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9
作者:
浏览次数:33
2017年9月9日-10日,“第三届周有光语言文字学学术研讨会”在周有光先生家乡江苏常州举行,此次会议由浙江大学周有光语言文字学研究中心主办,浙江大学常州工研院、常州市委统战部协办。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等多所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的四十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与会专家围绕“语言研究新视野”这个议题,从“周有光语言文字思想研究”、“传统语言文字学研究的现代化”、“新媒体时代的语文现代化研究”和“汉语国际化中的新问题”四个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今年是周有光先生辞世之年,在周有光先生的家乡举办此次会议,有着独特的意义。
9日上午,北京语言大学崔希亮教授、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教授、浙江大学常州工研院赵荣祥院长、常州市委统战部章卫忠副部长作开幕致辞,会议由周有光语言文字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云路教授主持。随后进行浙江大学周有光语言文字学研究中心常州研究基地签约揭牌仪式,罗卫东副校长、赵荣祥院长和章卫忠副部长共同为研究基地揭牌,标志着浙江大学周有光语言文字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力量正式入驻常州。
十时左右,浙江大学档案馆馆长马景娣主持了浙江大学周有光语言文字学研究中心聘任仪式,聘任暨南大学郭熙教授和浙江大学程工、池昌海教授担任中心特聘研究员,这也是中心第四次外聘高水平研究员。
开幕式和聘任仪式结束之后是四场会议报告。三十余名与会学者、专家汇聚一堂,从不同方面对“语言研究新视野”展开了热烈讨论。会上,学者或对周有光先生的个人经历及语言文字学成就进行论述和说明,或对周有光先生的作品进行重新认识和解读。也有学者进行语言学方面的议题讨论,或讨论词汇化、语法化的过程,或从东亚文字、中文教学的角度讨论语文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或将神经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计算语言学和传统语言文字学结合起来,讨论语文现代化的建设途径和方法。不同思想汇聚碰撞,扩大了学术视野,引发了大家的深入思考。
10日上午,在第四场大会报告结束之后,上海外国语大学赵蓉晖教授主持了周有光学术座谈会和闭幕式。在座谈会上,与会学者踊跃发言,对周有光语言文字学研究中心的后续发展方向展开讨论。大家认为,中心将来的发展一方面要注重周有光先生的生平材料收集、著作出版,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继承和发扬周有光先生的学术精神,合力实现语文现代化、国际化。这次会议,实现了浙江大学与常州方面的深入合作,是对周有光先生的深切缅怀,对周有光先生语言文字学成就的再认识,也是对语文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