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2
作者:
浏览次数:28
2016年10月11日下午2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周启超研究员应邀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教学主楼351会议室做了题为《经典的深度与品读的维度》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吴笛教授主持。
周启超研究员首先提出经典不当只有一种解读方法,读文本的人有不同的视界。他认为至少有三种“视界”,分别为解译、解析、解说。解译关注文学文本的思想内涵,突出文学文本的布道、教化和认识的功能;解析关注一部文学文本的生成机制,结构方式;解说重点关注的是文本作者的真实意图和读者可能对文本产生的种种解读,这就涉及到前文本、潜文本、互文本的概念。随后周启超研究员从果戈里的《鼻子》、索洛古勃的《小矮人儿》和布尔加科夫的《孽卵》这三部小说入手,分析了他本人解读这几部经典作品的视界。例如,在谈及布尔加科夫的《孽卵》时,周启超研究员十分赞同高尔基的观点,认为这部作品是“机智巧妙的的警世之作”,既有形而下的讥讽,更有形而上的思虑,具有强烈的反乌托邦意味。
最后,周启超研究员还就在作品的文学性问题、在国外期刊如何发表论文等问题与在场同学进行了互动交流。此次讲座将文学理论与具体的文本相结合,生动有趣,使在场的听众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