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海外汉学名家演讲系列第9讲——“百年风雅:海外华语文学视野下的旧体诗到流行歌词创作”讲座顺利举办

  • 2019-12-27

  • 作者:

  • 浏览次数:126

20191223日晚六点半,浙江大学中文系青年教师系列学术活动暨当代海外汉学名家演讲系列第9讲——“百年风雅:海外华语文学视野下的旧体诗到流行歌词创作”讲座于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人文学院咖啡吧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浙江大学海外华人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承办,邀请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林立老师担任主讲,与来自浙江大学中文系的多位本科生、硕博士研究生同学进行对谈,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金进老师主持了本次讲座。

林立老师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后获香港大学中文系硕士、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系博士学位,曾任教于纽约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当前研究领域为民国旧体诗词及北美华人旧体诗创作。著有《沧海遗音:民国时期清遗民词研究》《二十世纪十大家词选》及多篇关于古典诗词的中英文论文,并担任全球汉诗总会副主席及新加坡本地诗词刊物《新洲雅苑》主编。

林立教授

本次讲座,林立老师首先为浙大师生带来主题演讲“新加坡华文旧体诗中的风月与禅修”。从对邱菽园的创作个案研究出发,林立老师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学术研究方法与心得,强调在研究资料选取上跨学科视野的重要性,研究文学作品同时要具备扎实的社会学、宗教哲学、思想史等人文社科门类的知识修养。林立老师在邱菽园风月诗研究中将新加坡历史上的社会问题、娼妓业发展与邱菽园生平资料互鉴,从而分析其风月诗中的私人关系呈现、自我形象塑造与青楼想像,指出其创作透视出世纪之交华人社会及男性移民社群的生活与情感状况。接着,林立老师结合早期新加坡的佛教信仰、近现代中国的佛教诗、邱菽园与佛教的关系等方面论述分析邱菽园的佛教诗,指出佛教诗的兴起,不特是中国知识阶层之现象,亦波及海外华人社会。最后林立老师总结,从风月诗到佛教诗,体现了邱菽园从堕落生活到自我救赎的生命历程转变,其个案也是早期新加坡文人生活面貌与情感意识的缩影,意义深远。

接下来,来自浙江大学中文系的李一扬、朱钰婷、张怡、舒芯、章懿颖等同学分别就香港电懋电影配乐歌词、台湾校园歌曲、老上海摩登歌曲、金庸武侠影视歌曲、方文山中国风歌词英译研究等话题与林立老师展开对谈。林立老师对大家的讨论发言表示了肯定,并一一点评回应、分析建议,敦促同学们重视文献考据、拓展参考资料的视野。

讲座最后,金进研究员表达了对主讲人林立老师精彩讲演与恳切点评的诚挚感谢,鼓励浙大同学们多多关注海外汉学发展,拓展学术视野,并热情祝愿浙江大学当代海外汉学名家演讲系列越办越好。至此,本次讲座在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