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2
作者:
浏览次数:48
12月22日中午,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研究生第一、第二党支部在西溪北园17舍毕至居,成功举办了一场“亚岁共迎祥,食饺话团圆”的党支部冬至送温暖活动。
冬至日阳光甚好,一大早同学们就分头出发去学校附近购买食材、餐具、调料等所需品。随后,大家分工合作,洗菜、择菜、切菜,弄饺子皮、馅儿…… 同学们围在桌边,手中包着饺子,嘴上聊着自己家乡的冬至习俗和特色美食。一位同学说,饺子在她的家乡被叫做“扁食”;另一位同学则介绍,在她的家乡,人们在包饺子时会选其中一些饺子包入硬币,吃到这个饺子的人就是“讨得好彩头”……在饮食这一独特的视角下,同学们再次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千姿百态。众人拾柴火焰高,新鲜包好的饺子很快铺满了半张桌子。放眼一看,每位同学的包饺子手法都不相同,于是饺子也各有各的不同面目,十分有趣。大家一边包饺子,一边玩笑逗乐,堪称做了一桌和乐融融的“百家饺”。
国家冬至,迎福践长。在中国古代,冬至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甚至有“冬至大于年”的说法。曹植在《冬至献履袜颂表》中写道:“千载昌期,一阳嘉节。四方交泰,万物昭苏。”而《汉书》亦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最初过冬至,就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而在如今现代社会中,尽管大家平时非常忙碌,但在冬至这天,仍会聚在一起吃饺子、吃汤圆,共话团圆。我们常说,要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冬至节就是传统文化中极重要的部分之一。
本次送温暖活动既让同学们度过了一个美妙的冬至日、吃到了美味的饺子,也密切了硕、博支部相互之间的交流,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感情,更使每个身在其中的同学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与美好。
文/陈婉纱
图/徐新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