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7
作者:
浏览次数:40
2017年3月12日,人文学院现当代文学研究生支部师生在西溪校区人文学院行政楼二楼会议室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师生交流会。会议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黄健老师和郑淑梅老师主讲的学术研究经验交流,其次是师兄的学术求职经验分享,由于涵,苏天宇学姐和韩宇瑄学长讲述,最后是研究生党支部的民主评议会。
在学术经验交流环节,黄健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了一篇优学术论文的专业写作规范。第一, 树立做研究的意识和感觉。研究生不是大五,大六,所以我们的课程内容不上文学史了。第二,对文学特性的认识。文学究竟是什么?不断聚焦兴趣点,汉语言文学-现当代文学-现代文学。聚焦的目的就是问题意识。第三,如何具有问题意识,要不断地追问。首先,黄老师提醒我们要具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质疑精神,哪怕所有人都说过的问题,提出你自己的见解,分析别人说得对不对的能力。他用黑格尔“熟知未必真知”的格言向我们说明,意识是对真知的探索,而不是对熟知的探索,从哲学、逻辑学的角度来说,对规律的把握,对道的把握。其次,要重意到处寻找问题的过程,而非解决一个问题的结果。黄老师引用了十八世纪德国浪漫派诗人、短命的天才诺瓦利斯的话告诉我们,哲学是什么,“哲学就是怀着乡愁的诗家园”。简单的问题往往是最复杂的问题,不断追问到命题究竟是什么。毕业论文缺乏问题意识的结果就是,泛泛而谈,逻辑不一贯,写成了教科书式的文章。第四,如何写毕业论文。黄老师首先要求我们明确,论文所写的问题产生的语境是什么?弄清楚来龙去脉,有针对性,有问题关联的外部因素。问题套问题,用什么纬度来提炼这些问题,不是线性时间的纬度,而是空间的纬度点,即文章的基点。体现在论文中即摘到部分,是文章最精华的部分而非文章的框架梳理。以点带面。这个问题往上下左右旁开,然后找到核心,主体框架层次鲜明。第五,结尾要收尾呼应。第六,注释和参考文献的格式。硕士论文一般需要30-50本参考文献。黄老师总结说,研究生要多读,多思,多写。最后由郑淑梅老师做了补充和总结,提到黄老师从论文的认识,问题意识,写作过程,格式规范几个方面深刻而全面地讲解了学术论文的写作,对研究生学业具有关键性的指导意义。
第二个环节是研究生后继生活的规划,师兄姐们做了自己的经验之谈。苏天宇学姐讲述了自己的孔子学院申请经历和国企,媒体行业,培训机构的求职经历。于涵学姐讲述了在网易公司投简历,面试和工作的具体情况。韩宇瑄学长讲述了直博的申请过程。学长学姐们从自身经验出发,对求职、转博中的各种细节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对同学们的未来规划与选择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第三个环节是民主评议会。这次民主生活会是春学期第一次民主生活会,党支书袁秀佳同学和支委会的韩宇瑄、许楠、韦霁琛同学带头进行了对照检查,接受其他同学的批评。随后,其他党员们针对自己现阶段的状态做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于本支部春夏学期的支部建设活动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群策群力,希望把支部活动办得有声有色。
会议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圆满结束,支部成员们的友谊又加深了一层,对自我的认识也更加的深刻了。
(文:许楠、袁秀佳 图:韦霁琛)