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博士后田语、赫如意老师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4批面上资助

  • 2023-12-06

  • 作者:

  • 浏览次数:384


近期,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公示了第74批面上拟资助人员名单,我院博士后田语、赫如意两位老师获得面上资助。

元明清度曲理论的形成与建构

中国传统戏曲以音乐为中心,与以对白为中心的西方戏剧极为不同。因而,对于戏曲的艺术批评,应跳出西方视角,建立起自己的审美话语。从历史经验看,历代文人、曲家、演员都在围绕“度曲”展开评价。“度曲”有“制曲”和“演唱”两层含义。制曲须遵循韵书、曲谱的格律规范;演唱则需掌握五音四呼、切音归韵等音韵技巧。一定程度上,度曲理论揭示了戏曲形态变迁的内在逻辑。那么,度曲理论在元明清经历了哪些变化?我们能否通过度曲理论的构建,提炼出传统戏曲美学的内部构成与批评机制?研究度曲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其所蕴涵的文化因素、与戏曲活动的互动关系,是本课题的主旨所在。

田语,江苏泰兴人,艺术学博士,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现为浙江大学文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戏剧与曲学。


回鹘文《玄奘传》第九、十卷译注及语言学研究

本课题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回鹘文《玄奘传》第九、十卷为研究对象,对其文本进行译注和语言学研究。采用莱比锡语法标注规则对文献内容进行注释和对译,尤其对纷繁复杂的形态句法标记进行统一标注,从而更加准确、直观地展现语言概貌和特点。将传统语文学与语言类型学理论相结合,对回鹘文《玄奘传》第九、十卷语言中的各类语法范畴及特殊语法结构进行全面、系统的描写,深入挖掘其语言特点,为阿尔泰语系语言比较研究和类型学研究提供有益例证。同时,将该文献与其他古代突厥碑铭文献、察合台文献以及现代诸突厥语族语言进行纵向比较,归纳不同语法范畴的历时演变规律,为研究突厥语族语言文字提供重要的材料和证据。

赫如意,内蒙古通辽人,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现为浙江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语言学、蒙古语语法、北方少数民族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