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有闻”系列学术讲座第十九讲“欲见诚悬笔谏时:从考古新见《严公贶墓志》看柳公权书法的几个现象”讲座纪要

  • 2024-04-28

  • 作者:

  • 浏览次数:10

2024419日晚,浙江大学文学院“有闻”系列学术讲座第十九讲在紫金港校区成均苑4107会议室顺利举行。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教育部长江学者、西北大学文学院李浩教授做了题为“欲见诚悬笔谏时:从考古新见《严公贶墓志》看柳公权书法的几个现象”的讲座。讲座由浙江大学文学院胡可先教授主持,文学院副院长何诗海教授、古代文学研究所杨琼特聘副研究员参加了本次讲座。



李浩教授从考古新发现的柳公权撰书《严公贶墓志》切入,重点讨论了柳公权“撰并书”作品的特点、柳公权专著碑志的文学考察、书家与刻工的交往以及柳氏家学与柳公权书法等多个问题,最后,李浩教授就柳书“谀阉”说进行了平议,提出了新的见解。

讲座伊始,李浩教授展示了柳公权撰书的《严公贶墓志》《薛推子墓志》等多方墓志拓片,并结合初唐书法家褚遂良“制文并书”的《冯五娘墓志》,提出“撰并书”是碑志生产过程的一个综合现象。这类作品属于文学与书法的跨领域合作,也是柳公权这样一位复合型艺术家才华的全面展示,这样的创作活动贯穿其书法艺术的各个时期。不仅是“书—文”型作品,李浩教授还讲解了柳公权仅撰文的碑志类作品,指出这类作品是柳氏对于自身“史才”的证明,也是柳公权在与刘禹锡等知名文学家合作创制墓志的实践中,相互学习的成果展现。

探讨完墓志书者与撰者的相关问题,李浩教授将目光转向墓志背后的刻工群体。以刻工《邵建和墓志铭》为基础,统计了与柳公权书碑有关的刻工,提出柳公权与天水强氏、醴泉邵氏合作较多,而柳氏家族与邵氏家族的协作更是在下一代继续发扬。而后,又从家风家学的角度讨论柳公权书法艺术。

最后,李浩教授为柳书“谀阉”说进行平议。李老师认为,科学的历史研究,应该回到历史现场,客观公允的评论。针对近年来大量出土的新材料,李浩教授还提出,它们使得历史画面的像素增加,将新材料补充到历史和文学叙述中,唐代文学史将会焕发新的生机。



提问环节中,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就“心正则笔正”“书丹与撰文”以及“唐代蜀地文化”等问题与李浩教授进行热烈讨论。最后,胡可先教授总结道,李浩教授从政治、文学、艺术等多角度对柳公权撰写墓志进行了跨学科研究,为同学们开拓了新史料与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新视野。


撰稿:余筱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