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材料的对话——丝绸之路社会生活中的文明互鉴”讲座纪要

  • 2024-03-25

  • 作者:

  • 浏览次数:23


2024319日晚,观通学社·古籍研究所“镕今铸古 综贯博通”系列讲座第六讲《多元材料的对话——丝绸之路社会生活中的文明互鉴》在成均41213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杭州师范大学林航教授主讲,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副教授窦怀永老师担任主持。“丝绸之路”是一个涉及到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艺术学等多个研究领域的跨学科话题。在讲座中,林航老师基于多种考古资料和文献记录,向大家描绘了丝绸之路上的多样物品及其传递的多维信息。

林老师首先对丝绸之路的复杂性做了精彩阐释,指出丝绸之路不单是一条简单的贸易路线,更是法律、文化乃至语言交流的桥梁。他从著名的吐鲁番文书《唐西州高昌县上安西都护府牒稿为录上讯问曹禄山诉李绍谨两造辩辞事》引入讲座主题。这份文书记录了唐代西州高昌县的一个债务纠纷案件。案件中涉及的人物有汉人李绍谨和当地胡人曹禄山。文书详细记载了丝绸之路上小型商队贸易工具、货品与路线等实际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文书呈现出特殊的裁剪形状。这种种细节皆展现出吐鲁番多民族、多文化融合的社会背景。随后,林老师列举了金币、纺织品、石板艺术品等丝绸之路上多种典型的出土文物,展示了如何通过这些物质文化遗产来理解和重构古代的文明互鉴。



林老师也强调了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在了解出土文物考古信息的基础上,我们只有结合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艺术史等多个学科的视角和方法,才可以解读出有关贸易、社会、语言、民族、审美的多重历史文化信息。这种研究方法在人为书写的传世文献史料之外,利用具有确凿性、私人性、轶闻性的实物史料,不仅关注了富有者和掌权者的历史,更注目于普通人的历史,进而全面深入地理解丝绸之路的复杂性和其在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他进一步提醒,这种实物史料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在讲座中,林老师展示了丝绸之路上多个地区的实物史料,并详细分析了其中的东西方文化元素。首先是楼兰地区。当地一些文物中出现的双蛇、单蛇装饰,其实分别对应着两个西方神——赫尔墨斯(Hermes)和医神(Asclepius)。又如斯坦因在米兰发现的佛头具有中分的下巴,这是典型西方犍陀罗造像的风格,受到了西方审美的影响。在齐东方先生发掘的尼雅M3墓中,铜镜、织物上则都出现了中国传统吉祥纹饰以及汉字。可见,西汉时期的楼兰古国正是东西方文明交汇的重要地区。到了5世纪之后,楼兰文明“突然”消失。考古上有一些证据说明,丝绸之路南道环境有明显恶化的痕迹,以致当地居民在为离开做准备。第二个是龟兹地区。龟兹文书内容大多与世俗贸易相关。例如,羊、小麦等物品出现频率高,且用词多样,这说明当地经济形态中,具有很高的游牧成分。文书中还记载了大量货币,这源自唐代国家军饷对地方的影响。到了五代,由于唐朝中央支持的消失,龟兹地区的货币质量出现了明显下降。第三个是高昌地区。当地出现了把使用过的纸重复使用、制成寿品的现象。这些纸张多为官方抛弃的文书,上面记载了有关均田、赋税制度的实行情况,内容真实可信。再结合当地教育、食物的特殊性来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高昌当时民族主体应该是汉人,他们的饮食结构与中原接近,且当地社会的农耕性较强。第四个是撒马尔罕地区。当年斯坦因在敦煌西北发现的《寄往撒马尔罕的信》中存有很多有趣的细节,如信纸的标准化尺寸问题。阿弗拉西阿卜(Afrasiab)壁画所绘场景丰富,如波斯新年“纳乌鲁兹”节(Nawrus)时的龙舟活动,展现出当时粟特人所处世界的国际化。他以丝绸之路东端长安的安伽墓、史君墓为例,说明粟特人对其他宗教系统的神灵保持开放态度,又讲解了河北宣化下八里辽墓,说明西方的一些元素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到了这里,并在墓葬装饰中留下痕迹;甚至在辽上京中,契丹人身为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也留下了诸多遗迹。

讲座最后,林老师总结到,今天的一带和一路的覆盖范围远比古代丝绸之路更为广泛,展现了东西方文化碰撞中形成的交融与共生现象。文物、古迹、遗址、建筑、碑刻等实物史料,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但也存在片断性、孤立性、微观性的特点,需要研究者的审慎对待。这场讲座激发了在场听众对于丝绸之路研究的兴趣,也为未来的跨学科合作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撰稿丨黄璟  

摄影丨李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