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奈川大学铃木阳一教授讲座报道

  • 2017-04-07

  • 作者:

  • 浏览次数:25


    

   2017年3月28日下午,日本神奈川大学铃木阳一教授在西溪校区人文学院二楼会议室做了一场题为“杭州、西湖与我——言及江户时代中日文化交流”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周明初教授主持,中文系原系主任陆坚教授做点评总结,吸引了本所叶晔、咸晓婷等老师及古代文学、文艺学等专业三十余位研究生前来聆听。

铃木阳一教授与杭州、浙大有着深厚情缘,曾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跟随中文系已故著名教授徐朔方先生访学。在明清白话小说、江南区域文化及亚洲图像文化等领域,积淀已久,成果颇丰,创造性地运用神话、传说、民俗、图像、雕刻等多学科视野研治小说和区域文化。讲座伊始,铃木教授首先深情回忆了在杭州、浙大的求学历程。然后,择选明代小说《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从蛇是水神的普遍化身、吃老鼠的蛇在稻作文化中的重要性、蛇与生殖文化的联系、蛇有男女两性的形象、杭州地区青蛇有保卫家庭职能等多个方面论述白娘子形象与蛇神形象的一致性,从而得出了这部小说表现了稻作文化中水神信仰的新颖结论。复次,由《西湖游览志馀》中关于“长桥”的记载引入,系统探讨日本江户时代各地对杭州、西湖地景的心摹手追,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仿造建筑,如三断桥、不老桥、圆月桥;其二,绘制图屏,如象潟古景图、西湖图屏风;其三,文人俳句,如松尾芭蕉将宋诗中描写西湖的诗歌化用进俳句;其四,印刷书籍,如十时梅崖和解、书肆嵩山堂梓《西湖佳话》。最后,细读《吉泽樱岛碑记》,从樱岛与苏堤之柳关系的小视角切入,阐述日本对杭州西湖的接受,不仅是景观上的借鉴,更是文化上的接纳与创新。

铃木阳一教授从小说文本入手,综合运用各种文献材料,论述江户时代中日文化交流,其以小见大、深挖文献的研究方法与创新观点引起了在座师生们的广泛共鸣。同学们提出了中国的潇湘八景与日本的金沢八景的关系、明清小说在日本的研究现状等问题,铃木教授结合文献材料一一予以详细回答。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撰文:彭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