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9
作者:
浏览次数:25
2016年10月18日下午2点,国家社科基金学科组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文学研究》(A&HCI收录)杂志主编聂珍钊教授应邀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教学主楼351室做了题为《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跨学科思考》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吴笛教授主持。
聂珍钊教授首先简单阐释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定义,即它是一种从伦理视角认识文学的伦理本质和教诲功能,并在此基础上阅读、分析和阐释文学的批评方法。文学伦理学批评认为文学的基本功能不是审美,而是教诲。聂教授以儿童文学为例,着重阐释了华兹华斯的诗歌《我们是七个》,提出儿童文学具备的教诲功能能帮助儿童进行身份确认。随后聂教授谈到文学的起源,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看,文学是由于人类最初表达伦理的需要而产生的。西方的神谕、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学形式之一卜辞就是伦理选择的产物。最后,聂教授还谈及文学与语言学、哲学等学科的关系,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的区别等。就“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一著名哲学命题,聂教授认为需要借用“伦理身份”这一文学伦理学批评术语来分析这个命题。而在论及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时,聂教授认为虽然两者都是研究文学作品中的道德现象,但是前者坚持从艺术虚构的立场来评价文学作品,而后者从现实和主观的立场出发。
讲座结束后,聂珍钊教授耐心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现场气氛轻松活跃。此次讲座加深了大家对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解,相信各位参与者都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