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唐代诗学研究》

  • 2018-10-09

  • 作者:

  • 浏览次数:11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中国文学三等奖 

 

《出土文献与唐代诗学研究》

中华书局,2012年7月

浙江大学    胡可先著

 

     篇章结构:该成果由九章内容加上“绪论”、“附录”构成。第一章《出土文献与唐诗生成的政治环境》;第二章《出土文献与诗人族系》;第三章《新出土唐代诗人碑志综论》;第四章《新出土唐代诗人墓志笺证》;第五章《唐代诗人新证(上):分类研究》;第六章《唐代诗人新证(下):个案研究》;第七章《墓志新辑唐代挽歌考论》;第八章《石刻资料与唐诗文献考订》;第九章《长沙窑新出土唐诗考论》。附录为《唐诗石本考证》。

    主要内容:该成果主要通过出土文献以探讨唐代诗学的相关问题,重点定位在四个方面:第一,唐代诗人事迹研究。如《唐代诗人事迹新证》,一方面是总体研究,对唐代诗人考证的类别释例,包括姓名研究、籍贯研究、家世研究、科第研究、交游研究、仕历研究等六个方面;一方面是个案研究,是对具体事件和诗人事迹的专门论证,包括宋之问、崔颢、刘长卿、韩愈、白居易、刘禹锡事迹的新发掘。第二,唐代诗歌文本研究。如《墓志新辑唐代挽歌考论》,集中辑录新出土墓志盖上的挽歌,并探讨这种既是唐诗也是出土文献中的特殊类型和现象;《石刻资料与唐诗文献考订》,以神道碑、墓志铭、造像记、刻经、诗词题名等五类石刻,对于唐诗文献展开综合系统的研究,包括唐诗的著述、辑佚、校勘以及诗篇作年作地的考订等。第三,唐代诗歌背景研究。如《出土文献与唐诗生成的政治环境》,是从政治的层面探讨唐诗生成的重要背景;《出土文献与诗人族系》,研究唐代诗人主体的基本生存状态,并体现出家族文学研究的典范意义。第四,唐代诗歌影响研究。如《新出土唐代诗人碑志综论》,探讨新出土的85方诗人墓志,综合其价值和类型、撰者和书者,突出其文学成就及其在当时文坛和社会上的具体表现和重要影响。

    观点和方法:本成果根据特定的研究对象采取特定的研究方法,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注重原典实证,以新出土文献为基本资料,将出土文献与唐代诗学联系起来,考述严密,发掘深透;二是“二重证据法”和诗史互证融合,融合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和陈寅恪的诗史互证,对传统的唐代诗学重新省视;三是诗歌文献与遗址发掘印证,通过文学、文献、实物三者结合,为唐诗生成和发展的动态研究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立体空间。

    学术影响:该成果是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出版问世以后,受到了文史学界众多学者的高度评价,并获得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复旦大学中文系查屏球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研所陈才智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系郭桂坤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孟国栋博士后等学者撰写专题书评,认为本成果从学理与实践两个层次为出土文献与唐代文学的研究空间提供了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尤其是以文学为主题,把传世文献、考古遗物、艺术图像结合起来作形象文学史的研究,尝试为古代文学的发展探索一条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