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知行本科教学工作坊”第三期(新时期高等文科教材建设的变化和思考) 顺利举行

  • 2020-07-07

  • 作者:

  • 浏览次数:51

72日下午,2020年度“知行本科教学工作坊”第三期在紫金港校区人文学院429会议室举行。活动邀请了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出版事业部首席编辑张晶晶作主题分享,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事业部副主任刘自挥、首席编辑周俊华、编辑宇文晓健等一同参加了深度交流。活动由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冯国栋教授主持,来自于各专业三十余名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张晶晶以“新时期高等文科教材建设的变化与思考”为题,从对教材认识的几个误区引入,为在场教师分享心得。她指出,好的教材一般都来源于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打磨不断完善的讲义和讲稿。讲义、教案、案例、教学课件等与日常教学息息相关的资源都是教材的重要来源,教师平常需要注意积累。介绍到教材建设的新趋势时,她着重介绍了纸质教材与数字资源进行有效融合的新形态教材。新形态教材,可称为二维码教材,即是将因纸质教材字数限制而没法放进教材的文字、不能通过纸张呈现的音频、视频等一系列拓展材料通过二维码的形式放进教材之中。新形态教材的使用,可以使得一些知识难点能够被学生更快掌握,学习效率提高;使用新形态教材节省的课程时间能够更多地用于课程讨论,促进课程改革的发生。围绕一流课程建设、围绕课程思政建设的教材也是教材建设的重点内容。在讲座的最后,张晶晶强调了教材出版的原则:守正出新。正,就是坚持政治性和科学性。新,则是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从理念和方法的变革、资源创新、学科改革等方面,吸取新成果,形式上可以在结构和表述等方面进行创新。

一个多小时的讲座,内容丰富,干货满满。主题分享结束后,老师们就教材出版选题的选取、新形态教材的素材拓展、教材群落建设等问题与编辑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副院长冯国栋最后表示,在国家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后,教材建设对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凸显,希望与会老师借此机会加深对教材建设的理解,课堂教学中注重素材的积累,更积极地打造高质量教材,学院也将进一步做好教材规划,完善激励保障机制,为老师们创造更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