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4
作者:
浏览次数:46
4月18日下午,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研究生团支部的成员们齐聚紫金港湖心岛草坪,举办了“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五四精神”的主题团日活动。本次团日活动还邀请到了研究生班德育导师李小林老师作为嘉宾共同参与。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首先由团支部书记李玉新同志为我们介绍五四运动中浙江人的活跃行动;随后,德育导师李小林老师以国粹京剧为例,为我们讲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五四精神的发扬之积极关系。最后,同学们就“传统文化与以新文化为重要内容的五四精神是否相抵牾”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进行了积极有效的交流。
在活动的第一个环节中,李玉新同志为团员们介绍了五四运动中的浙江人。作为团支部书记和入党积极分子,她曾参观了浙江省博物馆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而特别开办的“五四风雷——浙江人与五四爱国运动”展览。趁着此次团日活动的机会,她把这次展览的主要内容以及参观心得分享给了我们。在展览的四个部分中,李玉新同志重点为我们介绍了第一章,浙江文化精英与新文化运动。这部分主要展示了蔡元培、鲁迅、钱玄同、周作人、沈尹默、经亨颐六位先辈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所作的贡献。介绍完后,李玉新同志结合我们本次团日活动的主题,为下一环节传统文化的讲解作了引入。
在第二环节中,曾有六年文工团京剧演员经历的李小林老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京剧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京剧被视为国粹,是中国戏曲三鼎甲之榜首。今天的京剧,是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于2010年11月16日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李老师不仅为我们讲解了理论知识,还亲身上阵,为我们演示京剧表演中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法,并传授了一个简单而实用的程式动作——云手。大家争先效仿学习,气氛一时相当活跃。
两个环节结束后,团支部书记为大家抛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以新文化为重要核心的五四精神之间,是否是相抵牾的?这两项也分别是本次团日活动两个环节的主要内容。参与活动的各位同学,包括李老师都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大家一致认为,尽管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对中国古典文学,乃至中华传统文化持一味反对、全盘否定的态度,但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五四精神”,应是充分认识到五四运动上述局限性以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结果。
自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的一百年间,时代经历了变革,时代精神也随之而变。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之际遇,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之使命。作为五四运动百年以后的新一代青年,我们应在充分全面地认识到五四运动进步性及局限性的基础之上,有效继承,大力发扬,使“五四精神”在新的时代焕发新的价值。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便是这一任务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我们这些中文系学生不容推卸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