


本次暑期学校就学科前沿问题展开了深入而有前瞻性的探讨与展望,学员们踊跃发言,认真学习。浙江大学文学院暑期学校近年来都由文学院华人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组织,采用的是“系列演讲+学术论坛+文学实践活动”组织形式。2024浙江大学SDG全球暑期学校:当代文学与全球可持续发展”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也是浙江大学文学院响应建设一流学科的号召,积极参与中国文化自信建设,拓展中文学科学术视野,推动全球中文学术发展,提升文学院在全球中文研究领域形象的重要尝试。论坛为东西方大学研究生提供了一个跨学科、跨文化、跨语际的学术交流平台,暑期学校的学生既是参与者,也是讨论者,有利于培养青年学子的多元文化视野,加强海内外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论坛长期合作方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届,后续将持续推出,浙江大学文学院将为打造和夯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学术活动而不懈努力。


附部分活动照片:

附中文论坛议程:


撰稿人:赵芷萱温衍晴、李扬帆、李知泳、吴晨璐、谷子轩、宋承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