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30
作者:
浏览次数:40
2016年12月28日下午,日本著名的唐史专家、日本国学院大学教授金子修一先生在浙江大学历史系进行了“武则天的治世与其后”的讲座,刘进宝教授主持讲座,冯培红、王海燕、陈志坚等老师也聆听了讲座。
金子修一先生主要研究的方向是唐代的礼制,因此,讲座也以礼制入手,探讨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在长安南郊举行祭天大典的事件,而其地点则是位于长安南郊的“明堂”。金子先生曾撰写过多篇关于“明堂”的论文,主张“明堂”是举行朝贺之礼的场所,又根据出土的《杜嗣先墓志》,认为长安二年南郊祭天的同时,武则天举行了朝贺之礼,而中宗、睿宗也参与了此次典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杜嗣先墓志》中宣扬了“日本来庭”之事,金子先生认为,这些遣唐使很可能也参与了此次南郊祭天活动,武则天对日本遣唐使的重视,表明其想借此事证明并宣扬自己统治的正确性,而中宗、睿宗参与大典,以及武则天从洛阳来到长安,都表明其在晚年想还政于唐朝的心理。金子先生指出,武则天退位之后,其统治的正确性仍然得到中宗、睿宗的宣扬,但到了玄宗以后,便不再提到武则天的统治了。此外,此前学者一般认为734年的《井真成墓志》是最早提到“日本”国号的材料,而金子先生引用台湾学者成果,指出713年的《杜嗣先墓志》才是最早提到“日本”国号的材料。
讲座最后,金子先生还就后人对武则天的评价、武则天退位后废除“帝号”、中日两国女皇的可比性等问题与在场师生们进行了讨论。金子先生对史料的细致解读使得在场师生受益匪浅,而金子先生在偶感风寒、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坚持用中文和大家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交流,更让大家敬佩不已。 (历史系 赵大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