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0
作者:
浏览次数:78
2016年6月8日下午2点,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汉语词汇史读书会”第六次沙龙在西溪校区行政楼314教室举行。本次沙龙由黄笑山教授主讲《知庄章分组和汉语语音史上的相关问题》,汪维辉、杨建忠、王月婷、边田钢、廖秋华和施俊等老师和汉语史中心的二十多名同学参加了本次沙龙。
黄笑山老师首先简要地介绍了汉语中古音研究的范围和材料,指出“知庄章”三组声母分立源于陈澧《切韵考》反切系联结果,接着回顾了诸家关于此三组声母拟音的得失。在本次沙龙中,黄老师提出的核心观点是“庄组从不独立,中古前期庄组拟音为tsr,乃是在精组ts基础上多了过渡音-r-。”其论述要点:(1)“上古照二归精”,《切韵》照二尚未独立;上古知庄有-r-,至《切韵》时代-r-还没有消失。《切韵》精庄两组在一二等是无区别性的,三等韵里有精组也有庄组,区别在韵不在声。(2)知庄组在现代方言中没有独立现象。(3)《切韵》四十一声类或更多声类,乃是拼切和谐所需,它们不全在一个历史阶段层面上。(4)现代汉语方言没有发现与《切韵》音系知、庄、章三组声母整齐对应的声母系统。黄老师反复提醒:声类不等于声母。韵书反切系联的声类不等于实际语音中声母的分组。
本次沙龙讨论的焦点在于《切韵》音系是综合性的还是单一性的。黄老师重新解读了《切韵序》,古人作韵书分韵细,作诗歌押韵宽。《切韵》之声韵分类系统没有现代方言与之对应,不代表《切韵》是综合音系,而且跨语言的材料显示,音系复杂度远在《切韵》之上的语言很多。汪老师就此问题和黄老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同学们也在此过程中受益匪浅。
本读书会系列沙龙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的支持。(撰稿:杨望龙 摄影:李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