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7
作者:
浏览次数:155
为进一步深化我校写作课程教学与改革,加强学生写作训练与指导,全面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浙江大学中文写作教学研究中心(后简称“中文写作中心”)于今年3月份成立。在中心的系统推进下,《大学写作》课目前已进入试运行阶段。为不断总结经验、更好地推进写作课程建设,2021年5月16日浙江大学《大学写作》课程建设咨询会在紫金港校区圆正·启真酒店召开。武汉大学教授、中国写作学会会长方长安,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朱刚,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院长孙向晨,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院长徐兴无,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事业部首席编辑张晶晶等校外专家应邀出席。
会议伊始,中心主任黄华新向远道而来的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重点说明了此次咨询会对建设《大学写作》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期待专家们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随后,本科生院副处长金娟琴介绍了课程的设置背景;中心执行主任、人文学院教授冯国栋介绍中文写作中心建设情况;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金立就目前的课程建设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和汇报。
校外专家肯定了课程团队所做的尝试,并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一系列中肯的建议。孙向晨指出,课程建设要明晰大学写作需要解决的问题,课程重点应该是训练通用写作能力,并就复旦大学在提升学生学术写作能力的相关做法进行了分享。方长安特别强调中文写作中心作为协调者、管理者的重要作用,并对课程人员架构、授课形式等提出具体建议。朱刚认为,全校的写作课程追求的是素养提升,而其中又以人文素养提升为重,因此在课程建设中要突出文史哲的重要性。徐兴无认为,写作课不要求全责备,写作课应该成为“写作的训练场”;写作课程要突出素质教育,要让“写作生活化”,让写作成为生活的有机组成。希望浙江大学的写作课程体系体现开放性,实现思维逻辑训练和审美情感、文学修辞的平衡。张晶晶根据市场反馈和教材出版业的需求情况,肯定了课程开设的重要性并对后续相应的教材建设提出了建议。
本科生院处长胡吉明表示,这是一次成功而卓有成效的咨询会,感谢各位专家对课程建设提出的宝贵意见,校外专家的经验分享和宝贵意见为课程建设拓宽了思路,对于难点问题的破题有着重要启发,我们将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理顺思路,整合方案设计,让课程建设的成果真正惠及全校学生。
本次活动由浙江大学中文写作中心主办,黄华新主任主持。本科生院、人文学院、中文写作中心相关领导和老师2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文:洪峥怡;图:韩明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