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浙江大学-哈佛大学世界文学工作坊 “华语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的新方向”会议圆满成功

  • 2022-07-10

  • 作者:

  • 浏览次数:400


2022610日至12日,由浙江大学文学院、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浙江大学海外华人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三届浙江大学-哈佛大学世界文学工作坊  华语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的新方向”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文学院成均苑4100报告厅如期举行,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工作坊由“浙江大学世界顶尖大学合作计划”资助,浙江大学文学院研究员、海外华人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进与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亚洲研究中心主任James Robson联合担任本届工作坊主席。工作坊总议题为“华语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的新方向”,下设六个分议题:全球华语文学与文化的理论探讨、灾难文化与华语文学的创作实践、冷战文化与华语文学的创作实践、生态文化与华语文学的创作实践、科幻文化与华语文学的创作实践、网络文化与华语文学的创作实践。工作坊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共计110余名,收入论文52篇,举行主题演讲26场,主旨发言36场,评论8场。在跨学科、跨文化、跨语言、跨国界的中西合作中审视华语文学的多种面向,反思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凸显出华语文学研究的丰富性、对话性和自觉性,对于梳理人类命运共同与当代华语文学的重要理论资源和创作方向有着重要意义,呈现出疫情时代中西学人众声和互镜创新的学术风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会后同名论文集将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工作坊严格管控会议,应学校防疫规定,线下参会人数控制在50人以内。杭州市内学者在严格遵守疫情管控规章的情况下线下参与了这次盛会,其中包括冯国栋、聂珍钊、洪治纲、叶晗、孙良好、郭剑敏、鲍良兵、詹玲、方爱武、张勐、赵顺宏、李成师、黄熔、盘剑、姚晓雷、陈建新、张广海、朱首献等二十多位高校学者。另外,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院各系所三十多位本科生、研究生踊跃报名,申请并旁听了这次工作坊。

6118点,由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院院长冯国栋与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亚洲研究中心主任罗柏松(James Robson)分别为大会致辞,拉开本次会议的序幕。冯国栋院长介绍了浙江大学文学院的发展状况,表达了文学院力图通过举办这次“线上+线下”会议,团结中美两国顶尖学者,促进了全球华语文学和环境及人的研究发展,期待通过全球合作,继续拓展新格局,开启新征程,夯实浙江大学-哈佛大学这一优质的学术平台。罗伯松教授介绍了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的多年合作情谊,也感谢五年前受冯国栋院长的邀请曾经造访过浙江大学文学院,对美丽的杭州有着非常好的印象,也展望了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与浙江大学文学院合作前景。同时,他也介绍了哈佛亚洲研究中心的情况,表达了以具体项目为纽带,继续深化学术研究的期望,特别提到将继续与浙江大学文学院开展东亚、东南亚文史哲方面的进一步合作。  

11日上午的主题演讲是本次工作坊的重中之重,七位项目合作人联袂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从宗教、灾难、科幻、比较文学、电影、文学论理学、世界华文文学等角度对“华语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展开了论述。本场由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陆士清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赵稀方和美国罗格斯大学东亚系教授宋伟杰负责点评。

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亚洲研究中心主任James Robson教授以“Eschatology, Apocalypticism, and the Final Age (mofa 末法): Disasters and the End of the World in Buddhist Literature”为题的主题演讲。纵观历史,世界上大多数宗教都表达了关于事物开始(宇宙起源)和事物结束(末世论和启示论)的想法。人类总是认为末日可能就在眼前,即使导致这种信念的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早已转变多次。通过对基督教末日传统的回顾,以及讨论随之产生的以哈尔·林赛(Hal Lindsey为代表的福音派文学,罗伯松教授延伸至中国道教与佛教语境中,并发现同样类似的模式。

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赖肖尔日本研究所代理所长Karen L. Thornber的演讲题目是Literature and Environmental Disasters”。在演讲中,唐丽园教授首先厘清对“环境正义”(Environmental Justice)的定义,指出“气候公平”(Climate Justice)是“环境正义”中的一部分。其次通过对矿物燃料现状,全球范围内受环境恶化影响严重的土著社区情况,以及极端气候与天气例子的概述与分析,阐述关于亚洲气候与环境不平等的核心概念以及图景。

杜克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性别研究与影像艺术教授,昆山杜克大学人文研究中心主任罗鹏(Carlos Rojas)带来的主题演讲是“后人类与华文文学”。罗鹏教授从茅盾的小说《虹》和90年代初的电视广告引入“新人类”的概念,而后从陈楸帆的科幻小说解读当代华文文学如何与后人类概念接洽,以及后人类的因素对文学创作会提供怎样的作用。

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系主任黄心村(Nicole Huang)的演讲主题是“Worlds Within Worlds: From Stella Benson to Eileen Chang”。黄心村教授通过追溯19443月的一场上海女作家聚会,引出当时张爱玲所说的自己最喜欢的外国女作家斯特拉·本森(Stella Benson),并且回答了斯特拉·本森是谁,她是个什么样的作家,她和张爱玲可以以何种方式置于同一语境中的问题。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聂珍钊的演讲题目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框架及主要观点”。他认为,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为了使用文学这个工具而撰写的使用说明书,从而使文学能够变为人生的指南。提纲挈领地概括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主要框架,它与文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审美与人性等相关重要问题。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教授容世诚(Yung Saishing)的演讲题目是“Where is My Homeland?Three Movie Songs in Hong Kong Film during the Cold War Era”1952年被视为香港电影冷战的重要一年。亲北京的长城电影企业有限公司核心成员被香港殖民政府逮捕,遣返中国大陆。这一年还见证了新联电影公司的成立,这是一家据称由北京资助的“进步”粤语电影公司。同年,在美国亚洲基金会的支持下,亚洲出版社成立,并于次年成立了亚洲影业有限公司,两者都被视为反共机构。容世诚教授从两个文化阵营里的三部国语电影,以及三首电影歌曲的角度出发,来审视香港的文化冷战。

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主任蒋述卓主讲的题目是“世界文学视域中的海外华文文学”。蒋述卓教授认为,海外华文文学至少以三种方式的呈现进入到世界文学的版图中。其一,它是以平等的方式来成为展示各地华文文学的窗口。同样作为一个世界文学的窗口,他们也可以重构世界文学的版图,而非边缘的。其二,海外华文文学是作为一种跨界、交叠、混杂的“第三空间”独特面貌进入世界文学中的。跨境文化本身处于不断变动的混杂过程,具有族群的混杂,身份的跨界以及跨文化的性质。其三,海外华人文学运用了新的视角,去关注人类共同的话题,表现世界的文明性,也是它走向世界文学的重要途径。

611日下午第一场“华文文学理论专题”主旨发言由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燕丽主持,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程国君、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张羽点评。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黄万华的报告题目为“华语文学:多种离散语境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寻求和表达”。黄万华教授从“离散”角度出发,来考察“共同体”在华文/华裔文学中的变化和发展。《文学评论》编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刘艳的主题发言是“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叙述的兼容性问题”。她认为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两者都具备兼容性的问题,这也是海外华文文学自身发展和嬗变的一个必然结果,是华文文学研究得以深化的客观需要。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樊洛平的主题报告是“自然写作:台湾客家生态意识的文学呈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自然写作的潮流中,客籍作家的创作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樊教授认为,这些创作追寻,共同传达了台湾客家自然写作的绿色生态意识和文学审美观照。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赵小琪的主旨发言是“普实克与夏志清中国现代诗学权力关系论”。 从历史的视野关照普实克与夏志清的中国现代诗学的研究,认为存在着将文学与政治、知识与政治意识形态、知识的真理性与知识的权力性割裂开来进行论述的问题。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袁勇麟的主旨发言是“灾难的意义与转化——解读后灾难文学中的生命叙事”。他对受创者如何走出灾难阴影的“后灾难书写”这一文学创作与评论都较少关注的部分予以重点讨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沈庆利的主旨发言是“从王赓武、许倬云看海外华裔文人的中国梦”。通过讨论王赓武和许倬云两位华裔历史学家的论著以及关于“中国”的理解与想象,进一步分析王赓武的“中国再连接”以及许倬云“复杂共同体”型态的理论研究,来总结当代中国社会正遭遇的重大理论命题。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堂会的主旨发言是“灾害文学与人性思考”。张堂会教授认为当代文学灾害书写,往往将主人公置于一种非常态的自然灾害情境下,表现危难之中人性的光辉和幽暗。同济大学文学院教授钱虹的主旨发言是“‘淌过那疫情的恶水’——论近期北美华文文坛的疫情书写”。钱虹教授关注北美华文文坛自2020年上半年起就率先出现了以不同文学体裁反映与书写疫情的现实之作。《南方文坛》副主编曾攀的主旨发言是“当代中国小说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表达——从70后作家朱山坡谈起”。演讲中,曾攀教授以小说家朱山坡的一系列援非中国医生为题材的短篇小说展开讨论。

下午第二场“台港文学研究专题”由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樊洛平主持,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赵小琪、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沈庆利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重岗的主旨发言是“华人离散诗学的价值取向”,通过对离散概念的激活,给华人文化诗学的构建提供了观察和思考的视角。离散作为一种生存的状态和观察的视角,打开了创造性的文化空间。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朱双一的主旨发言是“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反方’观点——‘移植模仿’说和‘冷战影响’说”。演讲中朱双一教授回顾了台湾五六十年代的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以及台湾文坛和学界对于其的起因探究和定性评价,探讨 “当时言说”和“历史回顾”两类观点之间相互承续、深化或相互对立、解构甚至是对话的关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计璧瑞的主旨发言是“文学史阅读笔记——简谈马森‘西潮说’”。重点探讨了台湾文学史家马森2015年出版的《世界华文新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的两度西潮》一书。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白杨的主旨发言是“文学谱系与现实关切——2020-2021香港文学双年度创作管窥》。演讲中白杨教授对西西《钦天监》、黄碧云《附件三时期之百无书》、董启章《后人间喜剧》等创作进行重点关照,同时也对谢晓虹、韩丽珠、黄怡等新生代作家,葛亮、周洁茹、程皎旸等“新移民”作家等创作进行解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张羽的主旨发言是“《台湾先锋》的战争书写研究”。张教授以《台湾先锋》为研究对象,分析台湾义勇队在浙江和福建等地的革命宣传和文化抗战活动,对《台湾先锋》与“祖国革命”的“共同命运之感”,《台湾先锋》与抗战中台湾少年团的文艺演出和文化宣传,《台湾先锋》与妇女反抗运动书写以及《台湾先锋》记载的演剧实践与文化宣传这四个问题分别展开论述。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燕丽的主旨发言是“文化故乡和艺术乘具——白先勇和昆曲青春版《牡丹亭》等”。演讲是从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戏剧的角度,透过白先勇选择昆曲、选择《牡丹亭》《玉簪记》《白罗衫》等剧目再造青春版和新版,来讨论白先勇的文化自觉与审美意蕴。华侨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庆妃的主旨发言是“同人于野——香港文艺期刊《素叶文学》研究”。以《素叶文学》为视角,以此探究香港本土作家、香港文学本土性的生成过程。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徐诗颖的主旨发言是“新世纪香港文学与‘地志考现’研究”,讨论当地方的传统价值和空间意义被逐步剥夺后,许多青年作家更加关注香港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更多走向具体的地景文化认同,形成新的“集体记忆”。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涂航的主旨发言是“想象灾难:文明的终结及最后之人”。演讲从玛丽·雪莱的《最后之人》(The Last Man)的美学意像出发,思考灾难小说中的末世想象。梳理西方灾难的末世终结话语变迁,从基督教中的天启神学想象到十八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开始的对大自然的反复无常和人性之恶的联系。

11日晚上8点举办了第四场华人作家圆桌主题发言,此次圆桌会议邀请了十位知名华人作家,由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列耀主持会议,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刘俊、美国知名评论家陈瑞琳负责点评。

加拿大新移民作家张翎做的主题发言是“也许乌云没有银边:我对创伤书写的一点思考”。她以自己作为听力康复师的经历自述,从各种退役军人和战争难民的身上亲身感受到了灾难的“溢出物”粘在他们身上的印记。她提出文学作品应该反映这样的多样性。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创造在废墟上即刻化蛹成蝶的奇迹。那些缓慢地学会与疼痛共存的人,同样具备超凡的勇气。因为幸存本身就是一种胜利。加拿大新移民作家陈河的主题发言是“时间是层厚玻璃”,在发言中,陈河叙述自己创作新作《天空之镜》的奇妙契机。美国新移民作家周励带来的主题发言是“从《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到《亲吻世界》”。周励在演讲中回顾了自己创作于90年代《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自传小说,时隔三十年,她新出版的历史散文集《亲吻世界》在创作心路上与《曼》一样,始终是为心灵写作,为人类的苦难和正义而写作。加拿大新移民作家曾晓文的发言主题是“进入移民书写的陌生地”,主要与大家共享了自己所面临的移民书写的难题。美国新移民作家黄宗之的演讲主题是“拓宽创作主题,关注人类共同命运”。黄宗之阐述了自己文学创作的主题以及写作的目的,挖掘与新移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热点,并且讨论出现这些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及意义。美国新移民作家叶周所演讲的主题是“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寻找写作者的位置”。他从自己两次欧洲之行的经历引入自己的创作灵感与心得。美国新移民作家陈谦的发言主题是“关注人类生存困境,应是当代小说存在的理由”。陈谦认为作为这个时代的小说家,应该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即小说最终会成为小众的、精英阶层的阅读。在这个前提下,小说的存在,就应该拥有超越故事本身的价值。马来西亚华裔作家朵拉的主题发言是“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的沉思”。经历这次疫情许多人与人之间打破族裔互帮互助的案例,使得朵拉意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也让她反思以多元民族、多元文化为荣的马来西亚,作为马华作家的作品应该更好地表现出三大民族的丰富色彩,而不是忽略其他民族。日本新移民作家亦夫的主题发言是“写作是对我生存想象和精神欲望的成全”。

他认同一些文学评论者把他的作品称为“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他认为自己的小说并不魔幻,它们展示的只是另一种我们陌生的,有别于传统人生经验的现实。最后一场压轴发言的是虹影,她的演讲题目是“静默中书写内心的波涛汹涌”。演讲中虹影回顾自己在嘉陵江边长大的童年与父亲,父亲是一个盲人,他感受世界的方式不是用双眼,而是用心。所以虹影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坐在长江边的岩石上,听着江水和远处轮船的鸣叫,感受生命中顽强的、不可摧毁的精神在里头。由此虹影表示,作为一名作家,与这个世界交流,或者对抗灾难来临的武器,只有文字与创作,以及蕴含其中的不可摧毁的爱。

612日上午有两场主题演讲,第一场由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登翰主持,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计璧瑞点评。第二场由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台港文学选刊》编审杨际岚主持,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白杨负责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赵稀方的主讲题目是“民族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演讲中赵稀方研究员梳理了民族主义批评的三条思路。思路一是以霍布斯鲍姆、盖尔纳和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为代表的试图从虚构和发明的角度解构民族主义,思路二是以赛尔·伯林和塔米尔为代表试图以自由主义改造民族主义,思路三是以哈贝马斯为代表,认为在全球化的形式下,民族主义的使命已经寿终正寝,后民族的时代即将取而代之,然而哈贝马斯的观点也受到种种现实的挑战。赵教授认为,上述学者的观点是局限多在欧洲之内,没有囊括全球的视野,应该更多地把欧美之外的思想资源纳入他们研究的视野中,或许会得出新的研究视角。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教授、文学院副院长须文蔚的演讲题目是“台湾现代诗数位传播与革新”。须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台湾近年来的“诗的复兴”,描述了诗歌从2000年左右仅能以电子邮件的群组传播发展到今天的数位媒介传播平台。日本立教大学交流文化系教授舛谷锐的主讲题目是“通过旅游书写保持国家认同——马华作家卓衍豪的个案研究”。舛谷教授通过马华文学旅游写作,介绍了国内旅游和国家认同问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教授、中文系主任曲景毅的演讲主题是“人祸·李斯:司马迁对李斯富贵人生的书写”。曲景毅教授在演讲中化用了形容西汉名将萧何的谚语,用来形容李斯对于秦朝的统一与崩溃所起到的作用,即“成也李斯,败也李斯”。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刘俊的主题演讲是“冷战:中国当代文学的关联与回应”。刘教授从白桦创作于50年代的两篇小说《边疆的声音》和《神秘的旅伴》展开文本细读,重回历史语境结合国际与国内政治情况的梳理,认为中国在冷战格局中,虽然置身冷战环境和冷战前沿/冷战漩涡,但却没有彻底依附于所属的冷战集团,而是保留了非常鲜明的独立自主精神和独立处理复杂的国内外问题的能力——而这种“精神”和“能力”,不但直接影响了当时的中国文学创作,而且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观念、历史叙事和历史建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台湾清华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教授王钰婷的主题演讲是“陈若曦《尹县长》文化现象之文艺传播研究”。王教授在演讲中重返陈若曦《尹县长》发表的文学现场,探讨了陈若曦的一系列作品在《中国时报》《联合报》与《中央日报》等报刊发表现象,以梳理陈若曦作品典律化(canonization)的过程,并探讨其所引发的“《尹县长》文化现象”是如何带动陈若曦早期作品的出版,影响她作品典律构建的,以及之后台港文艺思潮的文学传播现象。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院长洪治纲的主讲题目是“论新移民文学中的历史意识及其意义”。洪教授认为当今的新移民书写已经超越了早期的留学生文学、异国婚恋情感叙事等主题,开始不断彰显创作主体内心深处的历史意识,这种历史意识在近些年来越来越突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高玉的演讲主题是“‘文学’之‘文科’义和‘文字与文章之学’义考”,他以缜密的词源考据,整合史实罗列与梳理,对“文学”一词的渊源以及含义进行详细考证。

12日下午2点开始召开第三场“欧美华人文学研究专题”的主旨发言,由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教授朱文斌主持,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袁勇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张重岗点评。

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台港文学选刊》编审杨际岚主讲的题目是“灾难的书写与书写的灾难——张纯如《南京大屠杀》备忘录”。演讲从两个层面对张纯如和《南京大屠杀》文本进行解读。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凌逾主讲的题目是“论消失考现文学”。凌逾教授重回当代香港文学,梳理与反思刘以鬯、董启章、郑植等作品,从城市历史和文化特色、本土与全球的关系上来反思消失考现学的形成与发展。《当代作家评论》副主编李桂玲的主讲题目是“文学期刊中的地震灾难叙事”。选取了2008年汶川地

发生时,五个文学期刊《人民文学》《文学界》《扬子江诗刊》《当代作家评论》《诗歌与人》当中相关的诗歌文本,进行样本分析,以点代面地展示文学期刊如何引领与呈现这次地震诗歌浪潮。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孙良好主讲的题目是“张翎:以文学的方式为一切苦难留下一线光”。演讲中分析了张翎后期探讨灾难与疼痛的主要作品,将她对这类题材的偏好与曾经作为听力康复师的经历联系在一起。《世界华文文学论坛》主编李良主讲的题目是“已然与未然:新移民文学中的‘二战’叙事”。演讲中以新移民文学中的二战书写为主要研究对象,李良主编认为,相较于大陆当代文学基于本民族和国家抗战的主题而言,新移民作家更具有一定超越民族与国家的立场和价值观念。常熟理工学院文学院教授计红芳的主讲题目是“德华传媒一报一刊”。以德华大陆留学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创办的“一报一刊”(《欧华导报》和《莱茵通信》)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创办的源起、编辑团队和发行渠道,进而从文学艺术、华文传媒等角度对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进行讨论。广州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彭贵昌的题目是“北美新移民文学的抗战书写研究”。以人道主义立场的历史审视来看拥有东西方双重视角的新移民作家笔下的战争书写,丰富了历史样貌,并且多通过回溯性的视角力图表现抗战书写的真实性。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江少川的演讲题目是“在反思战争灾难中透视人性——以元山里子、周励的非虚构近作为例”。因为时间关系,江少川教授主要从周励的《亲吻世界》展开,通过分析《亲吻世界》介入二战题材的特点,表现出非虚构小说在反思战争中叩问人性。

12日下午第四场主旨发言是以“东南亚与其他地区华人文学研究”为主题,由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孙良好主持,华侨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庆妃、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凌逾点评。

中山大学文学院教授朱崇科的演讲题目是“解/构本土性:论《野猪渡河》的野心与限制”,与大家分享《野猪渡河》是如何以自己的风格填充本土,又是如何对本土进行破碎和拼贴来“破本土”。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艳芳的演讲题目是“‘迷宫’与‘自我’:马华作家贺淑芳小说论”,讨论了马华七字辈作家之一贺淑芳的创作,因其深受博尔赫斯、乔伊斯、海德格尔、马奎斯等的影响,贺淑芳创作中深厚纯正的中文表述深具世界性特征。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张娟的演讲题目是“‘向内转’:疫情时代的文学转向与精神反思——2021年海外年度华语小说论”。张娟认为文学表现上都关注个体的精神与情感,体现了“向内转”的文学转向。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副教授王小平的演讲题目是“海外华文文学的‘世界性’——以木心的世界意识与‘自我完成’为例”。演讲中主要探讨了木心世界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其独特的世界意识是在江南文脉的滋养下产生,又在上海都市多重文化语境下,经由艺术与革命的双重试炼而进一步发展、深化并最终成型,最后结合木心的作品分析其作为知识分子富于个人色彩的“世界性”想象。暨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龙扬志的演讲题目是“想象异域:许杰对南洋经验的文学处理”。首先大背景分析“南来文人”的作家群体,其次浅论许杰南下心态,基于回避纷争和谋生的考量,内心则秉承着将新文学传播到南洋华侨社会的信念,这种综合传统知识分子担当和现代文人风骨的精神状态,导致许杰的南洋体验具有鲜明的浪漫色彩。杭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詹玲的演讲题目是“后人类时代中国科幻小说创作的人学观面向”。演讲以中国科幻小说为主体,兼及国外科幻创作,探讨科幻小说考察人性及人类价值观问题的发展与演变,认为多数科幻小说仍坚持强调人之为人的特质,少量科幻小说则开始试图超越有机/无机,虚/实界限,以更开放、包容的姿态重构人与技术、技术物的平等关系,并推演人和人类社会的未来新可能。温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鲍良兵的演讲题目是“民众政治感觉的‘发明’与中国‘革命’想象——丁玲的小说《水》再解读”。演讲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将丁玲的小说《水》这一文本置于历史语境中,从政治思想史、社会文化史和文学史等多个角度,考察小说的创造性内涵和意义。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生陈济舟的主题演讲是“我们为什么要研究灾难叙事?:一次在文学和人类学之间的方法尝试”,从宏观视野指出人们对于灾难叙事和文化的关注发于人本主义的关怀和对人类文明共同体续绝存亡的忧患之思。

612日下午会议闭幕主题演讲邀请的是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张福贵。张福贵教授闭幕主题演讲题为“华文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他高屋建瓴地从本次会议的主题“华语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出发,从这个最具人类性和世界性的话题来看当下华文文学写作与研究面临的新问题,并且认为如果说华文文学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必须包含国族意识和世界意识的话,那么对于后者的强调应该在华文文学创作和研究中最不能欠缺的。由此,张教授重点探讨了华文文学的三个重大问题,首先是关于世界华文文学国族性概念的探讨,现在是否有必要回过头去探讨本体论的问题,以包含居住地、身份、题材三者必须合一为标准来评判华文文学。第二是关于世界华文文学的人类性概念,张教授认为华文文学从某种程度上可被视中国文学和文化转型和世界化过程中的一个试验场,为我们提供了不同于中国本土的世界性生存体验,也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世界性传播与它的变异过程,故而拥有其他文学种类所不可比拟的人类性与世界性。最后,他探讨了海外华文文学创作书写的文学史价值,张教授认为华文文学作品最后经典化的选择是需要和大中国文学相比较的,其思想价值的特殊性和意识的艺术价值的应该具备一致的同一性,空间和身份的特殊性并不等同于艺术价值的经典性,本质应该回归于文学的恒久性经典。

为期两天的工作坊会议至此圆满结束。在这个因疫情影响而限制全球旅行的非常时期,浙江大学与哈佛大学以严谨负责的治学和工作态度完成了此次“线上+线下”模式的会议。本次会议有来自中国(包括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英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的顶尖学者以及十位知名海外华文文学作家参与,共同促进全球华语文学研究的发展。在人类共同命运下彰显华语文学的担当与意义,让世界华语文学研究这一作为中国文学研究中最具世界视野的分支,不仅仅在空间上构成中国文学世界化的特点,更在思想上具备全球性的人类意识,“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语),从而在文学维度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今后的合作中,浙江大学文学院将继续响应学校的世界顶尖大学合作计划,并持续加强与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哈佛大学东亚系、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的一系列合作,联合开展关于全球华语文学领域的长期合作。第四届浙江大学-哈佛大学世界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将继续举办,明年10月,将继续由浙江大学文学院金进研究员和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Prof. James Robson牵头,共同策划和组织,同主题大会将继续举办,届时会议将在哈佛大学(波士顿)、浙江大学(杭州)两个主场同时举行,相信将又是一场中西方学术交流,文化与文学研究的学术盛宴。

(撰稿人:朱钰婷、倪子惠  照片:朴努力、李一扬、曾宇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