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2
作者:
浏览次数:46
10月20日上午9时,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讲座“宋代文学可否称为‘近世’文学”在中文系教学主楼351会议室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日本早稻田大学内山精也教授主讲,浙江大学胡可先教授主持。
讲座的内容主要分为四大部分。首先,探讨了文学史和时代区分论的意义。按照古代、中世、近世、近代的顺序梳理了文学史划分的标准,并对“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一文体进化论提出了新的看法。其次,阐述了“宋代文学是否是‘近世’文学”这一问题。参考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宋代是中国近世的发端时代”这一论点,着重指出通俗化、世俗化、大众化,是近世时代的关键词。再次,论证了宋代文化、宋代文学言语的转向与近世起点的关系,并就科举和出版两个方面的影响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衡定了江湖派的定位和价值。认为江湖诗派流行的契机是民间书肆的兴起,陈起的印刷出版工作,成为通俗化流行的起点。
整个讲座逻辑清晰,脉络连贯,不仅是内山教授独得研究成果的展示,而且使在场的老师、同学对“近世文学”这一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
讲座引起了老师和同学的极大兴趣,互动阶段,气氛非常热烈。同学们向内山先生提出关于文言通俗化、白话高雅化、近世起点等各类问题以及请教了有关苏轼在日本的文化现象。内山先生一一为大家做出了详细的解答。
内山先生主要从事宋代诗文尤其是苏轼诗研究,是日本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中坚学者。著有《苏轼诗研究:宋代士大夫诗人的构造》、《传媒与真想:苏轼及其周围士大夫的文学》、《南宋江湖的诗人:中国近世文学的黎明》等书籍,并发表有《黄庭坚与王安石——黄庭坚心中的另一个师承关系》等文章。
(武晓红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