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汉语形式语义研究研讨会成功举办

  • 2024-04-24

  • 作者:

  • 浏览次数:10


2024419日至20日,第三届汉语形式语义研究研讨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召开。本次会议由浙江大学文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联合主办,浙江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协办,主题为“形式语义学的汉语研究与理论创新”,旨在重新讨论并审视西方语义学理论的合理性,找到现有理论分析对汉语相关现象的适用性,通过从汉语事实出发提出新的观点和理论,并最终推动形式语义学在中国的发展,同时提升中国学者对该学科的参与和贡献。



419日上午,研讨会开幕式在研究生院楼107会议室隆重举行。香港中文大学潘海华教授、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蒋严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宁春岩教授等60余名来自海内外兄弟院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文学院李铭霞书记出席了本次会议的开幕式,本院彭利贞教授、李旭平教授、罗天华教授和陈玉洁副教授也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由李旭平教授主持,他首先对与会嘉宾的到场表示了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接着,党委书记李铭霞致欢迎辞,以“三古三新三足鼎立、两尖两体两翼发展”高度概括了浙江大学文学院的学科体系和发展动态,回顾了我校中文学科逻辑语义研究的学术渊源和发展历史,希望本次研讨会能够再度推动相关领域理论方法的推进与发展。香港中文大学潘海华教授介绍了汉语形式语义学的研究历史,回顾了前两届研讨会的会议成果,希望中国学者能够提出更多自己的创见,推动学科进一步发展。



本次研讨会共有近40场报告,分七个议题展开:(一)量化与复数语义;(二)事件语义学;(三)程度语义学;(四)情态与可能世界;(五)条件句的语义;(六)否定与单调性;(七)语义与语用接口研究。

开幕式结束后,“逻辑真值语义”和“副词的语义”两场主题研讨在107主会场召开,包括天津师范大学宁春岩教授、复旦大学沈园教授、纽约大学的张琳敏老师在内的八位专家学者进行了报告。宁春岩教授以“First-Order Logic and Chinese WH-questions”为题,提出不同语言中不同合法度的Wh问句有着相同的底层语义,这对管辖与约束理论的SSLF映射提出了挑战。

19日下午,107主会场进行了“条件句”和“语用推理”两场主题研讨,包括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蒋严教授在内的七位专家学者进行了报告。同时,“名词语义专场”在研究生院楼103分会场进行,共七位专家学者作了报告,围绕汉语复数、量词和并列等研究问题紧密展开。

20日上午,“代词与量化”和“情态语义”两场主题研讨在107主会场召开,香港中文大学潘海华教授、我院彭利贞教授、复旦大学冯予力副教授等九位专家学者进行了报告。潘海华教授以“从形式句法语义看‘自指’和‘转指’”为题,提出将“XP的”分为名词补足语从句和关系从句两类,并从语义类型上重新分析为<e,t>te三类,有利于解决“自指”和“转指”的界限不清问题。下午,“事件语义专场”在107主会场召开,共进行了七篇精彩报告,围绕着事件复数、体、非常规论元等研究问题展开。

随着最后一篇报告结束,研讨会在掌声中落下了帷幕。短短两天时间,各位专家学者进行了精彩纷呈的报告,展开了热烈的评议和讨论,为大家提供了一场学术盛宴。



李旭平教授认为两天高质量的论文汇报是此次研讨会成功的保障。他进一步归纳了本次会议的三个特点。第一,形式语义学虽然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学科,不过它经历了逻辑和语义研究、句法和语义界面研究,语义和语用界面研究三个阶段。这次会议我们看到了中国学者在不同研究阶段和范式下追求学术前沿和创新的努力与成果。第二,本次会议报告的论文质量之高远超预期,这是一次创造新知识的会议,极大地加深了我们对汉语语义问题的理解。第三,与会学者中年轻一代的表现突出,无论从选题还是技术手段都具有前沿性。他也对90后和00后等新生代学者寄予了厚望,并希望汉语形式语义学在未来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态势。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蒋严教授对本次会议组织方致以了诚挚的感谢,他回顾了学科早期发展历史,预祝汉语形式语义学研讨会在今后能够越办越好。


香港中文大学潘海华教授介绍了形式语义相关课题的研究计划,希望各位学者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科发展的队伍中来,为推动形式语义学在国内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