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自何处:国际数字人文研究重镇——伦敦大学学院的经验

  • 2019-04-24

  • 作者:

  • 浏览次数:146

环视当今之学术研究,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y)方兴未艾,欲使其成为学术之预流,不可闭门造车,需广泛与国外数字人文研究进行对话。伦敦大学学院(UCL)是国际数字人文研究重镇,学风渐成,影响日炬,于此,浙大与UCL就数字人文研究展开对话。

2019年4月22日晚6:30,“国际语境下的数字人文研究与教学——伦敦大学学院的经验”讲座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行政楼西229浙江文献集成编纂中心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由浙江大学“大数据+人文学术地图创新团队”主办,主讲嘉宾为伦敦大学学院“数字人文中心”主任、信息学系“数字人文”首席教授西蒙·马奥尼先生,主持本次讲座的是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大数据+学术地图发布平台”负责人徐永明先生。

讲座分为五个方面:第一是介绍UCL和信息学系的基本情况;第二是介绍UCL的数字人文中心(以下简称UCLDH)的工作内容、科研、教学;第三是介绍UCLDH多种多样的项目;第四是UCLDH取得的研究成果,如建立了实验室、构建了理论体系以及其他;第五是UCLDH的未来展望和现场提问。

第一方面分为三个层次。首先,马奥尼教授介绍UCL是伦敦的全球化大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学术,是伦敦第一个大学,在2019的QS排名位居前十。其次,马奥尼教授介绍了信息学系的专业设置,有:档案学硕士、数字人文硕士、信息科学硕士、图书馆信息学硕士、出版学硕士、信息科学硕士、数字人文博士等。最后,马奥尼教授介绍了信息学系拥有的研究中心和研究组,如:数字人文中心、出版中心、档案研究国际中心、知识信息数字科学中心等。

第二方面分为三个层次。首先,作为跨学院研究中心的UCLDH,由人文艺术学院和工程学院两个学院进行资助,UCLDH的工作内容旨在探索电子技术、人文学和文化遗产的交集领域。其次,UCLDH的科研工作有:UCL博物馆及各类收藏、UCL特殊收藏馆、人文与艺术研究领域、社会与历史研究领域、计算机研究领域、工程学研究领域、医药物理学研究领域、教育领域等。最后,UCLDH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数字人文的研究技能,如:方法论研究技能(科研基本需求)、思考技能(最重要、且有可转移性)、合作技能(与不同学科和不同学院)。

第三方面,UCLDH的项目,有:边沁手稿转录、近代欧洲阅读考古学、音乐相似性的综合音标模型、中国桥、数字版本目录、纵向研究资料和用户支助中心、纪事制图、交叉宗教、今日考古、木乃伊深度成像等60多个项目。

以边沁手稿转录项目为例。边沁即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n),UCL的“精神之父”,是一位法理学家、实用功利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改革者。UCLDH的边沁项目所作的工作就是开发机器学习,即一种含有预测文本的转录界面,该转录有一套成熟的“转录作品质量控制工作流”,使得机器能够智能化的提取、识别、转录边沁手稿,从而使得边沁作品得以永久保存并被后人所利用。目前边沁项目已经取得重要成果。边沁文章的数量共计60000页(大英博物馆边沁文章数量仅有12500页),从1984年到2010年,边沁项目工作人员共制作了28000份抄本,平均每年1076份,预计再需要67年就能收录完边沁剩余的稿本。值得注意的是,边沁项目自2010年开始就在全球广招志愿者,以2010年到2014年为例,志愿者已经制作了10195份抄本。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对此项目感兴趣的人员都可以申请志愿者,志愿者可以登录免费网站(http://transkribus.eu),体验一份大约75页15000字的抄录材料测试,并学习稿本识别。

第四个方面分为三个层次。首先,UCLDH建立起多模式数字化实验室,该实验室可以进行多光谱成像技术图片研究,如:拉丁文手稿的光谱成像、重写文本的分析、多层非破坏性莎草纸分析、Chiddingtone城堡古埃及棺盖进行成像、著名羊皮纸书籍研究等。其次,UCLDH已经构建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这以几部关键性著作为代表。如:梅丽莎M特拉斯(Melissa M Terras)等人撰写的《定义数字人文》(Defining Digital Humanities);朱丽安·尼汉(Julianne Nyhan)等人撰写的《计算与人文:走向数字人文的口述史》(Computation and the Humanities: Towards an Oral History of Digital Humanities);克莱尔沃里克(Claire Warwick)等编写的《数字人文的实践》(Digital Humanities in Practice)等。最后,UCLDH也在以下领域取得研究成果。如:数字版本目录研究;数字人文的知识网络图:作者共被引研究;如何描述数字人文:中英文出版物的比较研究;可视化数字人文社区:引文网络和社交网络的比较研究;实体博物馆中推荐系统下访客体验转变研究;认知绘图探索移动图书馆信息行为以及用户体验研究;评估数字资源的用户要求:以艺术为案例等。

第五个方面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UCLDH的未来发展。如:开发手机平板电脑应用程序;针对计算机硕士的课程作业设计,如服务器托管后端数据库和应用程序下载;项目申请,如开发儿童故事讲述app,它是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所设计,有视觉识别等效果。其次,演讲结束后,与会听众踊跃提问。这可以概括为三点:第一点是关于UCLDH中心的学位申请和学生培养,如UCLDH的博士、硕士申请,如硕士、博士的思考技能如何训练;第二点是关于西蒙·马奥尼教授从事DH的研究契机和研究经历;第三点是关于DH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如文本挖掘、语料库语言学与DH关系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既要有国际视野,又要有自主意识。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数字人文研究因其交叉性和实践性,使得人文社会科学可以从审美范式走向应用范式,所以任何一个人文研究者都需要认真对待。

 1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