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与中古文学研究”专题研讨会 暨新书发布会成功举办

  • 2017-07-05

  • 作者:

  • 浏览次数:35

2017年7月1日上午9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考古发现与中古文学研究”研讨会暨《新出石刻与唐代文学家族研究》新书发布会在浙江大学人文学人文会馆成功举行。来自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安碑林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报》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盛会。

会议议程包括开幕式、新书发布会、专题研讨会三分部分。开幕式由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考古发现与中古文学研究”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胡可先教授主持,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楼含松教授、浙江工业大学肖瑞峰教授和南开大学卢盛江教授分别为开幕式致辞,表达了对此次会议的大力支持与高度期待。

新书发布会由肖瑞峰教授主持。复旦大学查屏球教授、南开大学卢盛江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刘真伦教授、杭州师范大学沈松勤教授、厦门大学钱建状教授、中国社科院陈才智研究员、复旦大学罗剑波教授、西南交通大学罗宁教授,以及浙江大学和浙大出版社的诸位专家,对近年石刻文献的研究现状、《新书石刻与唐代文学家族研究》的体例、研究视角、学术价值和扩展空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新书石刻与唐代文学家族研究》是胡可先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考古发现与中古文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2016年9月入选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7年3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该书责任编辑的徐迈女士就出版的情况做了简要介绍。胡可先教授回顾了著述过程,感谢与会专家对于本书撰写的指导和帮助。

专题研讨会由查屏球教授主持。与会学者分别从自身的研究领域出发,就文史学界如何进行合作研究、新出石刻与唐代文学研究的前景、写本时代诗歌传布的具体特征、石刻史料与龟兹音乐研究等议题作了精彩的主题发言。在圆桌讨论环节,来自不同领域、不同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们围绕之前的主题发言展开了更为深入的探讨,既有自由热烈的交流,也有针锋相对的质疑,为本次研讨会开辟出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最后,胡可先教授就该项目到目前为止的进展,以及今后需要着重突破的重点和难点做了总结汇报,并希望今后若有合适机会还将召开专门的研讨会,促进文学界与史学界的交流与合作,以共同推进该重大项目的研究。

 

/胡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